還在陣前等待的成千上萬的眾兵丁,未等待到關羽歸來,卻聽到對方說關羽被殺,人心已經魄散,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還不快跑,有幾個小將想要攔住,卻有幾個老兵跑得比別人還賊,一人跑二人跑,跑得人多了,就一哄而散,如鳥獸散。
此次戰役,如果不是聞訊而來的張飛途中接應,怕是一半兵力也剩不下。
從歸來的張飛嘴裏知道關羽陣亡,周湯也假意悲憤,心中禁不住竊喜。原也不想背上弑殺名將的罪名,沒想到老天幫助,曆史軌道改變,卻無法改變關羽自負好強的性格,更沒想到,曹軍兩個守將還精於詭計,一切的巧合造成這種結果。
在長安城內,大家都在為關羽的死亡而悲愴,卻沒想到,當天夜裏,張飛怒火中燒,把一個身邊的養馬兵士侮辱,對方趁夜深人靜,把他殺死在自己軍帳內。
接二連三,蜀軍失去兩員大將,原氣重傷,消息傳到漢中劉備耳朵裏,他留人看守漢中,即帶軍隊準備報複曹軍,一路上,心裏氣急上火,悲憤交加,欲要與曹軍全麵開戰。
作為軍師的鳳稚自然簡單勸導幾句,人心已了,節哀順便,不要想太多,報複是必須的,來日方長。
劉備堅持,言明任何人都不許再說此事,鳳稚沒辦法,其實也並不想堅持,也不會堅持,任由劉備領兵向潼關進發,而此刻,潼關統領又加入一員新將軍,即前將軍張遼。
這張遼將軍不可小覷,就在這215年年的合肥之戰,張遼率800將士衝擊孫權的十萬大軍,打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孫權聞風喪膽,吳軍披靡潰敗。後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張遼止啼”也成為民間流傳的傳奇典故。
當然,那場戰役在周湯這裏被改變,曆史事件雷同,隻是這次張遼不是被派去合肥,半路上被曹操招回,派往洛陽鎮守。聽說關羽被兩將殺掉,張遼自不能在後方躲避,聽劉備也來到長安城下,十有八九就必然來報複,他已經準備,準備完成那個“張遼止啼”的傳奇典故。
劉備隊伍的統領是馬超將軍,其它皆是眾小將,新上戰場,就是來實習。
馬超與張遼對陣,史上未有太詳細記載,但也有人認為,張遼不是馬超的對手,也不是許褚的對手。馬超和許褚兩個半斤八兩,他們曾經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和敵人一對一時從沒有敗過。而張遼曾敗給了顏良!
武力值講,馬超強過張遼的,但在綜合實力上講,張遼卻是一位統帥將才。
當然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史書似乎沒有記載鳳稚會重生的事實,也沒記載這馬超將軍未來會成為周湯其人的心腹,人性轉變就在一念之間。周湯在馬超準備發兵衝鋒,去往潼關的前夜,隻告訴他一句話:記得聚義堂的話。
所以,馬超與張遼兩人,雖然也對陣兩百餘合,馬超即兵敗如山倒,蜀軍五軍兵力,瞬間崩塌,沒人能夠救助劉備,唯一能求助的馬超,跑得跟兔子一樣快,早已沒有蹤跡,第一次他不做英雄,做把狗熊。
劉備被亂箭射中,誰也沒想到會是他本人,曹軍在搜刮屍體過程中,找到一個穿著特別的高官,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張遼,他親自來認,才確認是劉備。
消息傳出,震驚整個朝野,包括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