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童子……”羅本看著神無月桌前那比他還高幾分的息紅淚,有些頭疼。
衛覦對琴並不在意,他琴藝師承胡廣,縱然隻曉得三分真髓也和羅本這種一竅不通乃是雲泥之別,這抱琴的任務自然就是羅本的,至於授琴,那估計也是授羅本一人,看了一眼羅本,又瞧了瞧翹起脖子像隻白天鵝的沐搖光,笑道:“有美人授琴,賢弟好雅致。”
沐搖光聽出衛覦調侃,對他吐了吐舌頭,道:“我們三日後啟程,這兩日我會教導你們。”
晚間,羅本不敢向典韋袒露神無月的目的,想想也知道,跑到對頭的大本營救人,那真是羊入虎口,隻是稱將和衛覦出一趟遠門,回來時估計許邵也在。
典韋和許虔都是憂心忡忡,覺得羅本有事相瞞,便想在衛覦那頭尋線索,隻是衛覦這小子更是滑頭,每次都能把話支開,典韋這個大條神經自然轉不過來,許虔對衛覦有些成見,對他的話自然也不全信,說到底就是真假摻半,到最後許虔也不知道他說的哪些是真話。
次日清晨,羅本便來歇之間中學琴。沐搖光取出一張焦尾桐琴,授以音律,說道:“樂律十二律,是為黃鍾、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中呂、蕤賓、林鍾、夷則、南呂、無射、應鍾。此是自古已有,據說當年黃帝命伶倫為律,聞鳳凰之鳴而製十二律。瑤琴七弦,具宮、商、角、微、羽五音,一弦為黃鍾,三弦為宮調。五調為慢角、清商、宮調、慢宮、及蕤賓調。”當下依次詳加解釋。
羅本雖於音律一竅不通,但天資聰明,一點便透。沐搖光甚是喜歡,當即授以指法,教她試奏一曲極短的《意盡天曲》。
羅本學得幾遍,彈奏出來,雖有數音不準,指法生澀,卻洋洋然頗有青天一碧、萬裏無雲的空闊氣象。一曲既終,衛覦在隔舍聽了,驚疑一聲,道:“倒是想不到小羅子學琴如此聰明。”
神無月在這廂和衛覦探討琴藝,衛覦琴藝師承大家,倒是不用搖光教導,隻能自己來,衛覦雖然天資過人,奈何琴心已粹,自己縱然教他,曲中神韻卻也不同,隻能旁敲側擊,倒是羅本實是出乎意料,心下頗為感慨道:“那娃兒今日初學,但彈奏這曲《意盡天曲》,琴中意象已比搖光為高。琴為心聲,想是因他胸襟豁達之故。”
衛覦也不客氣,替自己的好兄弟收下贈言,揚起頭道:“那是當然,若是假以時日,我家小弟定能如周公那般矯音製樂,革禮正音。”
神無月不以為然道:“若是你師父胡廣,想來是說不出這話的,矯音製樂,革禮正音,矯音製樂說到底不過堂皇的說辭,革禮卻是實實在在的權術。所謂樂由心生,可歌可泣,如今君王禮樂卻是歌功頌德,樂府之中更是少有民風,大失其昧,孔子曾言詩,無邪,如今再看看他的弟子……”
衛覦臉上一紅,道:“此言好似不是道門學說,倒像是儒家學術,姑娘莫非也是儒門中人?”
神無月不語,過了半晌,低聲道:“相濡與沫,不若相忘於江湖……”語音漸低,隨後是輕輕的一聲歎息。
如此一連二十餘日,羅本一早便到歇之間來學琴,直至傍晚始歸,中飯也在沐搖光處吃,雖是青菜豆腐,卻比大魚大肉吃得更有滋味。
看似呆傻的典韋,做事卻不含糊,每日就在門口守著。
羅本三番四次讓他不用擔心,但卻仍倔不過他的倔強。沐搖光卻對這個每日守在門口的大個子很是好奇,給他偷偷帶了兩塊燒餅消饑,也不知怎的,典韋那日後便沒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