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荀家堡(2 / 3)

那小廝情蠻聞言便知曉今兒來了個大人物,自己事先沒曾詢問姓名,怠慢了貴客真是失策,隻是往日貴客登門皆是香車寶馬,好禮想送,今兒的貴客卻是有些寒磣,他便以為隻是唐少爺的客賓,實在怪不得自己呀。

情蠻提起內勁,一溜煙穿廊而過,剛走到圓子門口,又聽荀彧道:“記得稟報六叔。”

“啊!”情蠻驚呼一聲,乖乖,竟然還要請六爺,看來這客人份量能壓死人,連少君也壓不住,無暇多想,腳步又快了幾分。

被晾到一邊的唐周恨恨的瞪著荀彧,破口道:“荀文若,你就是這樣對我的仇人的!你們荀家難道忘了我爺爺交代你們荀家的事。”

荀彧目光轉向唐周,歎息道:“我知道你多有不滿,但這是為你好,你姐姐很擔心你,你不該先去見見她嗎?”

唐周悲憤難明,自己當初出逃荀家便是為了闖蕩出一番事業,好叫唐家知道即便是那位從未蒙麵的爺爺套衡死後,自己這顆獨苗也不用看人臉色過活,為此甚至不惜瞞著家人拜張角為師,如今自己不僅壯誌未酬,一身修為更是被廢,到頭來兩手空空,有何麵目麵對自己的姐姐。

荀彧心思通透,知道這個小舅子心高氣傲,從進荀家那一天起就對自己這個便宜姐夫沒好顏色,自己對他雖多有照顧,奈何總是不遂人願,後來唐周長大,性子越發乖張難訓,自己原先的好意倒反助長了他的氣焰。

是以荀家堡的人對這個唐侯小少爺皆是怒不敢言,能有多遠跑多遠,久而久之唐周就真的成了孤苦伶仃,隻有他姐姐願意親近,好在長姐如母,自己的內人倒也大方賢淑,平日教導唐周的事便多有其打理,可惜兩年前自己和內人的婚禮,本是大好的喜事,小舅子唐周跑了……

蔡邕自然不可能知道這些事,不過他能感覺得到,這位唐公子對廢了自己修為的仇人的恨意大概遠遠不及作為一家人的姐夫。

十一湊到蔡邕身邊,麵色古怪,耳語道:“主人,這下可好了,這荀少君和這小崽子好大一出戲呀。”

蔡邕搖了搖頭,不予置評,他祖上蔡勳雖有賢名,但後來辭官王莽歸隱山林,家學又是黃老之術,後麵幾代人在儒者宗的年代自然也不可能有啥作為,這也是他拜師胡廣的緣由之一,隻是名聲大噪後,自己依然沒有開宗立派的想法,後來忙於古文經學仕途又多起伏也就更沒空了。

他今日來到家學淵源流長的荀家堡學風醇厚,又見荀彧這等青年才俊,再觀頑劣不堪的唐周,一時心中未免唏噓,古人雲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自己這一生大概是到頭了,師門人才凋敝,恩師技業卻萬萬不可斷了傳承,這也是他來荀家堡的另一個原因。

荀彧看了看蔡邕,又望了望一旁的唐周,心思難定,這時,門外一人晃悠悠而入,隻見那人落拓青衫,樣貌平平,一雙眼睛如呆雞木馬,纖弱的身子骨走起路來虛虛浮浮,腳步聲一點也無,要不是荀彧天生敏銳的鼻子嗅到了那人身上若有若無的酒味,差點便忽略了他。

“公達且慢。”荀彧滿懷希望的叫住那人。

那人站住身子,施禮道:“小叔何事?”

此話一出,蔡邕和十一神色古怪地將目光投向兩人。

荀彧被這大了自己好幾歲的青年稱呼小叔,有些臉紅,說道:“別打趣我了,我有正事。”

那人輕聲細語道:“家事,小事。”

荀彧正色道:“好事。”而後將蔡邕兩人身份介紹給他。

荀攸挑起眉頭,仔細端詳了蔡邕一番,開口道:“失禮了,貴客隨我來吧。”

蔡邕感慨道:“想必又是慈明高足,荀氏人傑何其多載,敢問姓名。”

那人不慌不忙道:“荀攸,字公達。”

三人邊走便談,荀攸沉默寡言,蔡邕一番口舌往往隻能得到荀攸聊聊幾句,一番談論後,三人來到江邊,忽見到江中金色遊魚躍濺,荀攸看了一眼,說道:“是叔公的金鱗在為我們帶路。”三人跟上。

江水之源,一片清池處雲中,翠竹成壁,輕煙掩地,天近於頂,若收乾坤為室,居之飄然如仙。

門口正跪著一位麻衣小童,衣著破爛不堪,一邊的袖子更是被撕扯下好大一片,青澀的臉龐還掛著些許瘀青。

荀攸見狀搖了搖頭,三步並做兩步上前道:“小福快快起來吧,你已經跪了一天一夜了,叔公如今要見貴客,你這樣可叫人笑話了。”

那名叫小福的童子搖了搖頭,說道:“師兄,不行的,師父說了若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便一日別來見他。”

蔡邕上前,笑道:“小子,起來吧,慈明一生豁達高義,縱使有人犯了錯也不會要人彎下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