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支你幾招,還你快樂(2)(1 / 3)

過了一會兒,大夥兒聽得大花貓的腳步聲越來越遠,便想走出洞口,這時,有一隻老成持重的老鼠製止大家的動作,說逼:“等一等,今天大花貓的腳步聲不對勁,需防其中有詐!”

老鼠們又等了一會,聽見洞外傳來一陣陣的狗叫聲。既然伺拘兒在附近,那隻大花貓一定逃之天天,大家也就安心地魚員走出洞口。卻不料,那隻大花貓居然還守在那裏,當它們出米之後,全數落人大花貓的爪下,竟然無一幸免。那隻老成持裏的老鼠心有不甘,掙紮地問大花貓,為什麼它們放出機械老鼠,又有狗兒的叫聲,大花貓竟然還會在洞口等候。

大花貓笑了笑,回答道:“你們都進步到會生產機械老鼠了,我當然要趕緊學會第二種語言噦!”

安於現狀,不肯成長,這是造成人生劣勢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我們一味地責怪環境瞬息萬變、難以適從之際,是否也能夠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的腳步有沒有變得遲緩?是否受困於自己所熟悉的領域,再沒有突破現況的勇氣?過去或許可以認為,隻要抓住一次成功的經驗,不斷重複去做,就能獲致最後的終極成功,但在21世紀科技突飛猛進的新時代裏,過去成功的經驗,卻極可能成為今日之所以會失敗的沉重包袱。這樣的觀念轉變,是讓許多習慣安於現狀的人們不得不深切自我警惕的事實。

悟語:

建立勇於突破的思考習慣,不再讓自己停留在溫暖而具有危險性的現況中,讓自我更健全、更有應對力和競爭力,如此才能快樂。

9.畢加索

名畫家畢加索1966年在法國巴黎舉行個人回顧展,所有的作品依照畢加索創作年代的先後依序排列。

從這一次的回顧展中,可以看出畢加索畫風的轉變與沿革。他初期的畫作都是一些風景畫以及靜物的寫生;接下來的作品,可以看到風景畫上出現了一些不搭調的新顏色,而靜物寫生也不像原先那樣的風格。

再向後期發展,畢加索的作品開始展現出世人所熟知的畫風,抽象而變形的人體、筆下充滿活力的線條以及各種用色大膽的方塊圖形,形成引人徜徉其中的無盡趣味。

有一位畫家兼評論家的友人,在看完這次回顧展之後,對當時85歲高齡的畢加索質疑道:“對於你這次畫展的年代排列順序,真是令我感到不解。你初期的作品看起來是如此穩重、端莊和嚴肅,而越往後發展,越是變得不同,顯得狂放不羈、沒有規則可循。依我看,你的畫作按年代排列,應該要倒過來才對,你對於這一點,有什麼看法?”

85歲的畢加索兩眼閃著光芒,頑謔地回答道:“我的看法很簡單!人一旦開始有了年紀,往往需要用很長的時間,方才能夠回歸青春!”

大師的看法的確有其足以引人省思之處。從孩提階段開始,我們每天期待著能夠盡快成長,隨著年紀日漸增加,卻又在不經意間,讓自己受到一些無謂成見的困惑影響,而將我們設限於原地打轉,無法再有任何突破。

經由畢加索這個故事的啟發,是否能夠幫助我們停下每日的許多煩惱想法,讓自己的思緒回歸青春,重新變得柔軟而具有彈性;讓心弦不再那麼緊繃,試著放鬆對自我嚴苛得過分了的要求。或許在青春而放鬆的心境中,我們可以生活得更快樂。

莫要囿於己見,多聽聽周圍不同的聲音,設法接受完全和自己想法抵觸的見解,看看事物在不一樣的角度之下所呈現出來的不同感覺,到一個自己從未想過的地方去旅行。所有你可能想到的創新概念,都可能是具備更超越性的法則。

悟語:

突破自己一成不變的想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新世界,才是獲得快樂的視角。

10.是鷹就能飛

有個頑童,無意間在懸崖邊鷹巢裏發現一顆老鷹的蛋,一時興起,將這枚蛋帶回父親的農莊,放在母雞的窩裏,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鷹來。

果然如頑童的期待,那顆蛋孵出了一隻小鷹。小鷹跟著它同窩的小雞一起長大,每天在農莊裏追逐主人喂飼的穀粒,一直以為自己是隻小雞。

某一天,母雞焦急地咯咯大叫,召喚小雞們趕緊躲回雞舍內。慌亂之際,隻見一隻雄偉的老鷹俯衝而下,小鷹也和小雞一樣,四處逃竄。

經過這次事件後,小鷹每次看見遠處天空盤旋的老鷹身影,總是不禁喃喃自語:“我若是能像老鷹那樣自由地翱翔在天上,不知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