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召開作戰會議(2 / 2)

彭德懷嚴肅地問了一句:“這是從安東吧?”

“是的,是的。從長甸河口,三十九軍一一七師今晚渡江,明晚全師進至朔州以南向泰州開進。軍主力乘車運至安東,22日晨1時開始尾隨四十軍自安東渡江。”

鄧華說到這裏,頓了一下,接著說:“炮司、炮一師欠1個團,24日晚渡江,沿義州邑、朔州向溫井開進。”

“四十二軍方向呢?”彭德懷又問東線的渡江情況。

鄧華回答:“16日晚,部隊開始渡江,中間,按兵團命令又停下來,今晚繼續渡江,21日晚渡江完畢,向預定位置前進。先頭師過江後,已與朝鮮人民軍聯係上了。”

“三十八軍呢?”

“三十八軍21日晚車運輯安。”

“嗯,通令各部隊必須嚴格遵守與掌握渡江時間。夜行曉宿,早晨5時前要全部隱蔽完畢。渡江後,各部隊一律采取夜行軍。嚴防有的部隊出現差錯,影響大局。”

“已經向各軍炮司提出了要求。”

聽到這裏,彭德懷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他把目光投向其他人,堅定地說:“我軍渡江後,要決心控製龜城、泰州、球場、德川、寧遠、五老裏一線為基本防衛陣地,以小部隊向南延伸。”

說著,彭德懷站起來,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著地圖說:“三十九軍要控製龜城、泰州一線地區;四十軍要控製寧邊、球場、寧遠一線地區;四十二軍主要控製社倉裏、五老裏一線地區。三十八軍集結於江界、輯安地區機動。炮司集結在溫井、北鎮、熙川地區。”

彭德懷的手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向下突出的弧線,弧線壓住了地圖上代表“聯合國軍”的藍色箭頭。

彭德懷把雙手背到身後,接著對將軍們說:“此次入朝,是在新的條件下,與新的敵人作戰,部隊的精神壓力較以前各次戰爭都大,情緒也不如以前飽滿。各部隊要加強政治教育,要認識此次出國作戰的重大意義,要用算賬的辦法把敵我力量和我軍必勝的條件和幹部們講明白,克服對美帝力量的過高估計。”

“軍委要求,我入朝部隊,必須前麵頂住敵人,保持陣地,穩定形勢,加緊裝備,準備反攻。作戰方針是,以積極防衛戰與運動戰相結合,以反擊、襲擊、伏擊殲滅和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接著,彭德懷開始進行敵情分析:“根據目前敵人進展情況來看,敵人還未發覺我軍的行動,敵人可能繼續冒進。”

“可能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敵人先我到達預定地區;二是我剛到敵人即來;三是在行進中遭遇。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有利於我造成從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機會。各部隊要以戰鬥姿態前進,隨時準備包圍殲敵。各軍各師都要針對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定出作戰計劃,爭取初戰必勝!”

鄧華說:“彭總說得對,尤其是我軍第一次出國作戰,山多林密,道路不熟,這個問題必須強調,十分重要。”

彭德懷點了點頭,又低頭看了看手表,會議已經進行了快一個半小時了。於是,他對走進來的作戰參謀楊鳳安說:“叫車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