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鐵騎軍也有鐵騎軍的好處,會逼迫遼軍展開對輜重的攻防戰。以前沒有攻,而隻有分散退防一種方式,但是有鐵騎軍在,他們的分散退防就會變得非常危險。而如果集中防守,要是沒我軍抓住猛攻一下,遼軍就崩潰了。遼軍這幾年打交道多,都學乖了,一旦他們認為有危險,就會瘋狂進攻,然後斷尾求生。大軍團作戰時,會利用輕騎兵的速度優勢對我們的攻擊部隊形成反包圍。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敢離開對我有利的地形展開行動的原因。因為一旦被反包圍成功,我攻擊部隊很難全身而退。”
“所有的作戰過程中,我們都會避免形成狹路相逢的局麵,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謀算都會失去作用,任何武器裝備優勢都不會顯現。狹路相逢勇者勝,這是正確的,那是遼軍和鐵騎軍說擅長的作戰方式,而從大的方麵來說,不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最大的缺點就是人數太少,打不起消耗戰。”
“如果我們補齊了這一環,在這裏用鐵騎軍立下一個定盤星,我們的騎兵師,就有把握斷絕遼軍的所有生計,讓他們連逃都沒有地方可以逃。”
劉銑在沙盤的中央放下了一個戰馬的模型。大有席卷天下的氣勢。
不過他很快氣勢就消失得一幹二淨。
“這個戰略的唯一缺點就是,鐵騎軍不知道最後能夠活多少下來,我完不成王爺交給的保護鐵騎軍的任務。”
眾人都沉默了,當定盤星就要有被人從根拔除的覺悟。
韓令坤慢悠悠地道:“韓某願為皇上,為太子殿下效死。”
鐵騎軍的幾個都虞候都向柴宗誼單膝下跪。
“願為皇上,為太子殿下效死。”
柴宗誼抬手讓他們起身。
劉銑等幾個參謀都垂著眉頭不吭氣,因為在他們心目中,為國捐軀是可以的,為高繼衝犧牲,那是為了這個國家的百姓,為了高繼衝對他們的情誼。但是要讓他們為一個並不了解的君王犧牲,那還真是說不出口。
高繼衝笑道:“情況沒有那麼複雜,劉參謀長是站在最穩妥的方麵,從單純的軍事層麵考慮。所有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沙盤上多演練幾次,把各種因素都考慮進去,總有解決的辦法。不過實際上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戰爭完全可以用政治來解決。張永德攻打淮南,有屠殺百姓的行為。趙匡胤打湖南還好,進南漢用了最容易失去民心的辦法。相對起來,河東之地,最後實際是以與北漢軍隊和解,太子推廣農業收取民心最為快速和穩妥,損失也最小。燕雲之地,遼國在遼周邊界聚集有大軍,想要和解是不太可能。但是在我們這一側卻是可能的。”
柴宗誼道:“願聞其詳。”
高繼衝笑道:“其實很簡單,以前皇上怎麼做,太子殿下還是怎麼做,拿下郡守府,殺掉不願歸降的人,將一些願意歸降的人留任,不出動地方利益,打擊契丹勢力。而不要像我們一樣從地方治理開始做起。如果是這樣,騎兵師要做的就很簡單,幹掉那些主政的人,趕走契丹人就行了。”
顯德五年五月一日,柴宗誼率五千鐵騎軍突襲乾州,乾州知府降。在顯州的遼軍馳援乾州被伏擊,八千遼軍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遼軍震動,因為這是渤海軍隊的做法。
五月十日,柴宗誼帶著五千鐵騎和五千步兵兵圍顯州,馳援的成州節度一萬遼軍再次消失。這導致其它各隻遼軍都縮了回去。五月二十日,堅守了十天的顯州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