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與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全國高等院校精品教材”編輯之美意,繼枟人際關係心理學枠之後又承接了我們這本教材的出版和發行。本書由彭賢和馬恩共同主持編寫和統稿,並負責撰寫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劉保勝負責撰寫第三章(第一節);由馮文惠負責撰寫第三章(第二節);由朱麗霞負責撰寫第三章(第三節);由單誌英負責撰寫第三章(第四節);由田娟負責撰寫第四章;由石貞豔負責撰寫第五章;由馬晨珂負責撰寫第六章(第一節);由王晨負責撰寫第六章(第二節);由李海青負責撰寫第七章。

本書的編寫參閱了大量相關著作和資訊,為表示對這些學界同仁的感謝,也方便讀者進一步查閱感興趣的部分,在行文中我們盡量注明了出處,在參考資訊欄目也特別列出了主要的參考書目,如仍有疏漏之處,還請作者原諒。由於自身的限製,不足之處想必難免,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本書得以形成,首先要感謝我校分管教學的康淑敏副校長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此外,在編寫和出版過程中,清華大學心理學係博士生導師樊富瑉教授的團體輔導理論和技術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樊老師還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親自擔任了本書的主審;北森TTT培訓師謝偉先生,GCDF培訓師林欣女士、杜若女士、曾海波先生;佛羅裏達州立大學生涯發展技術研究中心主任ReardonR.C.博士、英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心理學AmundsonN博士、APA“谘詢傳奇人物”斯坦福大學KrumboltzJ博士;台灣陽明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黃素菲博士等,都是我們職業生涯規劃係統理念、方法和技術得以形成的啟蒙老師;鍾穀蘭和楊開女士的枟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枠一書為我們必修課的起步奠立了基礎;武漢理工大學就業處趙北平處長組織的全國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係的展示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蘭州大學就業處石兆俊處長為我們介紹的相關課程開設與管理經驗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參觀上海交通大學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汲取劉建新主任介紹的工作經驗也讓我們獲益良多;經由李聳先生推介,我校2008年8月引進的北森CareerSky職業測評係統也為本課程的教學和教材的形成帶來了方便;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的編輯韓樂老師、特邀編輯李曉敏女士為本書提供了許多好的建議;各位編者的家人也給予了默默的奉獻與支持,在此一並致以誠摯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