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停留三時間,除開同王安博士進行會談,此後的兩時間全都交代到羅威爾市的P項目總部。
也就是到了羅威爾市的P電腦項目部,汪正國才發現這裏的情況並非自己此前所想,甚至後世對王安公司的評價,也都有很大水分。
王安電腦公司的P項目到底是什麼水平,一切都隻有眼見之後才能給出評價:技術水平很不錯,所拿出的產品完全能對的上王安電腦公司“技術起家”的金字招牌。
性能上吊打IB-P體係,這並不是吹的,但礙於王安電腦和IB之間水火不容,兩者又絕無合作可能,這也意味著王安電腦需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生態,英特爾的芯片不能用、微軟的係統隻能看看。
事實是王安博士其實也找過英特爾和微軟,英特爾公司的時任總裁格羅夫直言當年的王安在一次會談中狠狠落了格羅夫麵子,因此在王安需要英特爾的時候,其結果自然沒有好下場。
對於微軟方麵,比爾則高呼自己的公司還很脆弱,無法離開IB這顆大樹。
王安電腦在八十年代中後期並非沒有醒悟過來,隻不過是太晚而已,在競爭激烈的P電腦大時代,抱著大型商用機時代那種單打獨鬥的思路絕然是行不通,隻有聯盟力量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在美國這個已經相對成熟的個人P市場中,王安電腦失了先手之後,卻還想要在沒有革命性技術突破的情況下另立山頭,而且還是單打獨鬥,這壓根兒就沒有任何可能成功。
縱然是把P電腦首先帶入普通人生活的蘋果公司,其著名的蘋果係列電腦,也僅僅隻堅持了不到十五年時間,在蘋果GS之後,定位於普通家用市場的蘋果電腦在九十年代初期宣告死亡。
後來大名鼎鼎的蘋果電腦,其英文全稱:ainsh,它真正的名字應該叫麥金塔,實際這款產品在早期是作為工作站定位而存在,它和當時真正的蘋果係列是完全不同的產品。
兩者區別就好像大眾公司除了有自己的大眾汽車以外,還有定位於高端的奧迪品牌,有聯係,但又有區別。
強入蘋果公司起家的真.蘋果係列電腦都在競爭中死亡,原因就是因為iner聯盟太過去強大,基於同樣定位的中低端P電腦市場中,幾乎沒有人能夠與iner競爭。
蘋果還尚且如此,況於王安電腦?
“越來越有意思”,這是汪正國清楚的了解情況之後心中所想,想來,如果能夠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或許這家公司還能夠救活,也就看這王安能不能放開心中執念。
倒也在羅威爾市的P項目部遇到過一些華人、華僑,但這些人大都是在美國生活了很多年,要把人挖到國內那落後的地方,大概也不太現實。
隻能先把人都認識一番,後以的王安電腦公司真還是延續老路走下去,不得不悲劇地倒下,那汪正國自然不介意把這些失去工作的華人電腦工程師挖走。
.......
王安一共有三個子女,除開大兒子王烈以外,還有另外一子一女,考特尼.王、朱麗葉.王,典型的美式家庭構成。
很奇怪的一點,王安的大兒子有著完全中式的名字:王烈,而另外的兩個子女卻是美國式名字,西化之後的:考特尼和朱麗葉。
給子女取個完全西化的名字,對於王安這位深受中華傳統文化熏陶的古板老人來,確實是不可思議,甚至用反常來形容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