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變數(1 / 2)

搖搖頭,對於汪正國的法,他並不太滿意,文總師現在所提出的要求,其實都已經非常克製了,要是按照軍方的方案要求來辦,西南動機至少要達到年產100台青城發動機才能打住。

“我就實話跟你吧,由於我們十號這邊進度良好,並且性能也還可以滿足要求軍方所需,上麵明確表示超八項目下馬,以後不會再投入實際生產。”

這消息還真是讓人頭大,想想沒了殲八這項目的東北那邊,句實話,還不知道後續要鬧出什麼幺蛾子。

超八下馬,這意味著不僅殲八二沒了,後續殲八三更是直接連出現在圖紙上的可能都沒有,601所要如何發展,汪正國有些擔心的同時,隱隱也有些期待。

“這是真的?那現在601可是兩手空空,沈飛更是要徹底停產的節奏,難不成......”

突然還想起種可能,一種在目前看來可能性極高的方案,這邊是越想越覺得可能性太大,畢竟601也好、1廠也罷,東北方麵的單位全部算起來,這些全都是歸屬航空航工業部所管轄。

當年從東北的沈飛內遷殲七戰鬥機到1廠,601所也拆分出611所,現在東北方麵吃緊,而蓉城恰好還過得去,按照航空航工業部和軍方尿性,嘖嘖!

有些事,就現在看來是完全有可能。

“停止超八項目,那我猜.....現在上麵是要把十號的生產線在東北那邊也建一條,這樣就對了,是吧?”

常人思維都是認為601所和11廠配套合作;611所和1廠合作,這個從大環境來,肯定沒毛病,但前提是以上兩家設計所都要有項目做,那肯定要遵循就近原則。

但現在601所的超八項目因為不可抗拒因素而下馬,11廠卻是不能停止生產,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生產611這邊研製的機型,反正國家可從來都沒過不能這樣做。

至於軍方,他們巴不得每年接收的十號戰鬥機越多越好,至於到底是1廠生產,或者11廠出品,隻要是十號戰鬥機,質量方麵不出毛病,都行!

也是這樣想來之後,汪正國才算明白為什麼文總師提議西南動機把青城發動機的年產能提高到80台,而此前軍方更是提出要年產100台,實在是因為南北兩條十號生產線開動的話,一年時間下來,再怎麼也要生產個六七十架才能打住。

被汪正國猜到軍方打算,文總師也並不奇怪,他要是猜不到才怪了。

“上麵原則上是這樣,畢竟我們這邊手握著十號A/B兩個型號,還有超七外貿出口訂單,生產任務都比較滿,所以要協調一下,讓11廠也建一條十號機生產線。”

好吧,這變數確實有些太大,聽起來挺雷人,但仔細想想現在的情況之後又釋然。

回應著:“我不看好這事兒,咱十號終究隻是中輕型戰鬥機,去年戈爾巴喬夫到帝都訪問,隨後蘇聯那邊表示可以出售米格9戰鬥機,買賣不存在任何政治障礙,就在前,國務總理已經出發回訪蘇聯,所以我感覺這次肯定能談出一些東西。”

馬上國務大佬就要訪問蘇聯回來,雙方的軍事貿易合作必定要重啟,這一點已經是國內消息靈通的軍工口大佬共識。

汪正國別的東西都沒提到,卻單起米格9戰鬥機,其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