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七是開胃菜,主要是通過它讓蘇林毛子能近距離見識到共和國的航空電子工業水平,這就夠了。
隨後是臨時安排的十號戰鬥機飛行表演,經過兩年多時間飛行測試,前後已經投入三架原型機進行緊張地試飛,十號整體設計已經相對比較成熟。
正在零號總裝廠房同批製造當中的05、06號工程機,按計劃是年底下線,翻過年之後,最遲9年春季便要交付顏良試飛院,在那裏進行國家試飛。
所以這十號的飛行包線已經算是大部分飛出來,首席試飛員雷強受命接下飛行表演任務,他是胸有成竹。
遠處封閉式機庫大門從中間裂開,在電動機驅動下沿著軌道向兩邊滑動,十號的前輪壓著滑行道中軸線,依靠自身動力進入主跑道。
終於看到了真正的十號,毛子一個個都是連眼睛都不眨:“鴨式氣動設計,機腹進氣,沒錯.......”
“看體型,它要比剛才米格1改進型號大很多,我認為這是一款和米格重量差不多的飛機,流線設計的外形,還真是漂亮,但終於還是無法和我們的蘇7相比。”
雷強知道這次來參觀飛行表演的都是蘇聯精英飛行員,但他並不認為自己座駕會比蘇聯飛機差,況且這次飛行表演沒有對過程進行詳細要求,全看他自己發揮就好。
一款戰鬥機的機動能力體現在哪裏,是眼鏡蛇機動這種讓觀眾腎上腺素飆升,視覺炸裂的表演?
顯然不是,在飛行員這些內行看來,像眼鏡蛇機動這種花架子其實在作戰當中很難有機會用到,真正在實戰中考研飛機機動能力的地方,恰恰是那些最基本的數據。
轉彎半徑、大角度爬升、穩盤、瞬盤,隻有這些基本功足夠紮實,才能保證在實戰當中不會吃虧,而這些數據同樣也是各種花樣百出的機動表演基礎。
十號截擊型特意為速度進行優化,巨大地腹部進氣道帶來絕佳地大仰角機動能力,這次是臨時表演計劃,飛機沒有帶彈,連油料都隻裝了機身油箱的三分之一,畢竟再多就完全沒必要。
所以在此時,這架表演機的整機推重比數據甚至還大於1。
正好,裝逼的時候到了!
起飛之後,先是故意把飛行高度降低到100米,發動機推力置於經濟的巡航速度下,以低空低速掠過跑道,路過的時候甚至還略微搖擺機身示意,成功吸引到所有人的目光。
很呼吸,適當調整坐姿,雙腳抵緊座艙,讓身體提前做好準備。
接著是握住座艙右邊操作麵板的油門杆,開始向前緩緩推動,青城大推力渦扇性能相當成熟,油門響應速度迅速,地麵人群明顯可以看到飛機在加速,雷強也能感受到一定的推背感。
當油門杆推到三分之二的限位行程之後,明顯感覺到推杆阻力增大,這是加力燃燒室開關限位。
略微半眯眼睛,手臂猛然發力,瞬間推動油門杆突破加力燃燒室阻尼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