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電腦的誕生是個好例子,它可以顯示出在盜取秘密、竊取零件已達到肆無忌憚的產業界,IBM為了保守機密而費盡了多少苦心。
世界上喝過可口可樂的不知有多少人,然而,有誰知道這種飲料的配方呢?事實上,可口可樂的配方屬於絕密,隻有企業的一二個核心人物知道。這就是可口可樂行銷世界、享譽全球,沒有遇到過多少敵手,幾十年常勝的原因之一。想當初,由於印度政府要求可口可樂公司公開可樂配方的秘密,可口可樂公司毅然決定從印度市場撤出也不公開其配方的秘密。這說明保守企業秘密是多麼重要。在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產品走向世界的今天,要使我們的名牌享譽全球、通行無阻,我們不能不提醒商務談判者:小心泄密!
過去,由於一些人頭腦裏市場經濟意識淡薄,心腸比較熱,嘴邊缺少把門的,致使一些秘密外泄,損失慘重。比如,本來我國研製的某種化工產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成為出口創彙的拳頭產品。可是外商進廠參觀時,廠方允許拍照,並詳盡講解整個生產流程,被其免費取走了核心技術,使我國出口的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成了滯銷品。
某廠生產的空心宮麵,世界市場需求量大,前景廣闊,創彙可觀。但在某外商打著合資建廠的幌子實地考察時,廠方竟把和麵、烘幹的訣竅和配方全盤托出。外商按譜炒菜,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發出包裝精致、質高價廉的空心麵,占領了國際市場。此後該廠的空心宮麵市場萎縮,逐漸敗下陣來。
某單位研製的某種抗癌良藥屬於世界先進水平,由於機密泄露,而使幾代人含辛茹苦的科研成果毀於一旦。相反,有些企業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好,至今仍立於不敗之地,生產的產品一直供不應求,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隨著國際交往和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鬥爭,也會更趨激烈。企業秘密和科技隋報將成為各國商業間諜竊取的重要目標。因此,交易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在“滿足對方需要”時泄露機密。
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原典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古句新解
從前殷商的興起,在於重用了在夏朝為臣的伊摯,他熟悉並了解夏朝的情況;周朝的興起,是由於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況的呂牙。所以,明智的國君,賢能的將帥,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當間諜,就一定能取得極大的成功。這是用兵的關鍵,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情報來決定軍事行動。
自我品評
孫子說,在往昔,殷商之所以能得天下,興建商朝,是因為商湯以伊摯(即伊尹)為相,伊摯曾在夏王朝為夏桀之臣,他了解夏朝的內情,成為商湯的內間,因此能幫助商湯推翻夏王朝;周朝之所以得天下,是因為有呂牙(即薑子牙,又稱呂尚,薑太公是他的封爵)曾在殷朝做官,他熟悉殷朝的內情,作為周朝的內間,因此能協助周文王、周武王取代殷商政權,興建周朝。所以,名君賢將若能派最有才幹的人去做間諜,就一定能成功。這是用兵作戰之要,全軍都依靠其情報而決定行動。
使用有才幹的或了解敵人內情的間諜,可以勝敵,可以興邦,可以建立功業。孫子用整整一篇的篇幅來論述用間,可見孫子對用間是非常重視的。孫子軍事理論的主要基石就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相對而言,知己是比較容易做到的,難就難在“知彼”。而用間正是實現“知彼”的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徑。
在這個基礎上,孫武進一步指出,是否用間,是關係到君主是否對國家、對人民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仁愛之心的重大原則問題。兩軍對峙,動輒數年,國家和人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都十分巨大,“日費千金”,如果能使用間諜,及時、準確地掌握敵人的軍情,一舉擊破敵人,甚至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麼就不用花費這樣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了。如果不用間,不能深入地了解敵情,乃至於從內部進行分化瓦解以克敵製勝,這樣就是對國家對人民缺乏責任感,對人民缺乏仁愛之心。可見,在孫子看來,是否用間是一個原則性問題,把它看作是“上智”之事,站在這樣一個高度來看待用間的意義,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劉備取蜀之戰,可以說是以“上智為間”取勝的經典之作。其間雖經過一些作戰,但最後還是以和平方式占領了成,從而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二步戰略企圖,為下一步的北伐中原創造了條件。
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企圖,劉備據有荊州後。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就是奪取益州。益州牧劉璋是一個諳弱之輩,隻求自保,而不求發展。因此,在曹操南下荊州時,曾陸續派陰溥、張肅、張鬆前往曹操處致意,以示向曹操稱臣。赤壁之戰後,因張鬆等勸說,劉璋不再倒向曹操,開始結交劉備,並派法正前往同劉備建立聯盟,企圖依賴劉備自保。而以張鬆、法正為代表的巴蜀集團部分成員因不滿意劉璋懦弱無能,企圖擁戴有作為的領袖,並選中了劉備。因此,他們暗中謀劃迎立劉備為益州之主。益州形勢開始向有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
公元211年,曹操派鍾繇征討漢中張魯,引起劉璋唇亡齒寒的恐懼。張鬆乘機建議迎請劉備進入益州。劉璋同意,派法正、孟達率4000名兵士,邀請劉備進入益州。巴蜀集團許多人反對引人劉備集團,認為益州隻可關閉邊境,等待天下太平。劉璋不聽,並調黃權外任廣漢縣令,以排除迎請劉備的阻撓力量。
奉命出使的法正向劉備傳達了劉璋的邀請,私下獻策乘此機會奪取益州。這個建議得到劉備軍師中郎將龐統的支持,龐統認為,從三分天下出發,應該把割據重點從飽受戰亂破壞的荊州,轉移到條件優越的益州。而劉備擔心采用法正這個欺詐的策略會損害自己的政治形象,妨礙爭取益州大姓的努力。後被法正、龐統說服,決定蒙受欺詐名聲而得益州之利。
公元211年10月,劉備決心以荊州為根據地,借受邀請開進益州之便,伺機奪取之。劉備沿江進入益州後,所到之處向他供應各項物品,前後所得贈品之巨以億計算。劉璋率領步騎兵3萬多人北上到達涪縣(今四川綿陽)迎接劉備。張鬆、龐統、法正等為了使劉備“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策劃會晤中劫持劉璋,逼其讓出益州。劉備認為剛進入別人境內,還沒有樹立起恩德信任,不宜匆忙下手。為保障劉備北上攻擊張魯,劉璋贈送劉備米20萬斛,戰騎千匹,車千乘,以及增絮錦帛,並授權劉備指揮益州北部白水關(今四川廣原東北)駐軍。會晤後,劉備集結各路軍隊3萬多人和大批的車輛、盔甲、兵器、裝備物資北上,在白水關以南葭萌(今四川廣元西南)駐軍,按兵不動,廣樹恩德,收攬人心,進行奪取益州的準備。
公元212年12月,劉備在葭萌駐軍滿一年,如果繼續按兵不動,將陷入被動。於是派使者對劉璋說,曹操進攻東吳,東吳憂愁危急。孫氏同我本是唇齒,況且樂進同關羽在青泥(水名,在今湖北襄樊西北一帶)相持。現在不去救關羽,樂進一定獲勝,爾後將侵犯益州,那時的憂患要超過張魯威脅。要求劉璋增撥1萬兵力及財物糧草。劉璋同意給4000兵,其餘按半數撥給。劉備借此激怒部隊,指責劉璋“積帑藏之財而吝於賞功”。張鬆不知劉備用計,給劉備寫信,間其為何丟下益州退兵?此事被其兄發現,向劉璋揭發。劉璋將張鬆處斬。下令禁止關戍眾將把文書送給劉備。劉備大怒,以不通報文書的罪名,召見並斬殺白水軍督楊懷、高沛,然後向劉璋發起進攻。
劉璋針對劉備孤軍深入,兵不滿萬,進行依靠掠奪莊稼為生的無後方作戰等弱點,企圖以多擊少,通過曠日持久消耗戰,拖垮劉備軍。公元213年5月,劉璋從事鄭度向其提出堅壁清野的建議,說不如把劉備側後巴西郡和梓潼縣的百姓全部驅趕到涪水以西安置,把倉庫糧食、田裏莊稼,通通燒光,然後高壘深溝,鎮靜地進行防禦。劉備軍前來求戰時,堅守不應戰。時間一長,劉備軍沒有物資供應,不過百天,就會撤退。然後反擊,一定可以把劉備俘虜。劉備聽說此事,十分擔心。法正認為不必,劉璋一定不會采納。劉璋果然罷免鄭度,自稱隻聽說通過抵抗敵人來安定人民,沒有聽說通過騷擾人民,來躲避敵人的。在劉備攻勢下,涪城眾將陸續戰敗,退保綿竹;綿竹守將李嚴、費觀又投降,劉備軍越戰越強。6月,劉備圍困劉璋最後一道防線雒城,劉備圍困雒城10個月以後,形勢越來越有利,遂令法正向劉璋勸降。劉璋見信不答。公元214年4月,雒城頑強抵抗近一年,終被攻陷。
劉備得勝之師,會合諸葛亮、張飛、趙雲援軍以及新到馬超軍,合圍成都。劉備圍困成都數十天,以許諾攻破後允許搶劫府庫,激勵士氣,並派從事中郎簡雍進城勸降。當時,城中尚有精兵3萬,穀帛能支持一年,吏民表示願意死戰。劉璋深感困守孤城無望,與簡雍共乘一輛輿車,開城出降。劉備和平占領成都。
劉備取得益州,也可以說是奉行了“上智為間”的謀略思想。其中的“上智”人物就是益州的張鬆、法正及孟達。張鬆、法正、孟達都是久居益州,對劉璋的情況了如指掌,而三人當中以張鬆的才華最為卓越。由於劉璋的懦弱,張鬆等欲將益州獻給明主。而曹操對其藐視,劉備恩遇有加。於是,張鬆選擇了劉備,主動為劉備在劉璋處承擔間諜的工作。
首先,張鬆在出使曹操受到不禮遇後,得到了劉備的恩遇,成為劉備的間謀。張鬆還將蜀中地形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各要害道路裏數遠近等情況一一向劉備陳述,又畫地圖,標示山川處所,使劉備在戰前全部掌握了益州的虛實。
其次,張鬆回到益州後,又竭力勸劉璋拒絕曹操而接納劉備。曹操從赤壁敗還後,張鬆不斷對劉璋勸說,促使劉璋正式斷絕與曹操的往來,而結交劉備。劉璋間誰能出使荊州,張鬆推薦密友法正、孟達兩人。兩人到荊州,與劉備一見如故,並定下君臣之分。
再次,在劉備圍攻成都時,法正又充分發揮其熟知益州內情的優勢條件,給劉璋寫信勸降。他從雙方兵力的強弱態勢,戰爭物資儲備,土地麵積及人口數量等客觀情況出發,認真客觀地分析劉璋所麵臨的不利形勢,並從劉璋的利益出發,促使劉璋主動投降,為劉備和平占領成都做出了貢獻。“上智為間”不失為謀敵伐國的良策。
對於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來說,經濟情報和信息情報是至關重要的。企業成功的發展依賴於正確的經濟情報和信息,隻有掌握了市場和競爭者的經濟、技術情況,才能使企業有正確的經營對策。按照孫子“上智為間”的思想,在經濟領域用具備上等素質的人才作為經濟情報員,就能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在艱難複雜的情況下,完成關鍵性經濟技術情報的搜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