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軍大舉進攻北京,這消息引起了全城震動。崇禎帝坐臥不寧,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後來聽說袁崇煥帶兵趕到救駕,心才安定了一些。他親自召見袁崇煥,慰勞了一番。然而一些魏忠賢的餘黨此時卻散布謠言,說這次後金軍繞道進攻北京,是袁崇煥故意引進來的,說不定裏麵還有什麼更大的陰謀。
崇禎帝是個猜疑心極重的人,聽了這些謠言,也有些懷疑起來。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被金兵俘虜去的太監從金營設法逃了出來,向崇禎帝密告,說袁崇煥和皇太極二人已經訂下密約,袁崇煥要出賣北京。這個消息像晴天霹靂,把崇禎帝嚇呆了。
原來,明朝有兩個太監被後金軍俘虜去以後,被關在金營裏。一天晚上,一個姓楊的太監半夜醒來,聽見兩個看守他們的金兵在外麵輕聲地談話。
一個金兵說:“今天咱們臨陣退兵,完全是皇上(指皇太極)的意思,你可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
另一個說:“什麼原因?”
一個又接著說:“剛才我就看到皇上朝著明營的方向急走,明營裏也有兩個人過來,他們談了好半天話才回去。聽說那兩個人就是袁將軍派來的,他已經跟皇上有密約,眼看大事就要成功啦……”
姓楊的太監偷聽了這番話,趁看守他的金兵不注意,偷偷地逃了出來,跑回皇宮向崇禎帝報告。崇禎帝聽了後信以為真。他哪裏知道,這恰恰是皇太極預先布置的反間計。
崇禎帝大怒,命令把袁崇煥押進死囚大牢。
有個大臣知道袁崇煥平日忠心為國,絕無他意,覺得這件事情非常蹊蹺,於是就勸崇禎帝三思而行,崇禎帝拒絕大臣的良言勸告,一意孤行,第二年,袁崇煥被崇禎帝處死。
皇太極用反間計除掉了對手袁崇煥以後,就退兵回到盛京。從此以後,後金越來越強大。1635年,皇太極把女真改稱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皇太極就是清太宗。
反間計確實很厲害,輕可以使對手輸上一陣,中可以使對手丟掉左膀右臂,重可以使對手喪身亡國。反間計在商業場中也是經常被派上用場。在經濟鬥爭中也,使用它常能不露聲色地擊敗對手。
1936年,“麵粉大王”鮮伯良經營的重慶複興麵粉公司曾與當地糧商有過一次較大的交鋒。當時四川幹旱,糧商囤積居奇,重慶糧價居高不下,影響了複興廠的原料收購。而此時漢口糧價仍然平穩,由漢口運糧至重慶出售,雖然不獲利,但不至於虧本。於是鮮伯良便施展“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手段,在漢口買麵粉三千包運至重慶出售;一麵將向漢口福新廠訂購十萬包麵粉的假合同一份寄往重慶,視作“密件”保存,但又讓負責重慶收購糧食的厚生商行經理粟玉泉有竊見之機。鮮所以對粟不明白相告,是既防他在緊要關頭與糧商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同時又使自己的助手都不知是假合同而信以為真,對於實現鮮的全部計劃更為有利。果然粟玉泉中了“蔣幹盜書”之計,將此消息外泄,糧商眼見漢口麵粉不斷運來,卻不見複興廠在市場采購原料,也就確信了合同,爭相脫手,麵粉價格從而直趨下落,複興廠便乘機購進小麥一萬四千石,戰果相當可觀。
在當代,某些外國企業集團,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其“反間”活動更是五花八門,手段亦狡猾陰險。如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為竊取日本日立、三菱兩公司的新技術,就是巧用“反間計”,采取:“佯為不覺”,虛虛實實,設餌誘敵,終於使日本在那次“電腦戰”中出局。此外,“反間計”並非都是用詭秘的手段暗中進行,也有在公開的微笑外交中巧妙進行的。如有些日本企業負責人,接待外商、外公司人員時,和美國一般經理的拒而不見或敷衍塞責的“待客”風格不一樣,他們通常都是殷勤相待,熱情備至。其如此“好客”的目的,在於使對方感到親切、熱誠,猶如故交,從而放鬆“戒備”,在談笑之間便巧妙地套取所需的情報。其策略是:你摸我的底你摸不著,我摸你的底你不知道。這種寓攻於守、“順理成章”的高超手法,確實堪稱妙用“反間計”了。
無所不用間,機密不外露
原典
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
古句新解
微妙啊,微妙!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
自我品評
用間是軍事中一種常法,是取勝的重要手段之一。“無所不用間也!”“間”字原意為門中窺月,窺日月運行,察戰場玄機,探人情微妙,大概都可被納入“間”的引申義中,而要探知日月盈昃、戰場風雲、人情冷暖,無不可用間。因此,孫子不僅強調“用間”,而且主張“無所不用間”。
戰國時期,齊國幫助楚國攻打秦國,奪取了曲沃這個地方。從此,齊、楚兩國結成了同盟。
公元前313年,秦國想攻打齊國,但看到齊、楚兩國聯合起來了,力量強大,秦惠王為此十分苦惱。有一天,秦惠王對張儀說:“我們要攻打齊國,但齊、楚兩國關係友好,你看怎麼辦才好?”張儀說:“請大王為我預訂車輛,撥出費用,我去試試看吧。”
張儀來到了楚國,見到了楚王,說:“大王啊,我國君王最敬慕的人隻有您一個,我張儀願意奔波效勞的也非您莫屬;我國君王所最恨的人中,莫過於齊王了,我所恨的人也莫過於齊王。現在我們君王準備討伐齊國,可是貴國卻與齊國結成聯盟,所以我們君王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件事,而我張儀也就不能為大王您效臣子之勞了。大王如果能與齊國斷絕關係,我願意請求秦王把商於(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裏的土地送給楚國,使秦、楚兩國永遠結為兄弟鄰邦。”楚王聽了以後十分高興,當即答應了張儀的要求。
楚國滿朝的文武官員得知這一消息後,都向楚王表示祝賀,陳軫最後才來見楚王,而且不表示祝賀。楚王問他說:“我不動一兵一卒,不傷一人,就輕易地得到了600裏土地,大家都向我祝賀,唯獨你不表示祝賀,這是為什麼呢?”
陳軫回答說:“我認為商於這600裏的土地不僅得不到,而且後患必將由此而產生,所以不敢前來祝賀。”
楚王一聽怔了一下,連忙問:“為什麼?”
陳軫回答:“秦國之所以重視我們楚國,正是因為楚國有齊國這個盟邦。如今楚國要與齊國絕交,楚國就變得孤立了,秦國為什麼要把600裏土地白白地送給一個孤立的國家呢?我斷定,如果楚、齊兩國絕交,張儀回到秦國以後,就會背信棄義。這勢必造成我們在北麵丟了齊國這個盟友,在西麵受到秦國的威脅。如果齊、秦兩國的軍隊一起來進攻我們,那我們楚國不是很危險了嗎?”
楚王並不喜歡聽陳軫的這一番好話。他耐著性子聽完了陳軫的話後,惱羞成怒,說道:“你給我住嘴!等著看我得到秦國的土地好了。”
為了表示誠意和對張儀的信任,楚王就把相國的大印授給了張儀,同時還送給張儀許多東西。接著,他就宣布和齊國絕交。
張儀看到這一切,心中暗暗高興。當他要返回秦國時,楚王派了一個將軍做使者跟隨張儀去秦國領取600裏土地。
張儀一回到秦國,假裝從車上掉下來摔傷了身體,三個月都沒有上朝辦事,更是隻字不提給楚國土地的事。楚國的使者在秦國白白地等了三個月,什麼也沒有得到就回來了。楚王得知這一情況後,錯誤地認為張儀一定是嫌楚國跟齊國絕交還不夠徹底,於是他就派了一個名叫宋遺的勇士到齊國去辱罵齊王,做樣子給秦國看。齊王哪能受得了如此汙辱,一氣之下,就投靠了秦國,齊、秦就這樣聯合了起來。
不久,楚王又派一個使者到秦國要土地。這時,張儀上朝辦事了。他對楚國使者說:“你怎麼不去接受土地啊?從某地到某地方圓6裏。”楚國使者一聽原來的600裏變成了現在的6裏,極為氣憤,立即回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後大怒,想立即出兵攻打秦國。陳軫聽到楚王要出兵攻打秦國,急忙勸阻楚王說:“攻打秦國倒不如用一座城去賄賂秦國,然後和秦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這樣,我們給秦國的,可以從齊國那裏補償回來。如今大王您已經和齊國絕了交,又要去攻打秦國,這不是自己促使齊國和秦國聯合起來攻打我們楚國嗎?”楚王對陳軫的話還是一句也聽不進去,他命令屈匄率領楚軍去攻打秦國。秦王見楚軍來攻,立即派魏章領兵抵抗。公元前312年的春天,秦、楚兩國在陝西、河南兩省間一個叫丹陽的地方交戰。結果,楚軍大敗,8萬人被殲滅,屈匄和楚軍高級將領七十多人被俘。秦國一下子奪取了楚國的大片土地。楚國又調集全國軍隊再次攻擊秦軍,在藍田又被秦軍打敗了。
張儀利用楚王的貪心,以600裏土地為誘餌,離間了齊楚聯盟,並通過與齊國的聯合,奪取了楚國大片土地,大大削弱了楚國的國力。與戰爭本身的巨大消耗相比,間諜實在是非常廉價且有實效的利器。為了贏得戰爭,施計定策就不能隻想到麵對麵廝殺的戰場,而要運用相應的策略。同時,施定的計策決不可外泄,因為戰場上的情報決定勝敗。
同樣,商場上的情報可謂是價值連城,誰能先獲得情報,率先發展,誰就能戰勝對手,可謂“捷足先登”。而另一方麵,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商家又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的機密不被別人竊取。正像孫子說的那樣“無所不用間也”,你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泄露最緊要的機密。
設在美國加州奧克赫斯特的新銳公司正門停著一輛大型豪華轎車,4個人從車上下來。這4位衣著整潔,都穿著三件套的素雅西裝。他們自稱是從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總公司來的,想要會見新銳公司的負責人。
新銳公司的總經理把他們請到辦公室來。那4位之中有一人說明了他們的來意:他們是偶爾路過這一帶,想參觀該公司的工廠。
總經理咧嘴笑著。因為他一看就覺得這4個穿著三件套西裝的人,根本不是到附近的約塞密提遊覽而順道來訪的。盡管如此,他還是對想要參觀的這一行人表示歡迎,帶他們到工廠去。而這4人是來參觀的嗎?根本不是!
一進入工廠,來自“大藍”(IBM)的那4個人,便讓打開認為是企業機密房子的門鎖,走進去,把字紙簍倒出來,查證丟棄的文件是否用碎紙機處理過,然後搖動辦公室公文櫃的鎖,看看有沒有鎖好。
檢查的結果,那4個人好像很滿意。於是,向IBM總公司報告,說新銳公司的企業機密保安措施合格。可是,過後不久,那4個人又突然駕到,一來就對保守機密的情形重新檢查一番。
與IBM簽了合同而從不曾享有過工作特權的一位局外人向人訴苦說,當IBM要保守機密時,如同患了偏執狂一般。比如說,IBM向代理公司訂製某種零件時,隻提供該零件生產上所需的資料,代理公司在整個產品推出市麵以前,搞不懂那是做什麼用的。
由於個人電腦業界競爭極為激烈,因此,IBM保守機密的形勢,在80年代初麵臨了最嚴厲的考驗。最大的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終於上市,並顯示一般大眾對它興趣濃厚,同時也很暢銷。其他公司也競相投入新型的個人電腦市場。
IBM決定將以自己的品牌上市的個人電腦零件,不在公司內生產而在公司外生產,唯有裝配工作在IBM的波卡雷頓工廠進行。在由設在佛羅裏達州的這家工廠運出第一號成品之前,其他競爭公司根本無法想像IBM的個人電腦會是什麼樣子。隻是複雜的電腦零件,由美國各地數百家公司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