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心的硬度修煉(1)(1 / 3)

此心藥治療的心病有:

朝三暮四者、奴顏媚骨者、遊移不定者、生性多變者、意誌缺乏者等。

聖哲總教我們如何站起來做人;

現實卻教我們如何趴下去做狗!

問題出在哪裏?出在心不硬上!

心裏不硬,萬事不成;心裏不硬,百病叢生。

天下所有的高人,都是心裏非常硬朗的人。人生的坎坷太多太多,一個人若沒有一顆鋼鐵般的心,是不可能遠行的。身心的麻煩太多太多,若沒有挻過去的意誌力,是隨時都有可能倒下的。

如果一個民族,隻有發達的腦和手,而沒有堅硬的脊梁,那也隻能成為民族中的無脊椎軟體動物;如果一個人不能主宰自己,那他就永遠隻能趴下當奴隸。

魯迅曾說:中國人應該少一點羊性,多一點狼性。……一個人乏到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難保別人不來打你的嘴巴。……凡是愚弱的國民,既是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隻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第一要著,是要改變他們的精神。……

日本1913年出版的《支那分割論》一書說:支那人是沒有活力的腐朽的人民,他們隻知有家,不知有國。隻有個體,沒有團隊。甚至隻知有我,不知有家。更甚至於隻知私欲,不知有我。他們有身口,但沒有意誌;他們有情感,但沒有信念……此等沒有骨氣的人民,不仁、不義、不禮、不孝、不誠、不忠、不信!如此人民的國家綱紀不整,政治不治,連自我存在都不可能。或分裂、或瓦解。更何況被強鄰所窺!其被吞並、被分裂之命運理所當然,勢不可免。

曾國藩留給後生小輩的最了不起的文化是他的《挻經》,“挻”是什麼?當然是指無論遇到什麼情況,縱然上刀山下火海,也要挻過去,決不退縮,堅決不打退堂鼓。挺過去,將是海闊天空。挺過去,一切會慢慢好起來的。

有時,人真的是需要足夠多的勇氣,當你麵對諸多的不幸時,要學會承受,學會麵對,學會堅強,該來的總會來的,該去的還是要去,一切的情況需要我們自己有勇氣,有膽量,有不屈的意誌,要相信一切會好起來的,堅信黑暗中的黎明是最短的,堅信自己會更快樂!?對一切要充滿信心,懷著希望,揣著夢想,麵對生活的中曲曲折折,堅決挺過去!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眾多力量之一,若是完全沒有它,便意味著崩潰。信仰堅定的人一刻也不會迷失方向的;信仰堅定的團隊,是不可能被擊垮的!

《金剛經》是佛教最偉大的八部度人開悟的世界級經典,這部書,最偉大的地方就是書名——“金剛”二字,人生要成功卓越,要出人頭地,要有健康的身體,就是要有如金剛不壞的心,就得有硬度,不然,是不可能斷金切玉的,是不可能切斷一切煩惱和痛苦的。

金剛——最堅、最明、最利的法寶。金剛,佛法裏指罕有的寶物,如金剛力士手中的金剛杆,是比世間的金剛石還要厲害的寶石,它能壞一切不為一切所壞。

世間金剛石,有三種顯著特征:一是結構穩定。不容被硬隆破壞,也不會輕易發生化學反應,有堅固恒常的屬性。二是明淨璀璨,通體透明,因折射光線而熠熠生光,表麵潔淨,很難被外物所汙染。三是堅硬銳利。硬度極強,能破壞金屬、石材等一切固體物,而鐵、石等卻不能摧壞它。

正因為如此,《金剛經》是“經中之王,萬佛之母”,是佛家心智秘方的無上的經典,被世人喻為“能破一切煩惱”的佛門至寶。

正義伸張令人悅服,行為果敢增強了團結。千萬不能認為講仁愛就一味退讓,也不能認為不該容忍的東西也要容忍。菩薩慈悲還要降魔除妖才能保護善良。與強盜不能講仁,與騙子不能講信,與強奸者不能講愛,與殺人者不能講忍。對奸佞小人的寬縱就是對正直、善良的殘忍,就是鼓勵踐踏人權的誤導。

《孫子兵法》講為將之道:“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一方麵是平和幽靜,另一方麵是嚴明執法。以菩薩心腸,行霹靂手段,除惡揚善,正本清源,才能“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

寫《老人與海》的海明威更是一條硬漢。

西方成功學所講的意誌力,其實也是在講心裏的硬度修煉。

當今時代,人的智力水平都不相上下,而有人卓越有的平庸,這中間的區別在哪裏?當然是在意誌力的上分出上下,如今誘惑太多,假相太多,一個人要想成功卓越,那就得比堅守的時間和質量,就得比心裏的硬度。

1982年史蒂文·卡拉漢獨自駕駛著帆船橫渡大西洋,途中帆船遇難下沉。他在救生艇裏孤獨地漂浮著,遠離了航道。當時他身上的食物所剩無幾,生存機會非常渺茫。但76天後,三個漁民發現了他,他還活著(他是世界上遭遇海難,在救生艇上存活最長時間的人),他當時瘦骨嶙峋,與出航前相比簡直判若兩人,然而他還活著。

關於他大難不死的故事讓人驚歎。其中他是如何巧妙地抓魚,如何固定太陽蒸餾器來提取淡水的事情都非常有趣。

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在他感到徹底絕望的時候,當一切抗爭都似乎已毫無意義的時候,當災難苦苦折磨著他的時候,他是如何支撐著活下來的?救生艇穿了洞,他強撐著虛弱的軀體,花了一周多的時間去修理,可救生艇仍然漏氣,於是他耗盡了所有的力氣去吹氣。饑腸轆轤的他極度脫水,精疲力竭,就算放棄也完全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