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心的正度修煉(1)(1 / 3)

此心藥能治療的病有:

邪氣太盛的人、正氣不足的人、陰險之人、玩弄小聰明的人等。

“正”是宇宙的惟一法則。所謂“邪不壓正”,所謂“走正道”,所謂“為正義而戰”,所謂“追求光明”,所謂追求“快樂、幸福、自由”,所謂追求“平等、公平”,所謂“拔亂反正”,所謂“主流社會,主流文化”,所謂“道德、倫理”,等等,都從不同角度說明一個問題“正”才是宇宙的追求我命令,“正”才是宇宙的法則,“正”才是宇宙的法律。

要弄清什麼是“正”。“文明以健,中正而應”,乃是將中正與光明正大的行為聯係在一起。易經中另外兩卦的卦辭可相互印證這一點。第10卦履卦:“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陽剛中正,即使君臨天下也不違背天理良心,問心無愧,這才叫光明正大。32卦恒卦:“君子以立不易方”。君子既已立誌,就持之以恒,尊道直行,決不改變方向。《司馬兵法》對“正”的解釋更明朗:“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之謂正”。那麼“中正”呢?中內也,這是指內在向度的精神世界了。“中正”,內心格守仁義之本,上不愧天,下不怍地,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之謂也。

我們要想發展,要想成功卓越,要想做好本職工作,要想擁有更多財富,名譽,地位,朋友,就得學會走正道,就得理解“正”,吃透“正”,就得擁有正麵發現的眼光,就得堂堂正正的生活,就得光明正大的做人,就得做正確的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修成正果。

怎樣才能做到“正”?我讀書萬巻後認為全世界隻有佛家的“八正道”對這個“正”字解釋得最透徹,最到位。

我們不妨再參考一下這些正道:孔子的正道是“仁”,是“進取”。老子的正道是“和諧”,是“無為”。墨子的正道是“非攻”,莊子的正道是“自由”,是“逍遙”。孫子的正道是“謀”。基督教的正道是“博愛”。依斯蘭教的正道是“愛”。印度教的正道是“梵”。鬆柏的正道是“向上,向上”。卡耐基·希爾的正道是“積極心態”。羅賓的正道是“正麵連接”,是“神經語言程式學”。心理學的正道是自我引導,自我轉“正”。哲學的正道是解釋“正”。宗教的正道是在實證中“修正”。思維學的正道是“控製思維箭頭”。辯證法的正道是“一正一反你自己選”。

萬流歸宗,全世界一切有用的學說無非就是說了二點:即正是正,負也是正。正要做正看,負也要轉成正後看。歸納後,可用下圖簡單表示“正”的意思。

有許多人說,本身是“正的”,要看成正的,這不難;難就難在表現上看上去是負的,硬要看成正的就很難了。那麼,這個問題究竟怎麼解決呢?

隻有“先打斷,後轉念”,即“打斷轉念法”。每當你聽到,見到,想到任何不利因素時,就要立即引起警覺,就要立即打斷,就要當場終止,絕不讓那個“負念、負思、負語、負行”進一步惡化。當然,“打斷法”隻是終止了“負”,這還隻完成了一半,我們還應將負轉為正,才能真正朝有利方向發展。

在此,我不妨舉一個例子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如:“領導在會上批評了你。”此時,按以往的習慣肯定是十分惱火的,憋了一肚子氣的,老板不公平的,失了麵子的,以後要找機會幹擾企業的,等等。但今天,送給大家一盞“彩燈”,大家全麵吃透了“彩燈原理”,那麼,應該會有完全不同的理解這次批評。具體怎麼做呢?

第一步:打斷。我在大腦裏不能再往壞的方麵想。第二步:轉念。他批評我是因為我的確有問題,的確給企業帶來了損失。他不單獨批評我,是想提醒單位其他員工。他本來要私下提醒我的,他下午要出差,沒有時間了,而問題又不得不提,所以,他隻有在會上提了。也許是我已犯過了許多類似的毛病,他本想開除我的,但他沒有那麼做,他是想我找工作也不容易,沒有功勞有苦勞,他想再給我一次機會……

總之,你隻要學會了“打斷轉念法”,你就在人生道路上成長了一大步,你就走到了人生的大道上來了。

學會用正麵眼光看人

實際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命運幾乎是由我們的眼睛決定的。一爭眼,有人看到了天堂,有人卻看到了地獄。因此,每個人都要學會管理他的眼睛。具體怎麼管理,就是人要正眼。

誰都喜歡迷人的眼睛;誰都喜歡清純的眼睛;誰都喜歡炯炯有神的眼睛;誰都喜歡神采奕奕的眼睛;誰都喜歡堅定的目光;誰都喜歡沉著的目光。

相反,誰都討厭陰冷的目光;誰都討厭色迷迷的目光;誰都討厭高深莫測的目光;誰都討厭賊溜溜的目光;誰都討厭遊疑不定的目光;誰都討厭諷刺的目光……

目光是人類最初的語言,它反映的內容簡直太豐富了,有專家統計,僅描寫目光形式的詞彙就有三百多種,其中正麵目光占60%,負麵目光占20%,中間階段占30%。

目光內容如此之豐富,目光表達的內容如此豐富,簡直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目光是宗教家的目光,釋迦牟尼的目光能放射出超凡、從容、脫俗、寬容、慈悲、同情、仁愛的光芒。世界上最能勾掉魂魄的目光是情人的目光……

那麼,人最具“殺傷力”的目光又是怎樣的呢?專家歸納,一般具有真誠、溫暖、有神三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