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合作的美好前景,雙方的積極性都很高。在這位推銷員自我介紹並出示名片之後,老總也拿出友好的姿態,遞上了自己的名片。但這位推銷員隻用單手把名片接過來,一眼沒看就放在了茶幾上。接著他拿起了茶杯喝了幾口水,隨手又把茶杯壓在名片上,那位老總看在了眼裏,明在心裏,隨意談了幾句話,起身告辭。
事後,那位老總鄭重地告訴中間人,這筆生意他不做了,當中間人將這個消息告訴這位推銷員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拍桌子說:“不可能!他們是非常需要我們的貨的?”立即打通那位老總的電話,一定要他講出個所以然來,那位老總不得已道出了實情:“從你接我的名片的動作中,我看到了我們之間的差距,並且預見到了未來的合作還會有許多的不愉快,因此,還是早放棄的好。”
聞聽此言,這位推銷員放下電話痛惜失掉了生意,更為自己的失禮感到羞愧。一個接名片的動作的失禮,就丟掉了一樁生意的事實,使他認識到,在生意場上,人們不是隻看產品質量,更要看人的素質。
人的內在素質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長期積澱,有意識的培植。
法國人說,告訴我你吃的是什麼,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樣的人。有一個美國人說,你穿的是什麼樣的衣服,你就能變成什麼樣的人。人們似乎活著活著突然發現自己其實連穿衣吃飯都不懂,需要從頭學起,禮儀素養就這樣被人們提到了重要的日程。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隨著社會交往的日益豐富和複雜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在交往互動中,在重內容的基礎上有越來越注重形式的趨勢,交往互動日漸符號化、形式化,外在形象成為個體交往的“名片”。翩翩的儀表風度、不俗的言談舉止、得體的服飾穿戴等外在形象所展示的個人魅力,是一個人贏得他人親近、認同、尊重的重要因素。
學會正語言,改變表達改變命運
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你所有意無意表達的一個肢體語言,將決定你的財富與命運。沒有溝通就沒有生產力。
現代社會有三種基本能力是必須強化的,一是創造力;二是說服力;三是執行力。創造力能確保價值,說服力能確保組織實現價值,而執行力能確保價值實現。
可見溝通力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相當於重要的,沒有溝通力,所有的價值都將束之高閣,無法實現。
有時一句無意中的話,就可能得罪一群人;有時一句無意中的話,就可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有時一句無意中的話,就可能嚴重損害自己的形象。
說的確是一件大事。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會說?
蘇秦憑嘴打天下,居然說動六國都拜他為相;諸葛亮說動備完全按他的三分天下而行動;柏拉圖號稱世界級雄辯家;克林頓的言詞更是魅力無窮;毛澤東的說服更是大氣磅礴。
說,的確幾乎能達成你所需要的一切。
沒錢,有人說來了錢;沒物,有人說來了物;沒人,有人說來了人;沒老婆,居然也有許多窮光蛋說來了老婆。
凡是會辦事的人都一定會說。我從來沒見過能說會道的人真正為難過。我倒是看到許多專業能力特強而笨嘴拙舌的人,經常為各種問題而憂愁滿麵。
要改進自己的口德,而不是口才(見我最近出的書《口德勝於口才》)?
第一種人:開口就殺人。
一個人的修養到了何種程度,隻要聽他一張嘴就知道了。開口就發表鏢者多是失敗者,開口就給人帶去快樂希望的人,一定是一個素質很高的人,或者是成功卓越者。
說話人人都會。可是,要說到人人都喜歡聽的程度,那就不是人人都能輕而易舉地辦到的了。唐太宗李世民曾評論過“變”字說:“語言者,君子之樞機,‘談’何容易!”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也把儀容、風度、言辭的修善,作為個人品性形象的三大要素。而老子更是把語言作為一種使用價值,說“美言可以加市”,意即一個人隻要能巧妙地駕馭語言,就可以換來他所需要的東西。
“好言一句暖千裏,惡語一聲寒三冬。”說話絕對是一門藝術。會說話的人人緣一般都好,而不會說話的人人緣一般都差。有人說:“一句無心的話也許會點燃糾紛,一句殘酷的話也是會毀掉生命,一句及時的話也許會消釋緊張,一句知心的話也許會愈合傷口。”討好一個人有時很困難,而得罪一個人卻往往很容易,隻要自己不經意的一句話話就可以了。
人的自尊比金錢還要重要。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少許金錢,尚可忍受,一旦自尊心受到損害,就無法預測他將會幹出什麼事來。有時候,本無存心傷人之意,卻可能因為一句無意的話傷害別人,甚至可能為自己樹立—個敵人。開口就殺人的人最後往往“殺”了自己。
法國巴黎有一名“美食專欄作家”,經常在文章中特別讚譽某家餐廳,或嚴辭批評某些餐廳的菜肴。有一次,此專欄作家在專欄中對一餐廳的菜色作出“像豬食”的評語,以致激怒了餐廳老板。該老板事後特別邀請此美食專欄作家去試吃“精致美味的佳肴”,不料美食專家吃完後臉色大變,暈倒在地,送到醫院時氣絕死去。餐廳老板被警方逮捕收押後,坦承“設毒宴”下毒,他說:“批評我們的美食像豬食的人都該死!”這真是叫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