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人生首先得把這個世界看得廣,看得遠,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宇宙有多麼無限,繼而才懂什麼是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才明白生命如何和這無窮的大幹世界相交接,在有限之中享受無窮。這時候,逍遙才有了條件,有了空間,生命才從恐懼死亡的樊籠中解脫出來,成為一種自在自由的形態。
逍遙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的解脫,用一種達觀來解決生命的有限和宇宙的無窮之間的矛盾,用相對的價值觀來平衡永恒的追求,從而換取——種人生的自由境界。逍遙人生的美妙之處,就在於人心不為世界萬物所困,所製約,所利用,他一方麵生活在俗世之中,另一方麵又能站在世俗之外,對於世間人際關係的相互爭鬥,對於名和利的互相攀比,對於生命的有常無常,都表現出一種超然的態度,絕不去隻爭朝夕,一爭長短。相反,逍遙者認為,那一切都不過是人生的“誤區”,是對宇宙和生命的不理解,是對自己的不珍愛。
所以,逍遙者永遠是輕鬆的、順其自然的、自由自在的,除非他實在逍遙而不得的時候。在充滿競爭和矛盾的人世間,逍遙者總是遊離於鬥爭之外的,生活在一種與世無爭、與名利無關的狀況中。對於那種拚搏的快感、成功的喜悅、人生得失的擔憂,逍遙者也許永遠不會體驗,而且也不想去體驗,他所體驗的隻是一種自我的樂趣。當別人拚命奮鬥,投入競爭的時候,他都在海灘上散步,月光下釣魚,庭院裏種花,房間裏養魚……
逍遙人生是一種“旁觀者”的人生,逍遙者也許隻是這精彩的人生戲劇的觀眾,而永遠不想去充當一個角色。逍遙人生是令人羨慕的。一個人生戲劇的觀眾,自然有許多樂趣,不管這“戲”演得成功,或者演砸了,逍遙者都不會損失什麼。他既不必考慮這戲劇到底有什麼意義,也不必承擔任何道義上的責任。
不過,逍遙人生也經常有尷尬的時候,比如,當他想去旅行,但是又買不上火車票的時候,雖然他可以想象自己能像大鵬鳥一樣一怒衝天,“搏扶遙而上九萬裏”。
如何放鬆
整個社會都以工作為目的在運作,它是一個工作狂的社會,它不想要你去學習放鬆,所以打從孩提時代開始,它就將反對放鬆的概念放進你的頭腦裏。
我並不是叫你整天都放鬆。你還是可以好好地工作,但是也要找出一些時間來為你自己,而那隻能在放鬆當中找到。你將會感到很驚訝,如果你能夠在一天二十四小時裏麵抽出一兩個小時來放鬆,它將能夠使你更深入地了解你自己,它將能夠改變你外在的行為,你將會變得更寧靜、更鎮定,它將能夠改變你工作的品質,它將會變得更藝術、更優雅,你將會犯比以前更少的錯,因為現在你的心神比較凝聚、比較歸於中心。放鬆具有奇跡般的力量。
它並不是懶惰。一個懶惰的人從外在看起來好像他什麼事都不做,但是他的頭腦卻跑得很快,而一個放鬆的人,他的身體很放鬆,他的頭腦很放鬆,他的心也很放鬆。隻要在身體、頭腦和心三個層麵都放鬆兩個小時,你就變得幾乎不存在一樣。在這兩個小時裏麵,他的身體恢複了,他的心恢複了,他的聰明才智也恢複了,你可以在他的工作裏看到所有這些恢複。
他將不會是一個失敗者,雖然他不會再對事情那麼狂熱,他也不會再不必要地跑來跑去,他會直接到達他所想要去的那個點,他會去做那些需要做的事,他不會去做那些不必要的瑣事,他會隻說那些需要說的話,他的話語將會變得好像電報一樣,他的動作將會變得很優雅,他的生命將會變成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