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心的樂度修煉(4)(1 / 2)

年輕人覺得有道理,就留了下來,繼續苦練。但是當他的功夫真的練成了,卻再也沒有昔日的報複心了。

因為他發覺隻要自己出手,對方根本不堪一擊。而當人們知道他武藝高強,卻不計較當年恩怨,更是對他尊敬有加。連那個當年欺負他的人,也偷偷地跑來請罪。

師父用計讓徒弟懂得了不爭無謂的小事,免去一場無謂爭鬥,保全了一個練武的好苗子。這種智慧與當今社會中一些年輕人爭強好鬥的衝動帶來的結果簡直有天壤之別。

有一條人家都知道的法律上的名言:“法律不會去管那些小事情”,一個人也不該為這些小事憂愁,如果他希望得以心理的平靜的話。

在多數的時間裏,要想克服被一些小事所引起的困擾,隻要把看法和重點轉移一下就行了——讓你有一個新的、能使你開心一點的看法。荷馬·克羅伊,是個寫過好幾本書的作家。他舉了一個怎麼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好例子。以前他寫作的時候,常常被紐約公寓熱水爐的響聲吵得快發瘋。

“後來,”荷馬·克羅伊說,“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去露營,當我聽到木柴燒得很晌時,我突然想到:這些聲音多麼像熱水爐的響聲,為什麼我會喜歡這個聲音,而討厭那個聲音呢?我回到家以後,跟我自己說:‘火堆裏木頭的爆裂聲,是一種好聽的音樂,熱水爐的聲音也差不多,我該埋頭大睡,不去理會這些噪音。’結果,我果然做到了:頭幾天我還會注意熱水爐的聲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們整個地忘了。”

很多其他的小憂慮也是一樣,我們不喜歡那些,結果弄得整個人很頹喪,隻不過因為我們都誇張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狄士雷曾說過:“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隻顧小事。”

放棄或忘記一些無謂的小事,是我們快樂和幸福開始。不爭無為小事就要活在當下,相信命運的安排,但不拘於命運的束縛。有句話:命中有時終會有,命中無時莫強求。在你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總有許多坎坷和波折,當這些令人煩惱的東西來到麵前時,該做的不是唉聲歎氣,不是怨天憂人,而是盡自己的力量去努力,隻要努力過,那怕最終目標沒有達到,你會心安理得:我曾經努力過,我沒有放棄過!你會寬慰地接受自己努力的結果,不管是種什麼樣的結果,隻求過程,這種過程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美麗,當然也是一種收獲!

生活中小事太多,如果一個人常常為一些無謂小事而耿耿於懷,自己也永遠不會輕鬆和快樂。我們應該永遠保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不要為無關痛癢的事情喋喋不休。

不為小事發火

人生苦短,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精力都消耗在無聊的小事上麵。

陝西延安有位姓吳的和尚,140歲時還能擔40公斤的柴火上山,他有一首長壽歌訣日:“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裏麵藏。隻要你能跳出去,不是神仙也壽長。”足見除酒、色、財之外,氣也是人們健康長壽之大敵。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生氣呢?正如文壇壽星蘇局仙所說:“不為小事而生氣,萬事都要想得開。”其實,抑情製氣的方法很多。如,躲避法:想辦法脫離生氣環境;轉移法:唱歌、跳舞、聽音樂、看電視或做別的事情,釋放法:向自己可以信賴的人傾訴,控製法:以個人修養穩定情緒,升華法:把氣化為幹事業、幹工作的動力,安慰法:找個合適的理由,自我安慰,自我寬心,讓步法:對非原則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謙讓、禮讓、忍讓。

清代東閣大學士閻敬銘寫的《不氣歌》,更道出了過來人的深刻體驗: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氣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病將命廢。

我今嚐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再美好的生活,都有不和諧的聲音。再完美的計劃,都會有未曾考慮到的東西。夢想的實現,需要長期的,甚至是一輩子的努力。對於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不要去想得太多,更不要無限的上綱上線,不要為小事發火和抓狂。

從前有一個青年,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發火。他也意識到自己這樣做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說禪解道,開闊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