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營銷策劃要“聚人氣”“留人氣”和“回人氣”(1 / 2)

更重要的是萬達成為全國第一家進行舊區改造的企業,闖出了企業發展的路子。

為了獲得利潤,逼得我們去想賣到1500元一平方米的辦法。為此在項目中做了幾點創新:第一,當時鋁合金窗在東北很少見,北京街小區全部采用鋁合金窗。第二,當時剛剛興起防盜門,北京街小區每戶都安上防盜門。第三,當時的住宅沒有明廳,北京街小區每戶設計一個明廳。第四,當時大連市副局級以上幹部住房才配洗手間,北京街小區每戶設計一個洗手間。然後,我們又在營銷上創新,當時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8萬塊錢讚助一部40集的港台電視劇,那個年代港台電視劇非常吃香,通過讚助讓北京街小區家喻戶曉。這些創新獲得極大收益,北京街小區1000多套房子兩個月全部賣完,而且均價達到1600元,創造了當時的紀錄。企業獲得近1000萬元利潤,掘到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萬達成為全國第一家進行舊區改造的企業,闖出了企業發展的路子。

——王健林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背景分析

為了確保萬達廣場運營管理核心業務長期穩定發展,萬達相關管理部門針對商業廣場的實際營銷狀況,製定了相應的管理策略,主要是圍繞“聚人氣”“留人氣”和“回人氣”3個要素展開的。

“聚人氣”指的是用一種極為簡單明了的表達方式,激發消費者向廣場的各個空間聚集。企業不僅要關注廣告,更要關注非廣告宣傳,即以宣傳廣場形象為目標的宣傳,如新聞專訪、報道、通訊等對企業的介紹所達到的營銷目的,其作用往往是廣告所不能替代的。要加大各種活動功能對社會的影響力,吸引眼球,通過營銷事件、公益活動等引起外界的關注。每次的活動能吸引多少消費者?未達到促銷目的所選擇的媒體覆蓋商圈的狀況如何?競爭對手的策略如何,是否有借鑒意義?隻有真正實現人氣的聚集,營銷才能具有競爭力。

“留人氣”指的是人氣指數在一定時間內不減弱,形成旺盛的人氣空間。例如為了增加顧客的購買停留時間,通過對營業員銷售技巧的培訓,提高商業服務知識和水平,從而靈活增加更多的交易機會,有效延續購買行為。

顧客往往會受到環境的刺激而引發購買衝動,因此在指定營銷策略時,必須時刻關注賣區之間的聯動,注重顧客的感受。賣場環境的舒適度,包括燈光、道具、媒體廣告、POP(point of purchase)、DM(sign Management)以及動線的合理設計等,都會減少顧客閑逛的時間,使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促銷的產品上。此外,根據促銷主題,應對季節品牌、促銷商品的豐富性、商品價格的適應度等因素進行分析,提升顧客的滿意度。

“回人氣”指的是讓顧客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裏流連忘返,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培養回頭客做有效鋪墊。要想讓顧客成為“回頭客”,關鍵要提高廣場的綜合服務水準,提升顧客的滿意度。這需要在多個可變因素上做文章,比如商品價格、員工的態度和技巧、促銷力度、實際商品和顧客想象之間的認識差距等。隻有針對性的營銷策劃,才會獲得實際的效果。

拓展透析

小米手機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答案不是期貨,不是粉絲經濟,而是參與感。隻有懂得了參與感的秘密,才能真正了解小米新營銷的真相。

第一步:定位用戶群體。

定位用戶群體是企業發展前期最核心的事情。雷軍發現,企業在做第一個新產品的第一步的時候,把原點收縮得越小越好。俗話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在定位用戶群的時候,最忌諱的是一開始就找了一個很大的定位,一個很廣泛的用戶群。雷軍對小米的定位就是一款發燒友的手機,“為發燒而生”。

為什麼小米當初會選擇做手機呢?其實出發點很簡單,在2009年,雷軍環顧身邊一圈,發現竟然找不到一款令自己滿意的手機,當時最火的安卓手機出自HTC陣營,HTC出的前三款手機表現非常好,這激發了雷軍做一款自己喜歡的手機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