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人就是最好的市場,就是我最大的依靠。
我始終有一個觀點,13億人就是最好的市場,就是我最大的依靠。13億人窮的時候是負擔,可是13億人富了以後就是最大的市場。
——王健林談萬達的成功和未來
背景分析
2012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參觀“複興之路”展覽時,第一次闡釋了“中國夢”的概念。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再次號召人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在他將近25分鍾的講話中,9次提及中國夢,共獲得十餘次掌聲。講話的最後,習總書記深情地強調:“中國夢”一定能實現!
王健林對於中國夢的理解也密切關係著萬達的未來:中國夢就是13億個人夢的總和,這才是中國夢。而“13億人就是最好的市場,就是我最大的依靠”。
2013年6月的一天,王健林受邀參加《財富》全球論壇活動之一——“全球商業轉移”,當被問到,在國內企業走出去、海外企業落子中國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應該怎樣在不同地區取得更大的成功,到底有什麼法則?王健林快人快語:不要像《鋼鐵俠》那樣安排兩個中國演員“打醬油”;不要像日本企業那樣執行雙重標準。
在好萊塢大片《鋼鐵俠》的片花中,出現了兩位中國演員範冰冰和王學圻的身影。在整部電影中幾乎很少有他們的鏡頭,結尾處卻出現了一段兩人在醫院救治鋼鐵俠的對手戲,牽強之處不言而喻——完全脫離了《鋼鐵俠》的劇情。盡管電影製片方曾用“放入兩個演員已屬不易”來回應外界質疑,但這樣的托詞顯然已得不到對娛樂產業興致正旺的王健林的肯定。
說到這裏,王健林表示,外資企業想投資中國並獲得盈利,就要避免出現《鋼鐵俠》這種主意。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不要讓中國人隻在企業中“打醬油”。
王健林說,據他觀察,但凡是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外資企業,往往都隻安排少數核心高管來華,其他大量高管都是從中國本土人士中挑選。而那些幾乎清一色海外高管的企業,在華則無一成功。
“我們在收購美國AMC院線時,也曾考慮是否要安排中國高管去參與管理,”王健林說,“但一家企業究竟經營得好不好,你要做分析,不是看產品,而是看人。AMC裏麵有很多哈佛、沃頓商學院的人,難道我們萬達在這點上比他們更傑出?並不是。AMC曾有20%的基金投資,當初是沒有主人的一家公司,此前大家都不努力,所以導致虧損。現在,萬達收購了過來,我們隻派了一個聯絡員。而我們對AMC也有新的政策:如果業績增長10%就做管理層分紅。去年AMC的盈利是6000萬美元,今年仍將大幅增長。”
王健林認為,另一個關鍵點在於,作為外企要尊重當地消費者。
“《鋼鐵俠》恰恰是犯了不尊重中國市場、不尊重中國消費者的錯誤。”他說,有些美國企業想賺中國的錢,於是挑兩個中國演員進去“打醬油”,更愚蠢的是片子到了北美地區就把這段切掉;如果美國電影公司是這種心態,隻想在中國撈錢,又不尊重這個市場、不尊重消費者,這些投機取巧的企業在中國是注定要失敗的。
“再比如,一輛汽車,本來就是同一個品牌、同一個車型,用不同的標準來執行是很愚蠢的。”王健林表示,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也要尊重市場,“據我所知,一些日本車企一直在中國使用雙重標準。”
他認為,美國、印度以及歐洲都要使用一個標準,不要不同的標準,“這種事情我們見得多了:賣汽車的(出了事),消費者在當地可以索賠,中國消費者則不能索賠。這就是不尊重市場的表現。不管什麼行業,一定要把當地市場、當地消費者看成所在國市場一樣尊重,這才能獲得成功。”
拓展透析
“這個世界上不需要另一家戴爾公司或者康柏公司。蘋果公司是為人製造電腦,而不是為公司。”這是喬布斯對於蘋果公司定位的堅持。
喬布斯憑什麼能夠成功?在大眾消費市場上,喬布斯以及蘋果公司的定義都是貴族式的,也正是這一點讓他大獲成功。貴族式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注重個人感受、注重個性表達和量身訂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