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四海之內皆兄弟。在我們群體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時,這種兄弟情誼更加明顯。
災禍的優點還在於激發人類去尋求其發生原因和預防其危害的熱情。如果一個人善於探究,就會確信,對於遭遇的一切,人們自身和外界都是參與和起作用的。無論是何種災難,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兩者必然有表露在外的或隱藏在內的因素,導致發生這種關係。既是這樣,在向海洋、陸地和天穹問罪,或者把天災人禍歸結為命運前定之前,最好還是先審視自身。
災害的優點還有:它抹去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所謂的“差異”:黑人、白人、黃種人和紅種人沒有差別;佛教徒、基督徒、穆斯林或虔誠者與叛教者沒有差別;強人、弱者,統治者、被統治者,主人、仆人,高貴者、卑賤者都沒有差異。所有的一切在暴風驟雨、火山地震、瘟疫洪水麵前是完全平等的。如果人們能夠自覺地認識到這一點,那麼他們無須幹等著災害給他們上殘酷的課程。
災禍像兒童玩弄沙塔和紙做的宮殿那樣,戲弄著人們所有的財產、地位和權勢的堡壘,好像在告誡人們說:“這樣的堡壘是不適合人們去加固的,因為它們將湮沒,而人類將永生。你們吃吧、喝吧、織衣吧、造房吧、聯姻繁衍吧。但不要把你們的全部精神貫注於這一切之中或其中的任何一項上,因為你們不會因吃用好而成為強者,而是以博愛為強者。你們不因生兒育女、兒孫滿堂而永生,而是以你們追求的知識和擺脫堡壘羈絆的自由與解放而永生。”
災禍最重要的優點就是一旦我們很好地理解了災禍,就會懂得災禍極其清晰地向我們證明,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目的不僅是開發地球,也應是發掘人的潛力,使自己成為地球的主人,並從地球躍向太空。否則,人與地球的艱苦鬥爭不會持續數百萬年,地球早把人類吞噬掉了。
災禍能夠啟迪人的潛力,在與地球的衝突中,把人類引向勝利。
是的,災殃有諸多裨益。那麼,銳利的眼睛能看到、聰慧的耳朵能聽到嗎?智慧的大腦和心靈能理解和意識到嗎?……
天堂的門
文/魯威特
一位老人帶著他的狗走在一條鄉間小路上,老人一邊走一邊欣賞著沿途的風景。突然,老人意識到自己已經離開了人世,他回憶起臨死時的情景,也想起身旁這條狗早就幾年前就死了。他不清楚這條路將把他們引向何方,隻是茫然的朝前走著。
走了一會兒,他們發現不遠處的路邊高聳著大理石砌成的圍牆,圍牆正中是裝飾著珍珠的富麗堂皇的拱門,極其華麗。門前的路是純金鋪成的。老人興奮不已,他認為他們終於到達了天堂。他帶著狗朝著門走過去,隻見門口放著一張有著精致雕刻的桌子,旁邊坐著一個人。
“請問,這裏就是天堂嗎?”老人問道。
“沒錯,先生。”看門人回答。
“太好了!我們趕了很遠的路,請給我們一點兒水喝吧!”
“當然,先生。請進來吧,我馬上給你弄些冰水來。”看門人朝身後做了個手勢,那扇門慢慢的打開了。
“我忠實的朋友也可以和我一起進去吧?”老人指著狗。
“對不起,先生。我們這裏不允許寵物進入。”
老人猶豫了一下。想到狗多年來對他的忠誠,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就這樣扔下它。他謝過看門人,轉身帶著他的狗繼續繼續前行。
長途跋涉之後,老人看見路邊有扇破舊的木門,通向那扇門的是坑坑窪窪的土路,看上去那破門似乎從來沒有上過鎖。老人帶著狗走了過去,隻見裏麵有個人在老樹下看書。“打擾一下,你這有沒有水?我們趕了很遠的路,渴極了。”
“當然,那邊有個水龍頭,”看書人指著門內看不太清楚的一個地方說,“進來,自己過去喝個痛快吧。”
“那我的朋友能進去嗎?”老人指著他的狗問。
“我們也歡迎它進來,水龍頭旁邊有個碗。”看書人說。
老人和狗進了門,果然,那邊有個老式的水龍頭,旁邊放著一個碗。老人拿起碗接滿水,端給狗喝,然後,自己也喝了個夠。他們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水龍頭,回去找在樹下等著他們的那個看書人。“這裏是什麼地方?”老人問。
“這裏是天堂。”看書人回答。
“哦,那可怪了,”老人說,“這裏看起來不像天堂呀,路上也有人說他那裏是天堂。”
“你說的那個地方是不是有黃金鋪成的街道和珍珠裝飾的門?”
“對!那裏簡直太漂亮了。”
“告訴你吧,那裏是地獄。”
“啊!原來是這樣,你們不介意他們盜用你們的名號嗎?”
“一點兒也不介意,他們為我們省了很多時間,替我們把那些為了物質享受而拋棄好朋友的人都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