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都不像海恩裏希那樣有20年研究和觀察渡鴉的經曆,因此都以為那隻渡鴉是在報警救人,讓人不禁想起古老的童話故事。但是,如果以我們自己的信念體係來解釋自然界的行為,常常可能錯失真相。更重要的是,我們會錯失提出問題的機會,如獅子是如何決定跟渡鴉走的?渡鴉又怎樣知道自己可以影響獅子的行為?這隻渡鴉以前是不是也這樣做過?渡鴉的叫聲獅子是不是理解為“跟我走,前麵有好吃的”?或者是渡鴉的叫聲隻是引起獅子的注意,想起曾經的某次經曆,將渡鴉和獵物聯係起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渡鴉和獅子肯定是在進行交流,而這正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科學家們對許多動物都提出過這類問題。每個月幾乎都有新的研究報告表明,動物的行為其實很複雜,它們需要進行思考,做出決定。這些研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一隻名叫貝蒂的新喀裏多尼亞烏鴉,它智力超群,可是動物研究中的明星,它的事跡是有錄像記載的。貝蒂是傳統的懷疑論者(不相信動物智慧的人)最恐怖的惡夢,使對動物的認知研究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貝蒂在英國牛津大學“行為生態學研究所”的實驗室住著。阿利克斯?凱瑟尼克教授帶領一群科學家研究動物使用工具的行為。他們設計了一組試驗,給貝蒂和其他一隻年紀稍大一點、霸道的烏鴉阿貝爾一些工具,看它們能否根據情形選擇合適的工具。新喀裏多尼亞烏鴉十分喜歡使用工具,常常利用樹葉、樹枝和羽毛來捕食獵物。在試驗中,研究人員在一個小桶裏放一塊肉,把它放進一個管道,然後把給兩根金屬絲貝蒂和阿貝爾,一根直的,一根有鉤,看它們會選哪一根來鉤小木桶的把手。兩隻烏鴉馬上就知道有鉤的那根是最好的工具——對烏鴉來說,這簡直就是小兒科。在試驗中,身體要大一點、占據主導地位的阿貝爾把貝蒂的鉤子偷走了。但是貝蒂毫不猶豫,用嘴銜起那根直的金屬絲,將一端插入實驗室桌子的縫裏,用嘴把它弄彎,成為跟阿貝爾拿走的那根一模一樣的鉤子,接著用這根鉤子去鉤小桶的把手,取出其中的肉。
凱瑟尼克說,貝蒂自發性地使用人造的東西,表明動物是有智慧的,善於解決問題,這是到今天為止最令人稱奇的例子了,超過了能夠製造工具的野生黑猩猩,它們將稻草或樹枝伸進螞蟻窩覓食。黑猩猩還會用石頭把堅硬的棕櫚樹堅果砸爛。但是,除了人類,隻有貝蒂在沒有先例的情況下,用一個人造的物體做成自己需要的工具。凱瑟尼克說,他沒有進行實驗看阿貝爾能否會像貝蒂那樣做,因為年紀大一點的烏鴉的思維體係是不同的——它們往往是等年紀小的烏鴉找到食物後,再把它們的食物奪過來。
貝蒂的表現說明,它完全清楚那個鉤子的用途,並且能夠回憶起被偷走的那根鉤子的樣子,然後把一根一模一樣的新鉤子製造出來。科羅拉多大學鮑得爾分校的科學家馬克·貝科夫,動物遊戲行為和情感研究方麵的權威,專門研究郊狼的行為,他稱這“可能是動物思維研究領域裏最有意義的一次試驗”。
渡鴉和獅子的故事表明,有些野生動物能夠確定一個目標,並按一定的計劃去實現這個目標。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爭論得較多的是動物交流的行為是不是有意識的。貝蒂的行為很明顯是有目的的,也說明那隻邪惡的渡鴉在不厭其煩地朝獅子大叫的時候,是明白自己在幹什麼的。一個故事不足以解釋問題,但是也有其他例子表明,兩種不同的動物會合作,進行有目的的活動和有意識的交流。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一種被稱為蜂蜜向導的鳥,為了分享蜂蜜,它們將另外動物或人引向蜂窩。這種鳥也叫黑脖向導,在非洲和南美洲的雨林裏棲息著,它是啄木鳥和巨嘴鳥的親戚,也是鳥類中名符其實的心計大師,特別愛吃蜂蜜和幼蜂。這種不起眼的鳥兒,身體非常小,隻有小雲雀般大,自己是不能打破蜂巢吃到蜂蜜的。
對這種鳥的行為最早的記錄是1777年在南非旅遊的一個英國人。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但是在曆史上,一定是有一隻特別聰明的黑脖向導,見到身材矮小的俾格米人(Pygmy)和一種稱之為蜜獾的動物正在分享美食,並且能夠打開蜂巢。這隻愛吃蜂蜜的鳥兒,或許已經在蜂窩周圍徘徊很久了。忽然有一天,俾格米人或者蜜獾來了,打開了蜂巢。動物有很強的本領把一種行為和獲得食物聯係起來。一種成功的新的行為,無論是偶然的還是有意的,通常都會迅速傳播開來。
20世紀30年代,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國的藍山雀的故事。那個時候,牛奶是在清晨送到人們手裏的,奶瓶上蓋著薄紙板。由於牛奶還沒經處理,油脂就會分離出來,浮到上麵。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詹姆斯?古爾德觀察到,藍山雀常常搞突然襲擊,把樹皮剝去,捕食昆蟲。喂養的藍山雀也會如此對待牆紙。這種能力是天生的。一天清晨,一隻藍山雀很可能剛好停在一隻奶瓶上,並把奶瓶的蓋子掀開,條件反射似地,就像刮卡中獎一樣,將上麵的油脂吃掉了。鳥兒看見另一隻鳥兒有了吃的,立即就會衝進來一起分享,這又會引來更多的鳥兒。(相似的情形也發生在我上班的辦公室,同事們一旦發現有人在辦公室裏吃生日蛋糕,立刻就會湧進來一起吃。)人們開始打報告給牛奶公司,說他們的牛奶瓶蓋子被打開,牛奶油脂也沒了。開始時,隻是一個地方有人這樣說,之後擴大到整個地區,甚至整個英國。在相當短的時間裏,成千上萬隻藍山雀都參與了偷吃牛奶的行動。牛奶公司隻好把蓋子換成錫箔的,但是依舊阻止不了藍山雀。英國的牛奶公司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才設計出藍山雀奈何不了的紙板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