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溝通帶來卓越的人生,而卓越的溝通則是由卓越的口才而來。把溝通當作基石,用好口才把基石相疊,搭建成功的天路。抓住關鍵,看準對象,開動腦筋,把話說到對方的心裏麵,你就是最受歡迎的那個人。從此你的溝通會更加順暢,你的合作會更加的緊密,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1.溝通是成功的基石
我們生活在群體之中,不管到什麼時候,都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已經滲透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角落。不善溝通或溝通無效是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和困擾。
在工作中,如果你不能和同事、下屬進行適宜的溝通,那麼你們之間就容易產生隔閡,工作就不能順暢開展;如果你不能和上司進行良好的溝通,那麼上司就可能對你產生偏見,就會影響你的前途;如果你不能和客戶進行良好的溝通,你的工作就不會有成效。
同樣的道理,在生活中,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加幸福、美滿。反之,如果我們不能和家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家庭生活就不會和諧快樂。
溝通使我們了解對方的想法,相對應的做出恰當的回應,使彼此之間的利益達成一致,融洽交際氛圍。如果溝通不暢,就如血管栓塞,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國春秋時期,就有晏嬰與齊景公進行有效溝通,設計除掉公孫無忌、田開疆、古冶子三名勇士的典故。
春秋時期,齊國有公孫無忌、田開疆、古冶子三名勇士,他們皆有敵萬人之勇,立下許多功勞。但這三個勇士自恃功勞過人,非常傲慢狂妄,別說一般大臣,就連國君也敢頂撞。
當時晏嬰在齊國為相,對這三位很是擔心。因為他們勇武過人,但沒什麼頭腦,對國君也不夠忠誠,萬一受人利用教唆,則必成大患。晏嬰與齊景公商議,決定設計除掉這三人。
一日魯昭公來訪,齊景公設宴招待,晏嬰獻上一盤新摘的、鮮美的大桃子。宴畢,還剩下兩隻桃子,齊景公決定將兩隻桃子賞給臣子,誰功勞大就給誰。當然,這就是晏嬰的計謀。
若論功勞,自然是三勇士最大,但桃子隻有兩個,怎麼辦?三人各擺功勞,互不相讓,都要爭這份榮譽,其中兩個先動起手來,一個失手殺死另一人後,自覺對不住朋友,自殺而亡,剩下的一位見鬧成這個樣子,三人為了兩隻桃子而死去兩個,不願獨活,也當場自殺。
這樣,齊景公就去掉了心頭大患,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二桃殺三士”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人一旦失去了溝通,就會被人利用,就會做出衝動的事情,這個血淋淋的實例不但說明了衝動的殺傷力,更重要地說明了缺少溝通的危害性。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橋梁,通過這個橋梁人們傳達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的意願。所以溝通是相當重要的。生活中沒有溝通,就沒有和諧;事業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成功;工作中沒有溝通,就沒有機會。
章偉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之後,應聘到一家外資企業做電子營銷工作。由於他的專業知識紮實,不久便被提拔為業務經理。
因為公司的老總去美國考察,一些事務暫由他負責,期間他要接待一些來自韓國的客戶。那些客戶準備與他們公司合作開發一種新產品,如果合作成功,就會為自己的公司帶來不菲的利益,因此公司作了高規格的接待。在酒店裏章偉代表公司為韓國客戶接風洗塵,但是由於章偉不懂韓語,再加上跟隨的翻譯對那些客戶也沒有做過多的引薦,韓偉在整個過程中說話很少,與對方的溝通基本上就那麼兩句。
午宴的過程中,韓國客戶問了一些與工作無關的話,旨在通過這樣的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和感情。但是,章偉隻是勉勉強強地回應了幾句,並不願意與對方多講幾句話,整個午宴在乏味與沉悶中結束了。
結果是,韓國客戶取消了此次合作計劃。因為他們非常不滿意韓偉的態度,覺得從與他的簡單交流中,感覺不到其合作誠意。事後,章偉雖然沒有被公司辭退,但被免除了經理的職務。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韓偉那蹩腳的溝通能力所導致的。
縱觀這一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溝通的決定性作用。章偉正是因為缺乏良好的溝通能力,沒能架起成功的橋梁而錯失合作良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是的,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一個人生存必須具備的能力,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維係好人際關係,拓展我們的視野;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讓我們及時了解一些信息和動態,可以促進我們開啟成功之門。
溝通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其重要性甚至超出了個人的能力。著名的作家蕭伯納曾經說過,“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後,我們每人仍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那麼彼此交換後,我們每個人都有兩種思想。甚至,兩種思想發生碰撞,還可以產生出兩種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任何人的知識、技能、直接經驗都是有限的。隻有憑借溝通來獲得別人的寶貴經驗,才能擴展自己的視野,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世界。
“溝通是個無底洞”管理大師湯姆?彼德斯說,“人類的本性就是這樣,為了使溝通更有禮節一點,時間更短一點,你必須努力與別人反複溝通。”溝通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溝通卻是萬萬不能的。
2.好口才是溝通的基礎
西方有位哲人說過:“世間有一種成就可以使人迅速完成偉業,並且獲得世人的認識、讚同,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興奮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語言溝通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口才。語言溝通是我們日常溝通的主要方式,口才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下麵那我們就來看看口才到底有什麼妙用。
通觀古今中外,凡是那些成就大事有作為的人,都會把口才作為必備的修養之一。如“完璧歸趙”的藺相如,人們所悉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美國總統林肯等等無一不具備出類拔萃的口才。會說話在當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正起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口才對於個人的重要性也已經被全社會所認同。
良好的談吐可以助一個人成就一番事業,蹩腳的談吐可以令一個人萬劫不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口若懸河,有些人期期艾艾、不知所雲;有些人談吐雋永、滿座生風,有些人語言幹癟、意興闌珊;有些人唇槍舌劍、妙語連珠,有些人反應遲鈍、言不及義……人們的口才能力有大小之分,說話的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別的。
在古代,2000多年前馬其頓國王率領軍隊遠征印度,時值盛夏,將士們口幹舌燥。國王無奈便派人四處找水,但隻找來了一杯水。國王便高舉水杯,對將士們喊道:“現在已經找到了一杯水,有水就有水源,為了找到水源,前進吧!”說完便將那杯珍貴的水倒在地上。而將士們因為受到了國王話的鼓舞,群情激奮,頑強地衝向前線,奪取了戰爭的勝利。
優秀的口才可以帶給我們愉悅和歡暢,幫助我們增加知識和修養,激發我們的創造力;也可以融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和事業中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意見,闡明自己的主張,展示我們卓越不凡的辦事能力。
中國開國總理周恩來在風雲變幻的國際政治生活中善於辭令,口才橫溢,不僅長了中國人民的誌氣,也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二戰時金融家薩克斯通過說服美國總統羅斯福盡快研製生產原子彈,為盡快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奠定了重要基礎。
與之相反,一句話也可能會帶來或輕或重的不良影響甚至造成難以挽回的不利局麵。
三國時期,呂布被曹操擒獲。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便向曹操投降,並保證自己以後盡忠於他,曹操愛將心切也有心將其收服。深謀遠慮的劉備為了阻止曹操的勢力進一步擴大,便對曹操說:“你忘了丁建陽與董卓的事了嗎?”曹操頓時涼透了心。因為呂布的幹爹丁建陽與董卓都死於呂布這個義子之手。於是,曹操痛下狠心處死了呂布。劉備一句急中生智的話就要了呂布的命。
口才可以決定一個人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因為,在實際交際環境中,當眾說話水平高,能說會道,才能正確地領悟上級的意圖並恰當地表達出來。隻有通過講話讓領導、同事、群眾更深層次地了解你,才能讓大家信任你,才有機會被提拔到更高的職位,勝任更重要的工作,也才有施展才華、事業成功的機會。
如同美國人類行為科學研究者湯姆士所指:“說話的能力是成名的捷徑。它能使人顯赫,鶴立雞群。能言善辯的人,往往使人尊敬,受人愛戴,得人擁護。它使一個人的才學充分拓展,熠熠生輝,事半功倍,業績卓著。”他甚至斷言:“發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跡,一半是由口才創造的。”
現實生活中的確如此。我們經常會看到或聽到,一項事業的成敗,常會在一次談話中獲得效果。如果人出言不慎,那麼,他就不可能獲得他人的共鳴,也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合作與幫助。無數成功者的事實都表明,敢於當眾講話,善於說話是成功事業的催化劑,並直接關係到事業的成敗。
1983年元旦,英國女王為多年給首相撒切爾夫人擔任顧問的戈登?裏斯授以爵位。其主要功績就有:有效地提高了撒切爾夫人的演說能力和應答記者提問的能力;為撒切爾夫人撰寫了深得人心的演講稿……。一句話,為英國塑造了一位嶄新的“風姿綽約、雍容而又不過度華貴、談吐優雅和待人親切自然的女首相形象”。
當今社會,無不把當眾說話的水平作為衡量優秀人才的重要尺度,每個公司、企業招聘各類人才,也都要進行口試。在日本,各大公司的規定都反映了如下的事實:說話與事業的關係極為密切,它是勝任本職工作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因為,精明的日本人深知,知識就是財富,口才就是資本。
隨著經濟的日益繁榮和發展,人們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離群家居”已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信息的千變萬化,迫使一定範圍裏的人們更多、更廣泛、更及時地與其他領域的人們交流意見、互通情報,演講、協商、談判、辯論、推銷等都需要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讓別人樂於接受。在當今社會,口才已成為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及事業優劣成敗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3. 能說會道練出來
口才是一個人學識、才幹和智慧的重要標誌。一流的口才,可以讓我們的表達更清晰,可以讓我們的話語更動聽,可以讓我們的說理更有力,可以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融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副好口才。但好口才不是天生的,能說會道、口若懸河的好口才是從生活中培養出來的。隻要你多聽多說,勤學苦練,同樣可以在任何場合,麵對任何人,做到從容不迫地說,瀟灑自如地說。
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口才的培養和提高不免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喧嘩與躁動,誘惑與挫折,問題與困惑。所以,在鍛煉自己口才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掌握一些切實可行的道理和方法,以求自己少走一些彎路,少做一些無用功。
要想有良好的口才,首先是正確的發音,對於每個字,都必須發音清楚。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收音機廣播等;這些均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在說話的時候,對於每一句子要明白易懂,避免用艱澀詞彙。別以為說話時用語艱深,就是自己有學問,有魄力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而且弄巧成拙,還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以為是在故弄玄虛。當然,良好的說話,應該是用大方。熟練的語句,而且有豐富的詞彙,可以應付說話的需要,使內容多彩多姿,扣人心弦。
說話的速度是不宜大快亦不宜太慢的,說話太快使聽的人不易應付,而且自己也容易疲倦,有些人以為說話快些,可以節省時間,其實說話的目的,是使對方領悟你的意思。此外,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不能確切把握話中的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麵既浪費時間,另一方麵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
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訣竅,我們必須看清這種巧妙的方法,然後才能獲得成就。在說話的時候要認清對方,顧慮別人的反感,坦白率直,細心謹慎。宜常常談話,但每次不可大長,說話的時候不可唯我獨尊。因為我們說話的目的是說明一些事情,使人發生興趣。所以要清晰!要明白!
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並非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的,證明你說話缺乏熱誠,不負責任。至於說話象放連珠炮,那隻有使人厭煩,因為你一開口,別人就沒有機會啟齒了。
要想在現在社交中獲得成功,除了自身的知識、修養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健談能力,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觀點以及自我宣傳和把自己的觀點“兜售”給對方的能力。社交口才不是天生的,在實踐中磨練口才,用意誌作為成功基石,以汗水澆灌成功的花朵,勤奮苦練加巧練,你就一定能成功。
古希臘演說家德謨斯蒂尼斯,為矯正口吃,就口含鵝卵石練演說。為了防止別人引誘他走出房門,竟把自己的頭發剃去一半,弄成半陰半陽的“鴛鴦頭”,這種醜相將他束縛在書房裏,潛心苦練口才。英國的謝德演講之初,常受到他人的譏諷,他卻不灰心,每天苦練不輟,終於成了口齒伶俐、心機靈敏的著名演講家。美國政治家林肯,年輕時常常安徒步三十英裏,到法院聽律師的辯護,看他們如何論辯,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一邊模仿。他聽到那些雲遊八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他曾對著樹、樹樁、成行的玉米練習口才。出任總統後,他為了作好那個隻有六百多字的著名的格提斯堡烈士安葬演說,就經過了十五天的精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