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說你,傻子都能看得出來當時大局已定,仗打贏了,滅北胡殺博爾大石,潑天一般的功勞……你說說你這個不著調的玩意兒,你就算在戰場站著什麼都不幹,等到塵埃落定之時都少不了一個總攬全局指揮的功勞,非得弄上一出什麼拋下戰局跑到城裏來抱老婆,好端端的王爺成了護國公……”
蕭家的內院私房裏,蕭老夫人嘮嘮叨叨地在飯桌上數落著兒子,一提起蕭洛辰提前進城這件事,她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滅北胡者可封王,這是開國太祖皇帝立下的遺願,從前朝到如今,數百年的北疆烽火終於熄滅,可是立下天大功勳的蕭洛辰拋下部隊提前進城的事情卻終究鬧出點手尾。
一等護國公加太子太保銜,位列天下封爵之人位前,遇天子並及皇家血脈概不行禮,見官大三級,這是他最後獲得的封賞。
“娘——!瞧您說的,我這樣的人要是真封了王,誰在那位子上不得睡不好覺啊……”蕭洛辰伸手指了指天上,卻是笑嘻嘻地夾了一塊燉得軟爛的雞肉放到母親碗裏,他依舊是沒有學會炒肉,不過自從發現燉肉雖然耗時頗長但是不用考慮油溫的問題後,就堅定地宣稱自己成為了燉菜的忠實愛好者。結果今天這一桌子燉五花肉、燉排骨、燉老母雞……居然還有一份燉甲魚,這是給媳婦補奶的。
“婆婆……夫君他也是為了我,那天要不是他在我身邊,我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從那難產的時候挺過來……”安清悠喝了一口甲魚湯,輕聲細語地幫自己的丈夫說著話兒,“再說咱們蕭家到底還是出了一個王爺唄!還是世襲罔替的,大哥那人亦是個有本事的,為人又方正愚忠,由他來領這份差事最合適不過,朝廷也放心不是?”
那一場差點讓大梁天下傾覆的京師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安清悠的健康也漸漸複原了個七七八八,經過穿越的身體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真的很難講,如今已是太醫院院正的司馬太醫曾經親自登門,仔細幫她做了一番檢查之後卻是連呼奇跡。
難產加上虎狼藥,竟然沒有給安清悠留下一星半點的後遺症。眼下出了月子,卻是精神起色反倒健旺,一張俏臉白裏透紅,更添嬌豔動人。
“你這孩子啊,就知道護著男人……咳咳……當初他要不是那麼胡鬧,弄不好咱們蕭家能出兩個王爺信不信?你們兩口子老是這麼沒出息下去,可怎麼得了呦!”
蕭老夫人無奈地看了這對兒子媳婦一眼,輕輕地咳嗽了兩聲依舊是那副不滿意的樣子,她的老病終究是沒好利索,可是比之當初的動不動昏倒吐血,卻是不可同日而語。
據說,老太太娘家在往上追溯幾代,卻是有一個古怪的現象,她的父親祖父曾祖父,一個個到年紀大時都是身體不好的藥罐子,就這麼病病歪歪時好時壞,卻又是一個個地長壽得很!最牛的是蕭老夫人的曾曾祖父,人過五十就開始天天鬧心口疼,卻居然活了一百零四歲。
“婆婆您當心,這天馬上轉涼了,該保養的地方還是要多注意點兒才是!”安清悠輕輕地幫老太太拍了拍後背,類似蕭老夫人家族的體質在另一個時空裏也是屢見不鮮,但即使以那個時空裏的科技發達程度,對人體的很多問題仍舊隻是在探索階段,這事兒還真就解釋不清楚。
不過說小兩口沒出息……這話兒也就當老太太的嘮叨罷了,如今滿天下誰敢說蕭洛辰沒出息?誰會說安清悠沒出息?倒是如今蕭家長子蕭洛堂還算是沾了這個弟弟的光,已故大將軍蕭正綱被追認為武勳親王,世襲罔替。
蕭洛辰堅持不肯襲爵承宗之下,隻能由蕭洛堂這個長子長房繼任王爵。如今蕭洛堂蕭親王已經帶著兵馬重返北疆,不過這北疆的定義卻與當年大大的不同。
北胡已經被徹底的打殘了打垮了,大梁朝廷老實不客氣地把大漠以南所有水草肥美的地方收歸治下,開疆擴土之際,蕭洛堂帶著大軍開上去不過是穩定當地局麵,另外就是幫著派過去的大小官員們開衙設府,朝廷已經著手從江南、湖廣、川中、兩廣等地向新征服地區大規模移民,以漢文化的融合力,用不了幾十年,這些地方被同化幾乎是一定的。
“大姐!大姐……”一陣咋呼聲遠遠傳來,以蕭家如今的地位威勢,敢跑到這裏來大呼小叫的除了安子良安二少爺還有誰?
挑開門簾子,安子良登時樂了:“我剛好沒吃飯呢,到姐姐姐夫這裏混個飯轍……姐夫的手藝又見長了!”
“你這個不著調的……什麼時候才能不這麼整天咋咋呼呼!”安清悠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訓斥著弟弟,手上卻不慢,丫鬟剛剛添上了一副碗筷,一塊燉排骨已經夾到了弟弟碗裏。
“沒事兒沒事兒,二胖這孩子我看著就喜歡,實在。和那些裝模作樣的文官兒就是不一樣!”
蕭老夫人對於安子良的做派倒是毫不介意,如今青年一代冒了頭的官員裏,她就看著安子良順眼,笑吟吟地看著他甩開腮幫子啃排骨,這小子一身肥肉現在越來越有像他師父劉忠全劉大人那趨勢發展,胃口卻是越來越好。
老太太瞅著他樂了半天,居然還加了一句:“你們瞧瞧子良,多知道上進!哪像五兒你這個沒出息的……”
安子良現在是絕對的上進,當初在城門口打昏太子牧而自己陪蕭洛堂留下禦敵的事情,反倒讓那位太子殿下深感其忠勇可嘉。
事後太子牧也履行了自己的諾言,真的把安子良和蕭洛堂當兄弟看,賜同進士出身,並領江南各路鹽漕航轉運使行銜待務實職,封缺即補的超級肥差事不說。二十歲不到官服上就有了三品朝廷命官的孔雀補子,三十歲之前很可能就是大梁開國以來最年輕的一省巡撫。
很多人已經把他視為朝中最有前途的年輕官員,外麵傳言,安家的二少爺很有可能走他老師劉大人的路線,一路地方督撫的方式升上去,將來出將入相亦未可知,真正的前途無量。
“二爺我就是不去科舉,也絕對不是慫人!”
安子良如今經常掛在嘴邊上的就是這句話,不過這也得分在哪,在他那位如今已是內閣大學士的祖父大人麵前自然不敢說,在安家第二代裏繼承傳統如今也成了左都禦使掌管監察院的老爹安德佑麵前亦是不敢說。放到蕭家……
“老太太呦,您這不是明著打我的臉麼?我姐姐姐夫沒出息?他們都沒出息天下人還有幾個能活的?”安子良小眼睛眨巴眨巴地連聲叫苦,卻是向著一邊的小兩口遞了個狡猾的神色,其實他早就看明白了,蕭老夫人整天把親兒子沒出息掛在嘴邊,這種嘮叨其實是顯擺呢!
不過老小孩兒老小孩兒,安清悠也好蕭洛辰也罷,這麼久誰都沒說破,安子良又怎麼會犯傻?當然是陪姐姐姐夫一起哄著老太太心裏暗爽罷了。啃得幾口排骨,忽然一抬頭道:“對了,今兒個姐姐姐夫有朋友,我一起帶來了,大夥一塊兒吃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