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星衢七星(上)(2 / 3)

當初轉業後,二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一個隨大哥一起隱姓埋名打入毒品走私集團,一下卻回到家鄉投身商海。有一回他酒後對我說起了自己的發跡史,這個聞名世界的南華市當年隻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南華村。以前漁民們下海打漁,窮得穿不起褲子,後來卻不打漁了,全部改行做起了走私,一本萬利呀。其實我也是靠走私起家的,雇幾個人,弄幾條船,手表,服裝,手機,電器,汽車,什麼都做過,哈哈,當年還送過幾部手機給建華呢。不過呢,這種事政府遲早會整頓的,看看差不多了就得洗手,幸好我當過兵,到陸軍學院學習過,比老鄉們多點文化。你看那些沒洗手的不是都被關監獄裏去了嗎?我可沒那麼笨!

後來嘛,深圳有了股票,咱就跟朋友們一塊兒炒,深發展、寶安、萬科等幾個老八股都炒過,哪個熱門炒哪個,幾千萬就是這麼稀裏糊塗地炒出來了。後來國家全麵開放股票市場,嗬嗬,從此全民炒股,朋友們高興壞了,說這回發大財的機會來了,於是把所有的資金全投進去,有些膽大的還向銀行、地下錢莊借錢。可是我卻收手了,沽清了戶頭上的全部股票,大家都笑我傻蛋,你沒看到十三億人民都在炒?連香港的老太太也進場來炒。他們不明白盛極必衰的道理,擊鼓傳花,最後一個必倒大黴。

知道這時候我幹嘛去了?買地。

別不相信,幾年前政府大手筆開發星漢街,計劃建設成華南第一金街,招商引資,二十萬一畝掛出來居然還沒人要,現在上千一畝你都買不到。不是大家傻,也不是沒錢,而是害怕以後土地被政府沒收回去,重演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的一幕,十幾個香港財團來此轉了一圈,興趣很大,卻遲遲不敢下手,就是擔心這個。於是,市長對我說,“小傅啊,要不你帶個頭,先買下一塊來,幫我們打個廣告,不然港商們對開放政策沒有信心,價錢嘛,好商量,或者我讓銀行給你抵押貸款……”盛唐大酒店這塊地就是那時買下的,你大哥有眼光吧!

嗬嗬,當政策有空子時趕緊鑽,適時收手;

當政策有優惠時,先人一步,占盡天時;

當大家都蜂湧時,你反而得考慮如何保住既得利益了。

傅盛梁,一個典型的高智商投機商人,皮膚黝黑,五短身材,走在街再平常不過的南方佬,一身意大利名牌手工西裝也遮掩不盡的土財主,我的新老板。

“接著政府為了營造招商引資的大環境,出台了鼓勵民間搞酒店的文件,星級越高越好,完全享受三資企業的優惠政策,所以我建了盛唐,取盛世唐朝之意。可是本人對酒店一竅不通,聘了幾任香港總經理皆不滿意,這下可好,你就當我的助理吧。”他給我的見麵禮是總經理助理,業主代表,一個本人從未幻想過的職位。

盛唐開業不足兩年,加上籌備期兩年,四年之內共經曆了五任總經理,都是清一色的香港人,一來傅老板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二來嘛,在自己發家治富之後也想過把癮,使喚一下趾高氣揚的香港同胞,誰讓他早年偷渡香港不成,被不通情理的條子遣送回來呢?

香港人向來頭腦靈光,總能敏銳地從內地經濟發展的細微動向中捕捉到低成本生財的大好機會,讓自己先富起來。在中國南方興起酒店建設的高潮之時,以香港為注冊地的酒店管理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十萬港幣的注冊資金,三兩個人的空殼公司比比皆是。第一個敲開盛唐之門的正是這樣一家名為亞特蘭蒂斯的香港酒店管理公司。一年的管理費開價五百萬港幣,臨時招募的二十位管理人員工資另計,粗略一算,一年白白交給他們的錢大約有兩千萬,向來聰明的傅老板卻頭腦發熱,簽定合同時居然連帳都沒算清楚就畫了押。

沒關係,一來開業後免稅三年,二來當地高星級酒店緊缺,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他不斷地給自己的衝動找理由。退一萬步說,自己發家的全部錢財都是白撿來的,虧了算是回報社會。

可別人卻不這樣想,上了賊船沒那麼容易下來。

跟江大和麗日一樣,盛唐籌備時也麵臨大量物資需從境外采購的狀況,不但如此,連酒店的設計也需要外國的酒店設計公司操刀,我們的國家太落後了啊!自然這些辛苦工作落在了管理公司身上,香港人也有些能耐,向全球五大設計師事務所發標。當幾十個洋人圍著傅盛梁嘰嘰呱呱的時候,他忽然生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來,想不到咱中國人也有今天啦!真該感謝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