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難得明白(1 / 3)

“林總總是出人意表,上回選總秘,Tina本來排在第五,偏讓您看中。陳桂蓉本是排在第三的,論條件應是略勝一籌,我還以為您打算換人了。”崔潔芸悻悻道,向我提出了一個無理的問題,“其實我一直很好奇,林總選人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能否給我交個底?”

來了,直接了當地摸我的底牌,我點上煙,道,“這個嘛,怎麼說呢?通過麵試和背景調查的篩選排序本是人力資源部最常用的方法,一個關鍵崗位通常會提供三至五個人選,方法自然不錯。不過呢,在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我喜歡憑現場的感覺而定,考察候選人在麵臨壓力下的臨場發揮,人力資源部的意見僅作為一個參考。”

“感覺,會不會太虛無了些?”她有些茫然,“您知道有些人特別口才流利,擅長表現,能力卻未見長。我們雇傭一個人最重要的還是他的專業能力和個人品行,通過層層麵試和背景調查這些專業的人才測評工具基本上能看出個究竟。”

“那是你們的專業,我不幹涉。可能力測試通常看不出真正的潛力所在,跟相親差不多。一個人的氣質和談吐卻無法掩飾內心的真實本性。”我解釋道。

“不信測試,難道信相麵嗎?”

“嗬嗬,傅老板喜歡這個,聽說以前的易總也迷信,還索要員工的生辰八字。我卻不是,算了,跟你也說不清楚。”

“可是你怎麼知道陳桂蓉適合做寫字間經理呢?她並沒有這方麵的經曆啊。”

“所以啊,光憑經驗和資曆往往會走入用人的誤區。你沒做過部門經理,我也沒做過總經理,按照你的標準,我們都沒有資格。可是每個人都有第一次啊,判斷這個第一次其實就是看潛力。”

“您覺得我有潛力嗎?做人力資源部經理。”

“你有學曆,有專業,有忠誠,綜合素質高,最重要的是聰明,有悟性。”

“我的前任曾說過,最優秀的HRM應該是做公司之內的第二聰明人,第一是總經理。您認為對嗎?”

“哈哈哈,能說出這話的人已然是公司第一聰明人了,真正的聰明是智慧,甘當第二就是大智慧,強爭第一反而愚不可及了。有意思,這話當著我說可以,千萬別對別人說起,它是拐著彎地罵總經理心胸狹窄,容不得人才啊!”

“每次跟您談話總有收獲,您忙吧,我先告辭了。”

作為人力資源部的第一負責人,崔潔芸具備了一位職業經理人身上幾乎所有的氣質,人力資源是一項細致活,但沉湎於瑣碎卻容易迷失方向,最後淪為一個簡單的辦事部門。振興盛唐的諸般大事不外乎內功與外功,拓展營銷渠道,重新定位,增加產品亮點,吸引客人,算是外功。而為這些舉措配置好方方麵麵的人才卻是內功,沒有得力的幫手可不行。一位稱職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應該能為企業輸送各類人才,實現人崗匹配,而要成為優秀的人力資源部經理還需要有高屋建瓴的眼光,能站在總經理的高度,優化人才結構,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她瘦弱的肩膀扛得這份擔子嗎?

戲劇化的事情發生在下午,我的辦公室成了盛唐最熱鬧的茶館。

午休之後,一茬又一茬的人紛紛前來彙報工作,在秘書董婷那裏排起了長隊,走後門,插隊之事時有發生。

有的是煞有其事,比如工程部經理何國彬抱來了五個樓層的寫字間整體改造方案。“仍是我在上次會議上的意見,先改兩層出來,費用不是問題,大部分的活可以外包。”我對他道。

房務總監戚栩光提出前台接待與收銀合並,既節約人手,又充實員工的技能。我心中早有此意,對他道,“反正他們現在也不忙,正好有機會多學一項專業。香港的五星級酒店早合並了,甚至連餐廳都沒有收銀員,全由服務員來操作,我們卻還生活在原始社會?這樣吧,回去跟他們說,現在酒店不是工資減半發放嗎?合並之後,全額發放。”

行政總廚嶽振華則帶來了一份新菜譜,“這就對了嘛,粵菜做新派才有市場,老是那幾樣大家都膩了。我介紹的黃建波聯係上了嗎?讓他迅速帶一幫川菜廚師過來。黃廚可是川菜大師的首席弟子,一般人請不到的,有他坐陣掌勺,我們盛唐的川菜定會席卷整個珠三角。”

其他的人大多無事生非,保安部經理曹翌送給我一盒極品凍頂烏龍,“林總日理萬機,喝茶能提神醒腦,清肺除煙。”好嘛,把壓箱底的台灣貨都送給老子了,卻之不恭。

送東西的非止他一人,采購部經理傅歆嬋和財務部經理傅盛棟也送,不過他們送的卻是幾份要我簽字的文件。“這些小事,以後讓秘書交給Tina就可以了,不必勞經理大駕。”我客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