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媒體攻勢(1 / 3)

袁方說得沒錯,名譽也是職業經理人不可或缺的光環,能讓了解和不了解你的人一下子生出景仰的目光來。從此你的一句話,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都可能被奉為經典,眾人分明能感覺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從你的身體裏發散出來,走出辦公室,走出酒店,走到南華市大街小巷,如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所有人的大腦。這種奇特的現象有管理大師研究過,他們用一個詞彙來形容,氣場,準確地說是領袖的氣場。

南華市飯店協會會長,我的名片上從此多了一個新頭銜。這是一個鬆散的民間組織,表麵上得服從旅遊局的工作指導,但平時的活動卻大多自彈自唱,自娛自樂,群眾的參與氛圍較濃,屬於本地區較受群眾擁護的非官方組織之一。會長沒什麼工作要做,開會的時候象個首長一樣發發言就完了。協會的日常運作主要由秘書長負責,此君是銀海大酒店總經理楊旭海先生,一位有著多年國有企業曆練的國家幹部,順便提一句,銀海是南華市唯一的國有控股五星級酒店。依托輕紡集團的背景,旗下擁有一家五星,一家四星,一家三星和一家培訓中心,三家星級酒店占據著市區最好的位置,且互為剞角,互為補充,聯手通吃高、中、低檔的團隊客源。培訓中心也選在南華唯一的避暑勝地,荔山南麓,與矮一半的崠山遙遙相望。

“當初鄭會長在位自不必說,人家資格最老。如今他退出曆史舞台了,楊總怎麼不出來接任會長一職?要資曆有資曆,要後台有後台,我搞不懂。”我對袁方發著牢騷,“好歹他也是一廣東人,當個秘書長,為我這個外來小弟服務,委屈了。”

袁方道,“人家是國家幹部,不能太出頭,影響不好。”

我拱手道,“嘿嘿,你可以啊!來中國沒幾年,官場的東西比我還懂得多,學生佩服。”

“這個協會雖是民間組織,但也得接受政府的領導,楊總是黨員,銀海的黨委書記,有他在協會裏把著關,領導們放心。秘書長掌管一切機樞要務,上宣傳國家政策,下溝通基層民意,最重要的崗位,懂嗎?”他說。

“其實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銀海大酒店的經濟實力應該是全市最強的,光輕紡集團的內部消費就是一個讓人羨慕的天文數字,怎麼卻連酒店三強都進不了?您幫我分析分析。”我提了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袁方道,“這個簡單,光看酒店的名字就能猜個五六分,最早建的那家三星級叫銀海賓館,是南華市首家三星級酒店,因為當時大家都習慣叫賓館;後來建的四星叫銀海飯店,因為那時流行叫飯店;到最後建的五星叫銀海大酒店,因為新開業的都叫酒店,而且最好還加一個大字。說起來,銀海的三家酒店還記錄了南華酒店業的發展史呢。與時俱進,緊跟潮流,絕不領先,這種策略守成有餘,進取卻是不足,你不必擔心他們。”

我搔搔頭,“原來中間還有一段曆史,怪不得常聽員工們說起銀賓,銀飯,銀大,三者原來根本不是一回事。在我的腦海裏,銀海就是銀大,沒想過還有銀賓和銀飯,以後麵試可得瞧仔細些,別把三星級的員工當成五星級的了。”

頂著會長的名號,再加上攜一舉擊破倒盛聯盟之威,我在盛唐內的名聲如日中天,眾人跟我說話時不自覺地放低了音量,加入幾分恭敬之情。

首先轉變態度的是以嶽振華、黃海波為代表一幫特聘廚師,盛唐的客房已奠定了江湖老大的地位,一身白衣的廚師們能不心癢癢嗎?

“林總,我們都聽您的,怎麼著也得壓一壓酒樓的囂張氣焰,這口氣憋得太久了。”嶽振華深情地向我告白。

昨天譚亞娟告訴我,市廚師協會改選班子,南灣食府的金大廚力壓嶽振華,當選新一屆會長。“這個位置原是他的,從協會成立的那一天起,一直沒換過。嶽老大也不知少了哪根筋,非要跟香港學民主選舉,按投票數量定輸贏,這不?臉丟大了吧。我看是活該,江山代有人才出,長江後浪推前浪,他要是繼續吃老本,總有一天會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