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媒體攻勢(3 / 3)

他似乎也不生氣,禮貌地與握手楊益凡道別,消失在空曠的大堂外。

初稿是布置給每一位記者的作業,落選的也有一千塊可得,車馬費嘛,無須吝嗇,否則傳出去不好聽。這些個記者,得封住他們的嘴才行。

讓我意外的是,在拜讀完諸多神仙才子的大作後,我發現隻有嚴若冰的稿子最接近我的思路,甚至可以說還大大超越了我預期的震憾力。僅僅一個服務篇就寫得耳目一新,貴賓尊寵,傾情演繹;點滴入微,達人達心。是這個意思,隻稍微文雅了些。

在沒有與我詳細交談的情況下,僅憑一頁通用的提綱就能炮製出一篇宏文,立意之高,提煉之精,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料。悟性,這個人悟性了得,我得馬上約他詳談。

嚴若冰的碼字效率極高,一周之後,計劃的六篇軟文已完成,分為定位篇,產品篇,服務篇,環境篇,團隊篇,創新篇和配套,圖文並貌。

待我逐字讀完後,他輕輕籲了口氣,解釋道,“整個骨架是完全循著林總的大思路,以大開大合,居高臨下之勢開啟南華最頂級餐飲之先河。受林總幾次談話的點撥,我以為酒店餐飲有點象文人帶兵,要打敗武人領導的酒樓,得多費些精巧心思,發揮出整合的優勢,而非依賴個把廚藝高手,幾個鐵杆客戶。”

我點點頭,認同他的觀點,“酒樓的興起大多源於一道或幾道招牌菜的絕活,由幾個廚師拉進幾位投資人而開張,核心競爭力主要在菜品上。此為對手最大之武器,我們不可與之爭鋒。一來酒店規模宏大,單打一行不通,必須全麵開花;二來酒樓菜係江湖味甚重,必須經過改良之後方可引入高檔的酒店,比如選料更精,擺盤更大氣,調料更溫和。若冰先生在南華生活多年,不知是否發現一個現象?因為核心產品過強,導致創新沒有動力,大多數酒樓風光不過三五載而已,或者銷聲匿跡,或者及時自我複製,走品牌輸出之路,生出無數子子孫孫出來,靠數量來彌補單體的不足。

而酒店卻限於規模隻能選擇孤軍奮戰的策略,外取酒樓之招牌菜品和靈活機製,內配以酒店的品牌、硬件和標準化服務,贏得一席之地。”

嚴若冰呷了一口鐵觀音,晗首道,“林總所言極是,一菜興酒樓,拳頭招牌菜是它的生命,市場上活得風光的酒樓大多已有獨家絕活,我們可以模仿跟隨,不必與之為敵。假如酒店能在菜品開發與創新上接近酒樓的水平,它的力量就非常強大了,撰寫六篇文章易,林總要實現它卻不那麼簡單。不過,我對此很有信心,希望看到南華的餐飲市場能升起一顆新星。”

“好了,文章我再細瞧瞧,報社那邊我會讓楊總監去確定版麵,幾天之後南華又將掀起一陣盛唐旋風。見報之後,稿費將打到你的帳上,放心,我不會失言的。”握住他的手,我感覺有一股強悍的力量從虎口傳來,手勁不小啊,嗬嗬。

十二萬,是我答應他的數字,那年月差不多等於出一本比較暢銷的書籍了,為了幾千萬乃至幾個億的收入,值!

“林總是個爽快人,我沒有錯看。”他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淺笑,好似卸下了一付重擔,“不瞞您說,這筆錢正好夠我買一套房子,單位的集資房,按資曆有120平方,積蓄不夠,所以才出來接活。這下好了,能把父母接過來住。”

“咱們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說不定等我們盛唐一炮打紅之後,找你的老板怕是會擠破門檻的。”我揮手與他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