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芝麻開門(1 / 3)

餐飲包房改造工程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在擊破倒盛聯盟一個月後全麵竣工,三十五間唐風包廂齊齊亮相,特聘餐飲顧問周詠權主任是第一位參觀者,“這下如虎添翼了,我們南華的五星級酒店終於有了功能齊全的中餐包房,嗬嗬,說來真是好笑啊!備餐間,傳菜口,衛生間,休息區,台麵集中照明,本來就該如此,卻不知各大酒店為何不舍得配置。我不相信他們不懂,連外麵的三流酒樓都普及了,酒店卻隻有四四方方的房間,一應設施全無,酒店人不是自栩專業第一嗎?在我看來,星級酒店的中餐廳包房竟沒幾個是專業的,每個行當都有最尖端,在餐飲就是零餐,散餐,當然最頂級的宴會,雞尾酒會,分餐宴會也算。喂,林總,菜品準備得怎樣了?”

“早就為您準備好了。”我忙遞給他兩本新菜譜,“這是最新印製的,一本是普通菜譜,一本是招牌菜譜。”

他接過沉重的菜譜,掂了掂份量,撫摸著光亮的紙張,點頭道,“質量嘛沒得說,比政府最新版的招商畫冊還漂亮,不會是送到香港印刷的吧?真是嗎?如此大手筆,隻有你小林有此膽略。這就對了,應按菜品係列編排,突出主題,鮑參刺肚排在最前列,大圖片,小文字,光照片就一定得讓人流口水才行,象大排檔一樣隻羅列菜名和價格的話就沒意思了。你小子確有悟性,上回跟你提過的話可還記得?

做餐飲的境界第一層是征服食客的五官,即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這不並不難,雖然能做到的人不過十之一二;第二層是五官以外的感覺,第六感,即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好似戀愛一般狂熱,達此境界者不過百分之一;真正最難的卻是第三層,憶覺,這個詞是我發明的,回憶中的感覺,菜品也好,其它產品也罷能站住客戶的回憶,比如朱元璋曾吃過的珍珠翡翠白玉湯,你能複製出來而且達到他記憶中的效果,那才叫絕。當然朱皇帝吃的其實是高級潲水,嗬嗬!

跟你說個故事,有一年春節徐書記特鬱悶,當時他還是市長,一位一直關照他的某個省領導因經濟問題提前退休了,感覺前途似有不妙,市長的位置恐怕懸。他沒心情陪家人過節卻來找我聊天,看他一付愁眉苦臉的樣子,我想著得找個法子幫他排解排解,於是靈機一動開車帶他跑到粵北鄉下兜了一圈,那是他當年下鄉插隊的地方,龍興之地。舊地重遊,複又勾起了他的雄心壯誌,回來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半年後市委班子改選,他如願坐上了書記的位置。懂了吧?征服別人的回憶才是最難的,尤其是你瞄準的高端客戶,非憶覺不足以討其歡心。”

徐書記的發家史我是第一次聽到,周詠權的青雲故事大概也是從中沾的光吧,官場需要討好上司,遵循的是蛔蟲理論,與酒店的客戶關係營銷並無二至。

“能把飲食提煉到如此高度的大概隻有周大哥一人而已,比那些理論家說的什麼飲食文化實在多了。小弟天天都在思考您所說的七個‘覺’呢,後兩個層麵暫不敢奢望,有沒有悟性也不敢說,先做到第一層吧。”我收起菜譜,遞給一旁伺候的譚亞嬌,“不過,菜譜雖好,我卻不想真拿出來用,小弟的主意是,三百道菜本身已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一般食客讀之如大海撈針一般,可當著領導和服務員的麵又不好說不懂,隻得硬著頭皮胡點一氣,沒預算的什麼貴點什麼,有預算的想辦法湊足菜金了事。如此這般點下來,一桌宴席要麼沒有主題,要麼主題過多,反而失去重點,結果是好吃的不好吃的塞了一肚子,臨走時卻一點感覺沒有。酒店得有專人協助他們。”

垂拱廳位於大明宮包房區中央,是兩大圓形包房之一,向外挑出的玻璃內陽台上遍植熱帶植物,恰似東風夜放花千樹,特別適合高端政務宴請,我們走了一圈,在此歇腳,服務員送上茶水毛巾。周主任坐在沙發上品了一口鐵觀音,悠然道,“你剛才說的不錯,由專業的點菜師替客人點菜,是吧?這個理念並不新鮮,外麵的酒樓也有。看你的表情,一猜便知道,又有什麼新花樣?新瓶裝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