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的特性決定了欺詐的必然性,競爭使得我們不得不謹慎行事,競爭也使得我們每個人必須以自我為中心,必須永遠走在同伴的前麵,否則優勝劣汰的法則便不會饒恕我們。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朋友應該提防呢?
《莊子》中指出:“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就是說,因利害關係相結合的人,在遭遇困難逆境時,很容易背棄對方。與此相反,“以天屬者,迫窮禍忠害相收”。而那些建立在彼此極為信賴關係基礎上的朋友關係即令在逆境中,也會經得起考驗,彼此相互幫助,同舟共濟,患難與共。
因為利害關係結合的朋友,早晚會中斷。在商業關係中,許多朋友隻是生意場上的朋友,因此,當你飛黃騰達時,這些人就會趨之若鶩,來奉承你,沾你的光。而當你一旦失勢,這些人便會對你避而遠之,另攀高枝了。這種事在官場和生意場上都很常見。
生活中的朋友也是如此。有些人交朋友隻知道利用別人,而自己卻很少為別人做事情。這種朋友關係,很難維持長久。因此,交友時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那些有利害關係的朋友,交往時更要小心謹慎,保持距離。
欺詐有很多種,其中有:
【1】利用人性的弱點,以利誘人。人是逐利的動物,無論大利小利他都不會放棄的,當然他也會考慮自己的成本和風險。但更多的情況下,他是不怕風險而敢於鋌而走險的。而這時,你最好的辦法就是予利而誘之。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給予都不是白白付出的,以利誘人,比較常見而且也易成功。
【2】聲東擊西,製造假象。這種方法就是要在對方信息頗為迷惑之時,故意發布一些讓對方上當的信息,當然這些信息對敵人來說可能得之不易或認為準確可靠而極其有用,所以才運用它。要做到假做真時亦假的境界,這樣假象也便被認為真的了。
【3】詐死和裝敗也是很好的戰術。若詐得像,裝得真,則可以認清對方的判斷,製造對方判斷的負擔,並使其做出錯誤的判斷而踏入陷阱。助長對方的驕氣,使其鬆弛警戒;而你則趁此尋求生的契機;另外還可以解除對方對你的壓力,因為他巴不得解下心頭的重擔,你的詐死裝敗也正好製造了他們心理上的借口。
做個守口如瓶的智者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不想為人所知的一麵,因此,不管是自己內心深處的事情還是別人的秘密,都應采取慎重的態度,而不能輕易告訴別人。
一般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肚子裏擱不住心事,有一點喜怒哀樂之事,就總想找人談談;更有甚者,不分時間、場合、對象,見什麼人都把心事說出來。
當然科學的說法應當是,人若有心事,應該說出來,才不會在心內鬱積,悶出病來,但也不能“隨便”說。
處理心事要慎重,因為心事的傾吐會泄露一個人的脆弱麵,這脆弱麵容易讓人改變對你的印象,雖然有的人欣賞你“人性”的一麵,但有的人卻會因此而下意識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脆弱麵被別人掌握住,會形成他日爭鬥時你的致命傷,這一點不一定會發生,但你必須預防。
有些心事帶有危險性與機密性,例如你在工作上承擔的壓力與牢騷,你對某人的不滿與批評,當你快樂地傾吐這些心事時,有可能他日被人拿來當成對付你的武器,到那個時候你是怎麼死的,連自己都不知道。
心事不可隨便說出來,哪怕對好朋友也是如此,你要對自己負責,你要說的心事要有所篩選,因為你目前的“好”朋友未必也是你未來的“好”朋友,這一點你必須了解。
然而,閉緊心扉,心事“滴水不漏”也不是好事,因為這樣你就成為一個城府深、心機沉、不可捉摸與親近的人了。如果你本就是這樣的人,那無太大關係,如果不是,給了別人這種印象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偶爾也要說說無關緊要的“心事”給你周圍的人聽,以降低他們對你的揣測與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