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和意識,是個體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自我懷疑和否定。它的產生,往往並非知識上的淺薄,而是感覺上的錯誤所致。究其根源就是人們不喜歡用現實的標準和尺度來衡量自己,而導致自己對自己的誤解。對不現實的理想過分地向往也導致自卑,這種向往大多脫離實際,隻會滋生更多的煩惱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消沉。自卑是人生成功之大敵。生活中,多少人為自卑而深深苦惱,而又有多少人為尋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尋覓。
激勵大師拿破侖·希爾曾說:“有方向感的信心,可令我們每一個意念都充滿力量。當你有強大的自信去推動你的成功車輪時,你就能平步青雲,無止境地攀上成功之嶺。”
沒有自信的人始終會活在自卑的陰影裏。自卑,是一種唯恐被輕視和排斥的恐懼心理,它壓抑了人們親近他人的欲望,使人不能輕鬆自如地與他人交往,羞於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自己。
生活似一麵鏡子,自信的人看到的永遠是笑臉,自卑的人看到的永遠是愁容。
自卑屬於性格上的缺陷。它不僅表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而且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職業生活中。自卑感的產生是後天形成的。從客觀上講,由於曆史和現實的階層差異以及財產懸殊等觀念的影響,有時會形成一種社會地位的差異;或者由於某種心理特點和生理缺陷,使得人們不能自主地按個人意願去選擇生活方式,從而產生了一些不應有的心理負擔。從主觀上看,則是由於個人的心理偏差。
紅梅是個害羞的女孩,總覺得自己不討男孩子喜歡,因此有一點自卑。一天,她在商店裏看到一支漂亮的發卡,當她戴起它的時候,店裏的顧客都說漂亮。於是她非常高興地買下發卡,並戴著它去學校。接著奇妙的事發生了,許多平日不太跟她打招呼的同學,紛紛來跟她接近,男孩子也約她出去玩,更有不少人向她表示好感,原本死板的她,似乎一下子變得開朗、活潑了許多。
紅梅心想,都是因為我戴了奇妙的發卡。隨即她想到店裏似乎還有很多其他樣式的發卡,都應當買來試試。於是放學後,紅梅立刻跑到那個商店。豈知她才進店門,老板就笑嘻嘻地對她說:“我就知道你會回來拿你的發卡。早上你付完款,忘了戴了。”紅梅這才發現其實自己的頭上根本就沒有戴什麼神奇的發卡。自信和自尊並非源於有形的東西,而是建築於我們的內心。
自卑感有時是由於在自我表現過程中的挫敗感造成的。所以,要學會適當表現自己,不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己比較有把握的事情,有意識地要求自己參加一些社會活動,適時展現自己的長處。這樣你的自信就會一點點地樹立起來。
你的內心充滿著自信,你的整個人也都會顯得容光煥發,開朗自信了。
自卑自賤並不是不可戰勝的,許多人正是因為戰勝了它,才取得了成功。
愛迪生曾經說:“如果我們做出所有自己能做的事,那麼,毫無疑問我們會使自己大吃一驚。”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幹所有自己能做的事情,是表現自我才能的最好途徑。你甚至會驚奇地發現拿破侖、林肯未必能做好的事情,但“我”卻能漂亮地完成。不要輕易否定自己,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把全部能力發揮出來。
請記住,這個世界就是屬於“你”的,不管是英姿勃發的年輕人還是老當益壯的老年人,隻要確信自己能行,並發揮出自己的能力,你就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要摒棄自卑,不僅要如實看待自己的短處,更要如實分析自己的長處,不應該因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缺陷就輕易地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要隻盯著自己的不如人處,還要看到自己也有過人之處。不要因一次失敗和挫折就否定自己,要全麵分析、客觀評價、正確認識自己。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它像一座金礦等待著我們去開發。任何成功者都是由於激發出了自己的身體內潛伏的才能才獲得成功的。隻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相反,如果抱著消極的心態,不去有意識地努力開發自己的能力,那就隻能無奈地歎息命運不公,並且越來越消極頹廢。
自卑感長期盤踞在人們的心中,理想與抱負就會消失,從而就會產生自棄、自欺,不知不覺替自己造了許多假麵具。在與人溝通時顯示的,不是狂妄自大,就是局促畏縮;不是故作目中無人,就是過分阿諛他人。
從某個層麵上講,自卑感主要產生於不當的比較。有的人往往過分注意自己的缺點和弱點,同時忽視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從而產生差異,這種差異作用於心理,則會引起自卑。比如:
我什麼都做不好,顯得太無能了,別人肯定瞧不起我。
我的相貌醜陋,肯定沒有人會喜歡我。
和別人比起來,我簡直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