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君聽後,無限感歎地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矣。”也就是說,給予不在乎數量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卻由於一壺食物而得到兩位勇士。
這段話道出了人際關係的微妙。
吃虧是福,瀟灑處世
每個人都不願吃虧,這是人之常情。但在一些利益的割讓上,處於大局的考慮,我們卻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並且心甘情願地讓別人得到好處,這就是一種吃虧的精神。這種“虧”其實是另一種方式的“給”,它必然會以另一種更好的方式在你以後的日子裏補償給你,那就是--人緣。
吃虧是福,因為人都有趨利的本性,你吃點虧,讓別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
但現實生活中,能夠主動吃虧的人實在太少,這並不僅僅因為人性的弱點,很難拒絕擺在麵前本來就該你拿的那一份,也不僅僅因為大多數人缺乏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爭取長遠大利。
吃虧是福,但並不是說要你一味吃虧,因為吃虧也是有技巧的,會吃虧的人,虧吃在明處,便宜占在暗處,讓你占了便宜別人還對你感激不盡,這是做人的智慧,也是經商的計謀。但要想理解和做到卻很難。世上有多少人為了自身的利益,為了不吃虧,少吃虧,或為了多占他人便宜而演出一幕幕你爭我奪的人間鬧劇。“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俗語說的真是入木三分,豈不知吃虧與占便宜,正如禍和福一樣,可以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
在職場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麵對領導分配下來的工作,盡管沒有便宜可占,大部分人都避而遠之或表現出極度的不情願。而你卻主動地爭取去做,並完成得相當出色,領導當然對你加倍感激,並將你的這份情誼牢牢地記掛在心上,以後無論是升遷還是自主創業,他都有可能先想到你,也會真誠地幫助你,這對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大有幫助。最重要的是,你涉獵的範圍更廣泛,也可以錘煉自己做事的能力和耐力,這樣一來,你不但懂得比別人多,也進步得比別人快,這是一種無形資產,是用更多的金錢也買不來的。
其實,有些時候,當我們覺得自己有點吃虧時,如果抱著一種“吃虧說不定就能占到便宜”的想法,就會讓自己心裏覺得踏實,並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做事,最終將達到自己渴望的目標。相反,如果你凡事總計較會不會吃虧,做起事情來就會放不開手腳,讓自己的能力無法充分施展出來,更重要的是合作的人會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小氣的人,難以產生一種愉快合作的氣氛,這樣是很難把工作完成得接近於完美的。
在工作中,心態相當重要,如果你始終抱著一種“吃虧就是占便宜”的心態,實現成功的願望就會變得相當容易,說不定你想象中很難的事情,做著做著卻發現其實並不像所想的那麼困難。喜歡占便宜是每個人潛在的心理,你吃一點虧,讓他人占一點便宜,那麼你就會被人喜歡,人人都會把你當成是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願意與你交往,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會主動地走過來幫你一把。何況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今天占你一點便宜,心裏也自然會過意不去,隻好在恰當的時候回報你,所以不知不覺中願望達成的條件便會到來。
唯利是圖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一種自私,一種隻願占便宜不願吃虧的想法,所以每個人都不喜歡結交世俗的朋友,但是那些保持真正友情的人卻能把吃虧看得很淡。吃虧就是占便宜,尤其是你渴望交到更多朋友的時候,更應該銘記這一點,這是你積累工作經驗,提高自己為人處世能力,擴大人際關係網絡的最好辦法,如果你在人前處處想到占便宜,那最後吃大虧的一定會是你,而且還有可能讓自己身敗名裂。
吃虧是福,尤其是在經商中,此招屢試不爽。由於每個人都有趨利的本性,你能吃點虧,那就讓別人得利,這樣一來就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自己的事業興旺發達。
曾有個砂石廠老板,沒有文化,也沒有什麼背景,但是他的生意卻出奇的好,而且曆經多年,長盛不衰。他的成功秘訣卻非常簡單,就是當他與每個合作者進行分利的時候,他都隻拿小頭,把大頭讓給對方。
這樣,凡是與他進行過一次合作的人,都非常願意與他繼續合作下去,並且還會因此給他介紹一些朋友,再到朋友的朋友,這樣不斷擴大,他的客戶也越來越多。因為他隻拿小頭,但是可以想一想,當所有人的小頭都集中起來,那麼不就明顯地成了最大的大頭,到最後真正的贏家還是他自己。
還有一個從農村來深圳打工的婦女,她並沒有什麼文化,開始的時候是給別人當保姆,後來在大街上擺小攤兒,賣膠卷。她認定了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角錢,這筆生意讓她越做越大,後來她開了一家攝影器材店,還是堅持一個膠卷賺一角錢,批發量大得驚人,深圳搞攝影的全都知道她。外地人的錢包丟在她那兒了,她花了很多長途電話費才找到失主;有時候算錯了賬多收了別人的錢,她也會匆忙找到人家把錢還給人家。在深圳,再牛氣的攝影商,也會乖乖地去她那兒拿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