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輕鬆贏得好人緣(4)(3 / 3)

適度的讚美是成功交往的催化劑,隻要細心觀察,便可以從一個人的外表、穿著、服飾、品位、談吐、內在的修養、學識、工作的態度、精神、毅力等等找出許多優點。

其實,讚美別人,就是肯定自己。由衷地表達對別人的欣賞,是一種自信的表現。在別人的優點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別人的特色中,肯定了自己的氣度;在別人的表現中,肯定了自己的品位。

讚美別人是贏得人心最省力的投資。不要以為讚美別人是一種付出。從“生命能量”的觀點來說,這其實是一種能量的轉換,對別人讚美的時候,你已經獲得更多的能量。你從嘴裏吐出字字讚美的話,就如粒粒珍珠,掛在胸前,它令你充滿喜悅的心,更加光華耀眼。

讚美別人,用自己的善意灌溉別人心中的花圃,將開出朵朵心花,美化自己的人心視野。

用真誠打動別人

一則寓言說:有隻小豬,向神請求做他的門徒,神欣然答應。剛好有一頭小牛由泥沼裏爬出來,渾身都是泥濘,神對小豬說:“去幫他洗洗身子吧!”小豬訝異的回說:“我是神的門徒,怎麼能去侍候那髒兮兮的小牛呢!”神說:“你不去侍候別人,別人怎會知道,你是我的門徒呢!”

原來要得到別人尊敬很簡單,隻要真心付出就可以了。人與人之間融洽的感情是心的交流。肝膽相照,赤誠相見,才會心心相印。聖經上說:你想要別人怎樣待你,你就要怎樣待別人。隻要你付出了真情,朋友才會以真情待你,雙方的關係才能得以持續、穩固、健康的發展。

真誠是為人的根本。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都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其中之一就是為人真誠。如果你是一個真誠的人,人們就會了解你、相信你,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人們都知道你不會掩飾、不會推托,都知道你說的是實話,都樂於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獲得好人緣。

與同事相處,以誠為貴。與人打交道時,你存在防備、猜疑的心理,不能敞開自己的胸懷,講真話、實話,總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令人懷疑,是無法搞好人際關係的。

當同事需要你時,你要盡心盡力予以援手;當他無意中冒犯了你時,你要抱著寬容大度的心情,真心真意原諒他;他有求於你時,要毫不猶豫地幫助他。或者,你會問:“為什麼我要待他這麼好?”答案很簡單,因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跟他在一起,你能否從工作中獲得快樂與滿足,是否敬業樂業,同事們是很重要的參與者。

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製訂了一張表,列出550個描寫人的品性的形容詞,讓大學生們指出他們所喜歡的品質。

試驗結果明顯地表現出,大學生們評價最高的性格品質不是別的,正是“真誠”。在八個評價最高的形容詞中,竟有六個(真誠的、誠實的、忠實的、真實的、信得過的和可靠的)與真誠有關,而評價最低的品質是說謊、裝假和不老實。

安德森的這個研究結果具有現實意義。在交往中,人們總是喜歡誠懇可靠的人,而痛恨和提防口是心非、虛偽陰險的人。真誠無私的品質能使一個外表毫無魅力的人增添許多內在吸引力。人格魅力的基本點就是真誠。待人心眼實一點,守信一點,能更多地獲得他人的信賴、理解,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幫助和合作,從而獲得更多的成功機遇,最後脫穎而出,點燃閃亮人生。

以誠待人,能夠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心靈之橋,通往對方心靈彼岸,從而消除猜疑、戒備心理,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我們在工作中應充滿真誠,離開了真誠,則無友誼可言。一個真誠的心聲,才能喚起一大群真誠人的共鳴。英國專門研究人際關係的卡斯利博士這樣指出:大多數人選擇朋友是以對方是否出於真誠而決定的。

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動性。一個人如果要想與人成為知心朋友,首先得敞開自己的胸懷。要講真話、實話,切忌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令人懷疑,以你的真誠去換取別人的真誠。請記住:隻有真誠對待對方,才能贏得對方的信賴。

以誠待人,能夠獲得人們的信任,發現一個開放的心靈,經過努力得到一位用全部身心幫助自己的朋友。這就是用真誠換來真誠,如果人們在發展人際關係,與人打交道時,去除防備、猜疑的心理,代之以真誠同別人交往,那麼就能獲得出乎意料的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