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別人時要給人留麵子。首先,不要使對方覺得接受你的幫助是一種負擔;再者,要做得自自然然,也許對方當時無法強烈地感受到,但是日子越久越體會出你對他的關心,能夠做到這一步是最理想的;幫忙時要心甘情願,如果你在幫忙的時候,覺得很勉強,意識裏存在著“這是為對方而做”的觀念,假如對方對你的幫助毫無反應,你一定大為生氣,認為自己辛苦幫助,而對方不知感激,太不知好歹了。
如此的態度甚至想法千萬不要表露出來。如果對方也是一個能為別人考慮的人,你為他幫忙的種種好處,他一定會用別的方式來回報你。對於這種知恩圖報的人,應該經常給他些幫助。
總之,人際往來,互助幫忙是很平常的,切不可像做生意一樣赤裸裸的,一口一個“有事嗎?”“你幫了我的忙,下次我一定幫你。”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要講究自自然然,不要故意“打埋伏”,以免別人會想:“這種人太陰險,如果沒用處,肯定會被一腳踢開!”
批評別人時更要給人留麵子。聰明人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從不會把話說死、說絕,說得自己毫無退路。例如“我永遠不會辦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誰像你那麼笨,要我幾分鍾就做完了。”“你跟某某一樣缺心眼兒,沒一點成見。”如此種種,估計誰聽了都不會痛快,人人都最愛惜自己的麵子,而這樣絕對的斷言,顯然是極不給人麵子的一種表現。
保留他人的麵子,是萬不可忽視的問題。而有些人卻很少會考慮到這個問題。他們常喜歡擺架子、我行我素,在眾人麵前指責同事或下屬,而沒有考慮到是否傷了別人的自尊心。凡事都需三思而後行。
講幾句關心的話,為他人設身處地想一下,就可以緩和許多不愉快的場麵。
人人都愛惜自己的麵子,因為這關係到自己的尊嚴和地位。麵對失敗者或弱勢群體,我們卻很少想到這一點。緣於自己的優越,我們常常無情地剝掉了別人的麵子,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抹殺了別人的感情,卻又自以為是。捫心自問,這種心理是多麼淺薄,心胸是多麼狹窄啊!
三國名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耳”。然而,這位叱吒風雲、威震三軍的一世之雄,下場卻很悲慘,居然被呂蒙一個奇襲,兵敗地失,被人割了腦袋。
事緣起於諸葛亮離開荊州之前,反複叮囑關羽,要東聯孫吳,北拒曹操,但關羽為人高傲,內心瞧不起東吳,致使吳蜀關係緊張。關羽駐守荊州期間,孫權派諸葛瑾到他那裏,替孫權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這本來是件好事。以婚姻關係維係補充政治聯盟,曆史上多有先例。如果放下高傲的架子,認真考慮一番,利用這一良機,進一步鞏固蜀吳的聯盟,將是很有益處的。然而,關羽卻狂傲地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不嫁就不嫁嘛,又何出口傷人?這話傳到孫權那裏,孫權的麵子如何吃得消?又怎能不使雙方關係破裂?於是,吳主興兵奇襲荊州,關羽也在這場兵戰中被殺身亡。
俗話說:蚊蟲遭扇打,隻為嘴傷人。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隻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有很多事情本沒有那麼複雜,就是有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來台,心中怎能不燃起一股邪火?有了機會,反咬一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們不但要盡量避免因自己的不慎造成別人下不了台,而且要學會在對方可能無法下台時為他創造一個台階,幫助對方下台。這也是需要技巧的,善於交往的人往往會不露聲色地讓對方擺脫窘境。這既能使當事者體麵地下台階,又盡量不使在場的旁人覺察。同時還要注意用幽默語言作為下台階,這樣既可達到目的,又顯得風趣。也要注意盡可能地為對方挽回麵子,這樣會使對方更加感激你。
總之,一句話:給別人留麵子,就是給自己麵子。
關愛別人,溫暖自己
韋唯在歌中唱道:“隻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是的,多給別人一點關愛,就會溫暖一個寂寞的心靈,就會給一個人帶來許多的快樂,而自己也會從中感受到別人的快樂。
愛,編織了我們這個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關愛他人,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高貴品質的表現。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裏,懂得關照別人,不僅是要懂得照顧自己的父母和親人,還應該被廣泛地應用到社會其他方麵。
還記得戴安娜王妃的風采嗎?她的美貌、迷人的風度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在對於女性的美麗記憶裏,戴安娜王妃無疑是20世紀末最動人的一個。人們形容她:“眼睛像瑪莉蓮·夢露一樣,充滿魅力,這魅力吸引的不是哪一個人,而是整個世界。她的舉止就像人們心目中永遠的處女--聖女瑪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