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實戰篇:書本上學不到的人脈經驗(4)(1 / 3)

公司的老板就是公司的代表,所以聽老板的,就是為公司服務,千萬不要想當然地為了公司利益,而與老板對著幹。要記住,工作是你的飯碗,老板就是你的衣食父母,得罪了老板也就等於打碎了自己的飯碗,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果子吃。不懂得這個道理,就很難在職場中站穩腳跟。

案例分享:

王峰和他弟弟在一個碼頭的倉庫裏縫補篷布。王峰能吃苦,也很能幹,做的活兒非常精細。一天夜裏,突然下起了大雨,王峰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手電筒就衝進大雨中,直奔倉庫。在露天倉庫裏,王峰察看了一個又一個貨堆,加固被風掀起的篷布。這時候老板也不放心正好開車過來,隻見王峰已經被雨淋得全身濕透了。老板見王峰如此敬業,如此有責任心,就讓他當了主管。

王峰的弟弟知道弟弟升職了,就跑來說:“給我找一個好一點的差事幹幹。”王峰深知弟弟的個性,就說:“你不行,因為你不會把活當成自己家的事幹。隻有和老板站在一起,把公司當成是自己開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幹好。”幾年後,王峰成了公司的副經理,而他弟弟卻還在碼頭上縫補篷布。

經驗總結:

現今社會,謀求個人利益、實現自我價值是天經地義的。但遺憾的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個人利益、自我實現與忠誠和敬業並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於是,他們以消極懈怠的姿態對待工作,頻繁跳槽,覺得自己工作是在出賣勞動力;他們蔑視敬業精神,嘲諷忠誠,將其視為老板盤剝、愚弄員工的手段。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過是迫於生計的需要。最終,他們也在這種心態中走向平庸。

對於老板來說,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職員的敬業和服從;對於員工來說,需要的是豐厚的物質報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這兩者是互相依存的,公司需要忠誠和有能力的員工業務才能開展;員工必須依賴公司提供的平台才能獲得報酬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了公司的利益,每個老板隻會保留那些最佳的職員,即那些能夠“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最佳的員工,能夠忠實地完成老板交付的任務而沒有任何借口和抱怨。同樣,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每個員工都應該意識到自己與公司的利益是一致的,並且全力以赴努力去工作。隻有這樣,才能獲得老板的信任,並最終獲得自己的利益。

沒有老板,員工就失去了賴以謀生的就業機會;而沒有了員工,老板想追求利潤最大化也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在一個有著卓越企業文化和完善激勵機製的公司中,員工在享受著老板提供的優厚待遇的同時,也會為老板著想,積極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出謀獻策,努力工作。即使公司一時遇到困難,也會與老板一起同舟共濟,渡過難關。所以我們應該明白,對於自己和公司來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將身心完全融人公司,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對投資人承擔風險的勇氣報以欽佩,理解管理者的壓力,那麼任何一個老板都會視你為公司的重要人才。

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老板是我們的老師。老板處於統攬全局的地位,對大局看得分明,能分明公司內各個部分、各項活動之間的聯絡,並從中發覺規律性的東西。而且從市場經濟合作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老板,經常具有單獨的見識與豐厚的經曆,還經常能帶來新的觀念與消息,能打破我們原有的思想定勢,能創造新的運營辦法。

致關重要的是,隻有在同老板的間接交往中,才能學到對你有益的東西。例如,你對老板安排的權利“心有疑慮”,就應照實彙報,看他是怎樣考慮成績、說服別人的。至於跟老板接近,“老板會不會歡送,別人會不會談論”,對這些不必在乎。老板為著完成運營伎倆,會盡可以地理解下屬,會對接近本人的每一個屬員表示歡送以致感激。當旁人分明你接近老板精確有效的成效之後,也會向你投來崇敬的目光。普通所說的“馬屁精”,是在老板眼前沒話找話,投其所好,取其所喜,經常為正派的老板所嫌棄,也為別人所不齒。

領導也有領導的煩惱,他們可以會由於權利眉目單一而忙得焦頭爛額,可以會由於事業展開阻力太大而發展不前,可以會由於家庭的糾葛而懊喪不已。大少數人碰到這種情況會表現出躲避的姿勢,他們覺得上司辦不了,本人也幫不了。實在,隻需你說出一句“我來輔佐你”的話語,上司就會感激不已的。當上司有艱難時,或許本人都不敢接近上司時,假如某位部下不計利害去輔佐他,他心中的感激是不可思議的。作為下屬,可以恭恭敬敬地取出筆記本和鋼筆,真心誠意地請他指出下屬該當如何勤奮;作為下屬的也可以談論對方值得驕傲的東西,向他取經。

對於各方麵能力都很平凡的上司,我們更要留意尊重。下屬們無妨在私自場所,或許地下場所,多向上司問好,多為上司著想。上司必定會記在心裏,一遇適合的機遇,必定會報答下屬們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