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媽媽說:“太醫說十少爺娘胎裏帶來的不足,隻怕長大了身子也比常人弱,少夫人如何還能叫她學武?”

“不,就因為身子弱,才必須學!”周氏說,“我若不是因為常年習武的底子在,這回根本就生不下玥兒,就算生下隻怕也把身子弄壞了。所以,雖為女子也要有一技傍身才行!”

周媽媽想想也對,便點頭說:“張天師說十少爺非池中之物,將來必有大成就,也許少夫人這個決定才是對的。”

“嗯!到了嶺南之後,我便立刻讓人著手去辦——不,等上了船,我就讓玥兒開始打武學底子,再沿途讓人尋訪啟蒙名師,等玥兒三歲便開始啟蒙讀書。”周氏一掃剛才的消沉,變得像打了雞血似的雄糾糾氣昂昂。

出生一個月就練武?三歲開始讀書?我滴個神啊!明玥心裏抽了抽,想不明白親娘是怎麼轉換的情緒,同時也為自己的將來感到無比憂慮。

讓明玥想不到的是,周氏在這方麵的行動能力比她的宅鬥能力強得不隻一星半點,剛剛坐上前往嶺南的大船,明玥每天就要在錦榻上練習狗趴。等船行到了嶺南地界,她的啟蒙師傅似乎也有了眉目,似乎是江南一帶有名的老先生,座下曾出過好幾個進士,但周氏想找更好的,隻將對方的名帖壓在手邊。

等到明玥滿周歲,開始每天在祖宅練踢腿時,她的啟蒙師就定了下來。他是南越王世子的啟蒙之師林仲言,靖文二十三年的少年探花郎,曾任翰林院編修,據說博古通今,學問十分了得,因生性不羈,不適應官場,於靖文二十六年辭官歸田,做起了南越王府的西席。周氏到嶺南之後,因沈家祖宅與南越王府相距不遠,又與南越王妃曾在閨中有過交情,一來二往間便將尋訪我師的事情說了。南越王妃熱心的將此人介紹給了周氏。不過,這位狂放不羈的探花郎提出一個條件,便是要先見見明玥,再答複是否兩年後來沈府任教。

在去見林仲言的路上,已經一周歲多的明玥好奇的問南越王妃:“林先生這麼厲害,王妃娘娘為休不留他繼續教世子,反倒讓他來教我啟蒙?”堂堂的探花郎,就是教一個即將上京赴試的成人都夠了,何況是一個剛滿七歲的小男孩?

南越王妃笑說:“玥兒有所不知,這位探花郎曾揚言,決不再與官場或朝廷有所牽扯,也不想有進士門生,所以隻教七歲以下幼兒啟蒙。雖然如此,也不是誰人他都教的,所以,他想見見玥兒,一會玥兒可要對先生有禮貌哦!”

明玥心裏不以為然,一個一歲多點的小孩能看出什麼品性來?這個狂傲的探花郎,也許根本就不想教她,所以才找了這樣一個台附,打算見了麵隨便找個理由婉拒了。不過她也覺得無所謂,讀書什麼的沒有人啟蒙更好,這個世界的文字跟前世的一樣,她完全可以無師自通,多個師傅完全是累贅。卻沒想到,當見了她之後,那位英俊正當年的少年探花郎卻爽快的應下了沈府的聘請,還給了她一份大大的見麵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