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兩年過去了,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滿懷熱情地來到了老師的家,師生兩人見麵都很高興,話題很快就回到了兩年前,他們談到了當時他要炒公司魷魚的話題。老師笑著說:“你現在肯定是炒了那家公司的魷魚了。”年輕人說:“老師非常感謝你,自從得到你的指點後,我按你說的方法一一都認真做到了,今天我們老板對我非常信任,我也不用那麼累地積極表現自己了。說那麼多話還得不到認可,現在用簡單的言語就能把問題說到點子上。半年前,我們老板已經把我提拔為副總了,我的月薪也提到了1萬多元,今天我是特意登門來感謝您的。”
在工作中我們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職場中有許許多多看似簡單的處事道理,但是真正做起來卻很困難。什麼修煉職業素養,鍛煉職業心態,學習商務禮儀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少說多做、少說多聽,這樣,你可以熟悉情況,積累經驗,加強學習,彌補不足,當你的積累足夠時,你無需說那麼多來表現自己,你的能力自然就流露出來,成為別人的焦點。
在工作中,愛表現自己,動不動就拍胸脯、打包票的人,不懂裝懂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能信任的人。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總是不想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這個人永遠不能在事業上有大的發展,同時人際關係也會很差。在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少說多聽,說到點上,說到好處,語氣輕一點兒,重一點兒,與某人多說幾句、少說幾句,都會有很大的不同。當我們細心觀察發現有些經驗老道的人總是深藏不露,但兩隻耳朵卻始終豎著,敏銳地接受周圍的信息,把情況摸清楚,這的確是一種製勝之法。多做還可以點點滴滴地去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成熟並進一步做出一番大事業打下基礎。
職場上,有時傻人有傻福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人們說傻人有傻福,“傻人”往往說的是那些忠厚老實的人,這些人凡事不懂得斤斤計較利益得失,經常吃些小虧。常言道,吃虧是福。職場中也是一樣,多吃一些虧有利於磨煉你的意誌,得到更多的工作經驗,還有利於拓展自己的人脈,因此吃虧是福,隻有肯吃虧的人才能成大事。肯吃虧的人往往工作特別認真,不會挑肥揀瘦,見風使舵,爭功諉過,付出多回報少。現實中一般都是有一些人不願意去做的事,困難的事,工資少的事,討不到便宜的事,並會推給那些他們認為的“傻人”。而這些“傻人”也是來者不拒,還是勤勤懇懇地完成。
盡管他們的人生看似平平淡淡,卻一步一步走得很紮實,盡管經常上點當,吃點虧,卻也經常能獲得一些聰明人費盡心機苦求不得的機遇和成功,所以說他們是“傻人有傻福”。就像沒人願意做的工作你如果接了下來,公司領導一定會看在眼裏,這份情領導一定會記在心上的,日後無論是升遷或是自己創業,領導都會幫你,這是一種人際投資。最重要的是,你什麼事情都不嚐試去做,就不能學到更多好的經驗,不會懂得比別人多,不會進步比別人快。往往“傻人”在職場上會有大發展,有些自以為聰明的人,他們堅決不會做看起來賺不到什麼甜頭的工作的,同時還會笑話這些“傻人”光知道出蠻力,都不會動腦子。其實,路遙知馬力,時間能驗證一切。經證明,職場上大家更喜歡和欣賞那些肯吃虧的“傻人”。
就像下麵這則寓言故事講得一樣:從前有個商人帶著一白一黑兩匹馬兒趕路,兩匹馬兒各拉一輛車,車上都裝滿了貨物。黑馬低頭一直認真地往前走,而白馬總是心不在焉,走走停停。於是,主人就把白馬車上的貨全部挪到黑馬車上去了。黑馬還是任勞任怨地往前走,而白馬悠閑自在地走著,還嘲笑黑馬說:“真是傻子,你越是好好幹活,主人越折磨你,你何必自找苦吃呢?”到了驛站的時候,主人想:“既然隻有一匹馬拉車,我為什麼要養兩匹馬?不如把那匹懶馬賣掉,換點錢好好喂養那匹勤快的馬。”於是,那匹白馬就被主人隨隨便便給一家肉食品工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