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快樂工作:激發神奇的潛力(1)(1 / 3)

愛上自己的工作,才能收獲成功

一個人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專心於工作,才會成為本單位和本崗位的行家裏手。如果你抱著混飯吃的態度對待工作,那麼,工作對於你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是一種痛苦,要麼你遲早放棄工作,要麼工作遲早會拋棄你。可是你如果沒有了崗位,沒有了工作,又如何生存呢?更談不上自我發展了。

俗話說:“幹活,幹活,隻有幹,才能活。”正因為工作是生存的基礎,人們才不得不工作。既然做工作,就要把它做好。

羅馬帝國時代哲學家奧裏約曾說:“你的人生是由思想造成的。”思想改變,人生就會改變。一定要告訴自己——我能,我可以這麼做。你若已認為不可能成功,你哪會投注全力呢?

大約半個世紀前,有個心理學家進行了一項有趣的實驗:將實驗人群分成三組,比試完成一份極為枯燥乏味的工作。工作做完後,第一組要認真地向其他人說這項工作多麼有趣。通過測試,發現第一組的人要比其餘兩組都更喜歡這項工作。

從事一項工作,不如喜歡這項工作;喜歡這項工作,不如享受這項工作。這個實驗說明的是心理學上一個公認的理論:當人麵臨認知上的矛盾時,必然會產生認知上的失調,失調之後則會尋求恢複平衡。正如實驗所說明的,雖然工作枯燥,卻還要向別人說它多麼有趣,慢慢地自己都真的認為這項工作很有趣了。

林肯曾經說過:“人生的樂趣隱藏在工作中,如果充滿熱情地工作,就能享受到更快樂的人生。”快樂工作提示:無論現實多麼不盡如人意,我們也可以慢慢積累。很多時候,決定一切的是態度,有了正確的態度,就可以將壓力轉為動力,踏上成功的舞台。

在美國佛羅裏達州桑福德市一個小鎮上,有一名叫鮑勃的廚師,他在一家叫好望角的餐廳做了兩年的廚師。2009年2月,他居然中了數百萬美元的大獎。飯店老板約翰開始計劃重新招聘一名廚師,他想鮑勃肯定不會繼續幹這份工作了。第二天,就在約翰擬好招聘廣告之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了。鮑勃居然回來了。鮑勃不但回來了,而且風趣地說:“我是廚師,你們休想把我丟進那些豪華會所。”

於是,鮑勃開始了他的工作。很快,飯店裏的食客多起來,當人們發現鮑勃依然在這裏工作時,都很驚訝地向他揮手致意。當記者問到他的想法時,他一手端著盤子,一手拿著勺子對記者說:“我從小就學習做菜,並在父母親的反對之下堅持成為一名廚師,你大概知道我有多麼喜歡幹這個了吧?而且,我在這裏有像親人一樣的老板和同事,我們相處得非常快樂,他們讓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很快樂。我為什麼要因為一筆意外之財而丟棄我熱愛的事業呢?是的,我不能因為錢耽擱了我的快樂。”

記者問:“你這麼有錢,幹嗎不把這家餐廳買下來,然後自己做老板,這樣不是很好嗎?”

鮑勃隔著玻璃門指著外麵的老板約翰說:“像購買這家餐廳成為老板這種事情,我是不會幹的,因為這是約翰最喜歡幹的事情,我喜歡的是做廚師。那些既不能給我帶來快樂,又有可能奪走別人快樂的事情,我為什麼要幹呢?”

對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愛與厭,苦與樂,大都存乎一念之間。有人成天鬱鬱寡歡,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有人天天心情舒暢,把工作當享受。“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這不僅強調了每一項工作的重要,更說明了每一項工作都大有可為。

曾經有一個小國,老國王年紀大了,想在自己的三個王子中挑選一個做自己的繼承人。老國王為了考驗王子們的治國能力,給三位王子各抽取了100人的戶籍檔案,分別去整理。這是一項繁瑣而枯燥的工作。

過了一段日子,大王子第一個完成了任務,他拿整理好的戶籍檔案給老國王看,老國王笑著點了點頭。幾天之後,二王子的戶籍檔案也送來了,雖然遲了些,但二王子的字跡工整、條理清晰,遠勝過大王子。老國王也笑著點點頭。父子三人就等著小王子的戶籍檔案送來後好作比較,一個月後,小王子才將整理好的戶籍檔案送來。老國王翻開來看看,仍然是笑著點了點頭。

第二天,老國王召開群臣會議,宣布三王子作為他的繼承人。這讓另兩位王子很意外,也很不服氣。大王子說:“我的工作效率最高,用的時間最短。為什麼不選我?”二王子說:“我的字跡最工整,雖然用時比大哥多些,但比起三弟來還是少了很多。怎麼不選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