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會試勁敵(1 / 2)

倚靠在榻上,李世民輕揉額頭,見長孫皇後遲遲不做聲,心中不由閃過了一絲好奇。

“婢兒,怎地不言語?”

聽聞李世民詢問,長孫皇後心尖微顫,自知此事無法隱瞞的她,隨即懷揣忐忑開口將奏折上的內容說了出來。

得知頡利可汗在赤水湖演兵,李世民猛地起身,盤膝坐在榻上,雙手攥的死死的,心間憤怒自不必說。

“頡利!當年白馬之盟朕時時不敢忘懷,眼下國內動蕩以平,倒要跟你論個誰輸誰贏!”

武德年間,李世民還未曾登基,頡利可汗大兵壓境被迫與突厥簽訂了“白馬之盟”,而正是這一次妥協、退讓成了千古一帝李世民心中無法拔掉的倒刺,除去徹底將頡利可汗戰勝以外,恐怕這根倒刺將會永遠留在唐太宗心中了。

當年因為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等一眾反王割據,時年身為秦王的李世民才會示弱突厥,眼下大唐江山一統、兵強馬壯,文臣武將正值壯年,早已有了跟匈奴一爭高下的實力,而此次頡利可汗意圖兵犯雁門關,則是唐太宗討伐突厥的導火索。

升起討伐突厥的念頭後,李世民身上的酒意頓時消散,從長孫皇後手中接過奏折,仔細觀望上麵的一字一句,眸中怒火仿佛頃刻間便會噴湧出來一般。

“頡利欺人太甚,莫非真當此時還是武德年間不成?!”

恨聲呢喃過後,李世民合上奏折,迅速穿衣走下床榻,站在茶桌前舉杯仰頭喝下了一大杯涼茶,想要借此讓自己冷靜下來。

涼茶順著咽喉進入腹內,李世民漸漸冷靜了下來,望向坐在榻邊的長孫皇後,李世民少見的流露出了幾許溫情,“婢兒,事情來的突然,寡人要到紫宸殿查看軍機,今晚恐怕不能陪你了。”

長孫皇後生來溫淑賢良,私情與國事孰重孰輕自然拎得清,點頭應身後,對李世民說道:“萬歲慢著些,臣妾命王有道為萬歲掌燈。”

說完,長孫皇後打開殿門,正準備讓王有道掌燈帶路,卻看到了站在一旁神清氣爽的白簡。

從秦府回到大明宮,得知李世民酒醉駕臨立政殿,白簡不敢怠慢,這才來到立政殿前與王有道打起了秋風。

白簡和王有道正交談的火熱,突然發現殿門被打開,連忙收起臉上的笑意,躬身湊到跟前,低頭側耳靜聽做出了一副候命的架勢。

“白簡,王有道,你們二人快些備燈,準備送萬歲去到紫宸殿。”吩咐過後,長孫皇後返回立政殿,忙著為李世民整理衣衫去了。

望著重新關上的殿門,王有道、白簡對視一眼,臉上盡都是驚奇、費解的表情。

“眼下都快四更天了,怎地皇後娘娘如此慌忙?莫非有什麼大事不成?”

“咱家自打在秦王府便侍奉娘娘,從未見她有過這樣焦急的時候,不過當年玄武門那天早晨。。。”

王有道話說一半,突然被白簡箭步向前捂住了嘴巴。

見王有道提起李世民心中的忌諱,深知龍心的白簡驚得骨寒毛豎,湊到他耳邊冷聲說道:“兄弟,你不要命啦!玄武門也是咱們能提起的?管好自己肩膀上的家夥吧!”

被白簡言語提醒,睡意朦朧的王有道瞬間來了精神,雙手微微發顫,不住朝立政殿中打量,生怕之前的失言話語被李世民聽到。

過了片刻,李世民走出立政殿,在白簡、王有道的陪同下,疾步朝紫宸殿走了過去。

在李世民風風火火去到紫宸殿的同時,秦府客房中,杜如晦、房遺愛並肩坐在書案前,正在仔細說講著會試大比的提要。

經過一番商議,三人全都拿定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聽天命盡人事”的主意,因為天色已晚加上憂心房遺愛會試成績,杜如晦索性留宿秦府,徹夜為房遺愛講解起了會試大比的注意事項。

書案前,杜如晦講的有條不紊,房遺愛聽得聚精會神,倒是苦了身為東道主的秦瓊秦元帥。

坐在茶桌前,單手撐著臉頰,秦瓊對於房遺愛二人所講的書文提不起半點興趣,二人言語中的四書文、五言八韻詩,在秦瓊聽來絲毫不亞於催眠曲,在酒意的驅使下這位秦元帥竟自閉眼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