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寫在結尾的話(1 / 1)

勇往“職”前之成長進行時

——如何保持個人和企業的鮮活動力

在最近這段時間裏,大家在不同的媒體上經常會看到類似於“正能量”、“爆發自己小宇宙”這樣的話。從這些詞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職場需要的不是“厚黑學”、不是“辦公室政治”,而更多的是如何保持企業和員工自身的鮮活動力,隻有這股鮮活動力才能讓企業和員工不斷成長、基業長青。

每個企業和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曆若幹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突破和上升都是一個升華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知識、能力和人格也都有不同的成長。

1.知識的成長

任何人的知識均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淺到深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會經曆四個階段。

不知道不知道:當一個人還沒有任何知識儲備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就像一個小朋友看到別人在騎車,於是他也想騎,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不會騎車。

知道不知道:隨著成長,一個人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的無知,這種意識來自於學然後知不足,或者來自實踐的挫敗。這個小朋友第一次騎上車,然後摔了下來,因此他知道了自己不會騎車。

知道知道:隨著曆練,一個人通過學習和實踐的積累開始學到了知識,掌握了學問。這個小朋友通過和家長請教及自己的練習學會了騎車。

不知道知道:隨著對知識掌握程度的不斷加深和精通,遇到需要之時,則會運用自如。當騎車越來越熟練的時候,需要外出則登上就走,不需要做任何準備和練習工作,因為這個知識已經融入到了自身的血液裏。

2.能力的成長

任何人在知識曆經從無到有的過程中,要想將這些內心知識的積累外化到語言和行為的有效應用,均會依托於能力的成長,能力的成長同樣要經曆四個階段。

淺入深出:當一個人僅僅具備淺顯的知識時,如果能力上不成熟就會造成即使是一些簡單的知識也隻能表達得含糊不清,讓人無法理解。

淺入淺出:當一個人具備了淺顯的知識,還具備了一定分析和表達能力,就可以將這些簡單的知識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讓人理解接受。

深入深出:當一個人具備了深厚的知識,但如果能力與知識尚不匹配,則無法將知識簡單地表達出來。

深入淺出:當一個人具備了深厚的知識,如果能力同樣匹配,則可以將最複雜的知識以最簡單的方式表達並讓他人接受,這就是所謂的“大道至簡”吧。

3.人格的成長

每個人知識和能力的成長都要依托人格(心靈)的不斷成熟,人格成長同樣要經曆四個階段。

熟能生巧:一個人通過和外部客觀世界的逐漸接觸,開始慢慢形成自己主觀的內心世界,開始通過自省去麵對客觀世界的諸多現象和刺激。

舉一反三:不斷地自省,找出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讓自己可以高效率地正確麵對客觀世界。

融會貫通:隨著人格的不斷成熟,形成了自己與眾不同的人格特征,並且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特征去逐步改變周圍的客觀環境。

無師自通:當人格完全獨立並飽經曆練之後,便可更加自如地應對外麵的世界了。

筆者寫作本書的目的在於,希望通過本書幫助讀者們更好地達成在知識、能力和人格上的不斷成熟,當然這還要靠各位不斷去修煉。這種修煉必定要在最真實的生活和工作中,而不是在與世隔絕的太空裏,這就是所謂的“入世”和“出世”的道理。一個人的成長是需要在一個真實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的,同時又不能完全拘困在環境中而沒有任何的思考。

一個人隻有曆經了自我管理,才能逐漸成為一個團隊的管理者,才能成為一個組織/企業的管理者。這也是我作為智立方國際品牌管理顧問要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可以簡單概括如下:

相信大家從上圖中或許可以猜到我的下一本書就該寫關於團隊管理的了,在此希望大家繼續給予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