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是不言而喻的。他突出了重圍,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如今,深圳創維電子集團已有員工數千人,身價幾十個億,其產品已成為中國彩電業十大名牌的前四位,擁有全球85個國家的3000多個經銷商,不僅最早開發了東歐市場,還保持了西歐市場的穩定,最後開發了南美和北美市場。1999年,銷售額突破40億元。
有人問黃宏生,做一個優秀企業家需要具備哪些素質?黃宏生不假思索地說:“要有一顆中國心。”黃宏生認為,這是一個人能不能成就大事業的重要因素,是一個企業家不竭的熱情之源。
黃宏生走過的路正說明了這一點。創業之初,黃宏生的目標就是要創中國的世界名牌。
黃宏生說,一個人的胸懷越大,他所幹的事往往也越大。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藏著一個“英雄”情結。一個人最感高興和快慰的,莫過於為天下人做出自己的貢獻。25年培育出抗蟲棉
1998年,我國科研工作者用基因工程技術成功培育出了SGK321抗蟲棉,打開了一條提高棉花質量的新通道。
石家莊市農科院棉花室主任趙國忠,是這種抗蟲棉的培育者。
他在田間地頭一身汗、一身泥地實驗了25年,才取得了這個成果。可以說,沒有他的高度熱忱,這個成果就很難產生了。
趙國忠出生在河北農村,從小就跟著父母下地種田。那時一畝地棉花隻能產幾十斤。對農民的苦處,趙國忠體會很深。1973年他中專畢業被分配到石家莊農科院。當時,院裏正在籌建棉花育種小組,由於科技人員奇缺,趙國忠和他的幾名同學成了課題組的主力。
棉花育種最重要的是兩道關,一是雜交組合,二是田間選擇。這就要求科研人員像棉蟲一樣常年生活在田間地頭,種植、觀察,以便在千千萬萬的雜交後代中選擇最理想的育株。為了加快研究進度,趙國忠和他的夥伴們,在合肥、海南分別建立了實驗基地。每年有一半的時間在海南島度過。那是極其艱苦的一段歲月。趙國忠每天背著水、幹糧,步行七八公裏到棉田。為了省錢,他們沒有雇用當地的農民,所有的活都自己包了。
趙國忠說:“給棉花打藥,打過多少次呀?打過16遍藥。三四天就得打一遍。打到第10遍藥的時候,我就慢性中毒了。睡不著覺,整個晚上失眠,特別興奮。有時還嘔吐惡心。一直打到16遍,每次都是這樣。”
趙國忠說:“一畝棉花,有10萬株,天天看,差不多每一株棉都看清楚了。當時確實太累了,累了就在棉花壟裏躺一會兒。渴了就在井台上喝點涼水。調查、記筆記、掛牌,把每一株棉花的特征、特性都記得清清楚楚。20多年時間了,到這會兒,哪株棉花在哪裏長的,哪一株長什麼樣,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趙國忠說:“雖然苦,一看到成果,心裏特別樂。”
那一年他們在海南收獲了六七千斤棉花。要把這些棉花運回石家莊農科院進行化驗分析。趙國忠押車到了碼頭,六七千斤棉花,趙國忠一個人卸貨、裝船,最後累得癱倒在碼頭上。
1983年,趙國忠終於培育出新品種。它以最高畝產176公斤的成績突破了北方棉區的單產紀錄。3年後,他參加了與美國最新棉種的對台賽。在中國和美國同時種植兩種棉花,如同體育比賽的主客場賽製。最後趙國忠培育的棉種在主客場都獲得了勝利。
1998年,他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25年來,趙國忠的研究,不是坐在辦公室裏,而是一身泥一身汗地出沒在田間地頭。趙國忠說,農民高興的事情就是他高興的事情;農民發愁的事情就是他發愁的事情。他雖然站在了農業科研的前沿,腳卻堅實地踏在種植棉花的土地上。
十年前西部自費調查
西部大開發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一個根本性戰略,正搞得紅紅火火。你知道嗎,有一個大學生在十年前就對西部進行了調查,並且是自費調查。當然,那時他還不知道西部大開發這個戰略,但是心頭盼望祖國西部擺脫貧窮落後的愛國熱忱,使他克服了重重阻力,連續三年進行了這項自費調查。
他就是湖北大學曆史係92級學生劉勁鬆。
劉勁鬆平時就關心國家大事,是個有為青年。他發現,中國的西部比東部貧窮落後,是什麼原因呢?怎樣擺脫這種貧窮和落後呢?他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他發現,這個問題日益在心頭凝結,揮之不去,欲罷不能。終於,他萌發了到西部調查的想法。
1993年寒假,他登上了西去的列車,開始了他的調查生涯。
一個充滿熱忱的年輕人,當說明自己的意圖後,所到之處的政府都十分支持,給他提供資料、向導和生活方麵的幫助,使他感受到了西部陽光的溫暖。與此同時,他深入基層,深入到百姓之中,深刻、具體、細膩地感受到西部的生活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