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關鍵是弄清自己需要學習什麼,不能漫無目的。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一個人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很多知識。知識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量的知識,可以積累的,還有一種是質的知識,也就是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從廣泛知識的涉獵中總結出來的世界觀。
首先要通過學習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其次,學習在於培養思考和溝通的技能。要學會反思個人的價值觀及調整個人的行為,學習如何傾聽和理解他人。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得明師指點。所以,學習最重追隨明師。
行動始於計劃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落魄不得誌的中年人,每隔兩三天就到教堂祈禱,而且他的祈禱詞幾乎每次都相同。
第一次到教堂時,跪在聖壇前,他虔誠的低語:“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來敬畏你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們!”
幾天後,他又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同樣跪著祈禱:“上帝啊,為何不讓我中彩票?我願意更謙卑的服從你,求您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們!”……
到了最後一次,他跪著:“我的上帝,為何您不聆聽我的禱告呢?讓我中彩票吧,隻要一次,讓我解決所有困難,我願終身侍奉您……”
就在這時,聖壇上空發出一陣莊嚴的聲音:“我一直在聆聽你的禱告,可是——最起碼,你也應該先買一張彩票吧!”
這個故事說明:心動不如行動,行動才有結果。如果你想收獲,一定要有最起碼的付出,在這個世界上你要得到多少,首先就要付出多少。
一個人從主動走向卓越,就必須按照計劃行事。當你把計劃寫下來之後,隨之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自己立即行動起來。心動不如行動。向著實現計劃的方向拿出具體的行動來,可千萬別一拖再拖。
萬事開頭難!很多人總是覺得邁第一步困難重重,總是下不了決心。於是便遲疑不決,猶豫不定,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這樣推來推去便延誤了時間,也就推遲了成功的到來。一個真正的決定必然是有行動的,並且還是立即行動,此時你就要針對自己的計劃拿出你的行動來。
如同除了穿過黑夜不能到達早晨一樣,隻有行動才是實現計劃的唯一途徑。計劃已經製定好了,就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拖延,而要堅決地投入行動。觀望、徘徊或者畏縮都會使你延誤時間,以致使計劃化為泡影。不論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全力以赴,如果半途而廢,倒不如不做。最重要的是把全副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上。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剛定好計劃時頗有磨刀霍霍的幹勁,可是過了兩個星期後就沒勁了,更別提實現計劃了。當你擬妥一項計劃後,首要的步驟就是把它寫在紙上,這樣才能使計劃具體化,遺憾的是大多數人連這麼簡單的步驟都沒能做到。
你先別管要行動到什麼程度,最重要的是要行動起來,打一個電話或擬出一份行動方案都是可行的,隻要在接下去的十天內每天都能堅持這一行動。當你能這麼做時,這十天小小的行動必然會形成習慣,最終把你帶向成功。
如果你的事業計劃是在一年之內賺到100萬的話,那麼現在就擬出必須采取的步驟。到底有哪個人可以給你提供建議?你是否得考慮另謀第二份工作來增加收入?你是否應該減少開支,把節省下來的錢拿去投資?你是否應該去開創新的事業?你是否需要去尋找什麼新的資源?
別忘了,每天你至少得體驗一次實現你的計劃的成功感受,當然最好是一天兩次,一早一晚。每六個月你得重新回顧所寫下的計劃,用以確定它們是否還“活生生”的。當你經曆過積極奮鬥的生活後,我相信你必然會有與以往不同的認識,很可能會將先前的計劃作某種程度的修改,那麼就好好動動腦增減一番。計劃確定之後,付諸於行動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對於一個想幹番事業的人來說,遲遲不見行動是十分有害和可怕的,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確定的計劃,而且會消磨意誌,使自己逐漸喪失進取心。
一個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開始做的勇氣。但是,當你鼓足勇氣開始做了,就會發現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礙往往是來自內心:行動!行動!行動!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樓梯要一級一級爬……
有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這樣不斷地做下去,你就會發現你離計劃越來越近離目標越來越近,你的計劃正在漸漸地化為現實。
朝著你自己確定的目標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做下去,這便是實現任何計劃的唯一的辦法,除此之外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當然,當你開始行動的時候,你還不能看見你所追求的東西是什麼樣子,你的計劃還是一團模糊的影子,這時你往往會感到困惑,感到計劃是那麼的遙遠,感到跋涉的艱難。但是,隻要你毫不停歇地做下去,堅持不懈地幹下去,你就會發現你離計劃越來越近,計劃在你的眼裏越來越清晰,最後終於以動人的姿態展現在你的眼前。一生成功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