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鎖定目標放飛心靈(3)(1 / 3)

邁上理想實現的橋梁,乘上駛往成才的渡船,攀上成功的階梯吧!把自己培養成心理完善,意誌頑強的人,去迎接燦爛的人生!記住:有誌者,事竟成!

小小的承諾,一定要做到

眾所周知,肯尼迪是一位美國總統。很多人卻不知道,他曾經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橄欖球員。雖然他花在橄欖球的時間並不是很多,僅僅是中學的兩年時間,但在第二年,他已經從一個從未打過橄欖球的毛頭小夥成長到學校橄欖球隊隊長。

肯尼迪的橄欖球之路的成功源自於一句話,這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事實的確如此。小時候的肯尼迪由於家境優越,幾乎他的要求都會得到滿足,於是,小肯尼迪嘴裏的願望便越來越膨脹,每一次在看電視的時候,他都會立誌。比如看到飛機,他便會大聲宣布,“我長大了要成為最偉大的飛行員”,看到奧運會,他又大聲宣布,“我長大了要成為最偉大的長跑選手。”

小肯尼迪也會苦惱,因為從來就沒有人把他的話當真。中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和同學們去觀看學校的橄欖球比賽,由於事後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評論著球員們精彩的表現以及健美的體型,這令有點發胖的肯尼迪心裏很不是滋味,頭腦一熱竟然脫口而出:“隻要兩年,我可以成為他們的隊長。”

可以想象,當時周圍的同學們可不是他的家人,沒有人會去附合他,隻有取笑他。所有人都認為肯尼迪隻會吹牛,這對他來說是鮑對不可忍受的事情。從小好勝的肯尼迪這一回被激怒了,他衝到控製台,搶過話筒大聲宣布:“我,肯尼迪,兩年內要成為橄欖球隊長,否則,我把橄欖球吞下去。”

那天以後,肯尼迪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件事使他成了整個學校最熱門話題的主角,不管走到哪兒,總有人在指著他的背影談論橄欖球的事情。就連老師善意的笑容他也理解為是對他的不屑。這一次,肯尼迪明白了,無論如何,他必須要兌現他的承諾,否則他們會真的把橄欖球塞進他的嘴裏。

後來同學們看到的是一個永不疲倦的肯尼迪,不管早晨還是傍晚,校園裏看到的肯尼迪身影總是在不停奔跑。在每一次的橄欖球訓練課上,肯尼迪成了令人恐懼的對手,因為他把所有訓練當成正式比賽。

就像開頭說的那樣,肯尼迪兌現了他的公眾承諾,兩年的時間裏,他成了學校橄欖球隊長,並且每一個隊員都信任他,他在每一個同學的心目中的形象是:肯尼迪這個家夥,他說到的肯定能夠做得到。這個形象後來成了他競選美國總統的最大優勢。

中學的經曆讓肯尼迪嚐到了公眾承諾的甜頭,在他升入大學的第一年生日會上,他的父親對他說:“親愛的兒子,你已經是大學生了,你確定了你以後要從事什麼事業嗎?”

肯尼迪沒有馬上回答父親,他走到樂隊旁邊,拿起話筒對所有來賓大聲說:“我,肯尼迪,未來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我要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希望你們現在就給我掌聲支持。”

當然,我們和肯尼迪都知道,他的成功因素並不是那一句承諾,而是承諾以後他付出的所有辛勤汗水。但如果沒有那一句公眾承諾,他還會自覺地付出那些超常的汗水嗎?答案是肯定不會,因為沒有承諾,他就沒有目標,沒有動力。

承諾給了你目標,給了你行動的方向,但我們要真正兌現承諾的時候,一套有效的行動方法便是你兌現承諾的保證。

學習的精神、觀念與方法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科技競爭的背後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的結果是人才能力、主要是學習能力的競爭。所以,成為學習型人才就成為熱點問題。置身於急劇變革、激烈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從發展角度出發,有效應對變革,取得競爭優勢的最佳選擇就是不斷學習,增強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習是如此重要,那麼,應該如何學習呢?

(1)要培養終生學習的精神。

學習不是“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情,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是如此。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持之以恒,滴水石穿。要有計劃地為未來而學習,要終生教育、終生學習,要自覺、隨時學習。學習要隨時隨地、每時每刻。

(2)要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學習並不是停留在一個僅僅接受教育的層麵上,在這裏,學習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教育重在你有什麼能給我,我是被動的;學習則重在什麼對我有用,我要吸收和消化,我是主動的。這裏蘊涵著學習觀念的深刻變革。

從實際出發,學習應該是全方位的: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人學習,向一切可以學習的事學習,學習的最根本目的,是掌握學習的能力和知識。

(3)要善於學習,探索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古人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識的本質是創新,因此,我們必須創造性地學習,死記硬背,照抄照搬,隻能造就出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於事無補,其害無比。總結才能創新思考才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