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個多月以後,張記的門前居然真的也排起了長隊。我好奇,也排隊買了一碗,看看碗裏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湯汁,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吃起來,仍是以前的口感。
老板臉上仍然掛著憨厚的笑。我笑著問他:“能告訴我這其中的秘訣嗎?”老板說:“其實,我和潘記的老板是師兄弟。”我有些驚訝:“可你們做的豆腐不一樣呀。”老板說:“是不一樣。我師兄——潘記做的豆腐確實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湯是用肉、骨頭,配上調料,經過幾個小時熬製而成,師兄在這方麵就不如我了。”
見我還有些不解,老板繼續解釋:“這是我師傅特意傳授給我們的。師傅說,生意要想長遠,就要有自己的特長。師傅還告訴我們、‘吃’的生意最難做,因為眾口難調,人的口味是不斷變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經常吃也會煩,因此師傅傳給我們不同的手藝。這樣,人們吃膩了我師兄的豆腐,就會到我這裏來喝湯。時間長了,人們還會回到我師兄那裏。再過一段時間,人們又會來我這裏。這樣我們師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較長遠地做下去,並且互不影響。”
我試探地問:“你難道就不想跟師兄學做豆腐麼?”老板卻說:“師傅告訴我們,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時候,你想樣樣精,結果樣樣差。”
“一招鮮,吃遍天”,你隻有把一門技藝學精通了,才能有與別人競爭的優勢。隻賺一分錢
前不久,紹興市政府在諸暨召開的“發展民營經濟經驗交流會”上,道出了當地特殊的經濟發展模式——三塊五毛錢一雙的高檔精紡襪,隻賺一分錢就賣!隻賺一分錢,這令不少與會的見多識廣的專家吃驚不小,很多企業主更是不敢相信。
然而,就是這毫不起眼的一分錢利潤,培育出了數不清的百萬富翁。他們給與會者算了一筆賬:一雙襪子賺一分錢,一個普通攤位每個月要是銷出70萬到80萬雙襪子,也就有700元到8000元的利潤,一年下來就有將近10萬元。
如今,在諸暨大唐鎮,大唐襪業市場擁有1600間攤位。去年,這裏銷出了超過70億雙襪子。同樣在紹興市,唯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浙江某集團,除了在全國各地的大商場內和商業街上開櫃台和專賣店外,還做著一項鮮為人知的生意:在超市裏賣三四十元一條的西褲。
麵對疑問,該集團董事長解釋:“盡管超市西褲價格比較低,利潤不大,但是3個月就結一次款,資金可以馬上回籠,沒有積壓的風險。你不要看不起那一點點的利潤,積少成多,去年我們在上海幾個大超市,一年就做了1000多萬元的生意。何樂而不為呢?”
這裏還有一個類似的例子,說的是深圳一個半文盲的婦女,起初她給人家當保姆,後來在擁擠的街頭擺小攤賣膠卷。她認死理,一個膠卷永遠隻賺一毛錢。市場上的柯達膠卷賣22元時。她隻賣151元,不想,後來批發量卻大得驚人,生意也越做越大。
現在,在深圳,她的攝影器材店,可以說搞攝影的無人不曉。
在深圳這塊人精成堆的地方,一個農村婦女用她簡單的“隻賺一毛錢”的真誠打敗了複雜的東西。不由得你不信,有些人的成功注定讓你一輩子刮目相看,那一分錢的利潤,那一毛錢的真誠,就是成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