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說:“不行,我不能把錢還給你,我已經把錢給花掉了。”

kennny說:“ok,那麼就把那頭死驢給我吧!”

農民很納悶:“你要那頭死驢幹嘛?”

kenny說:“我可以用那頭死驢作為幸運抽獎的獎品。”

農民叫了起來:“你不可能把一頭死驢作為抽獎獎品,沒有人會要它的。”

kenny回答:“別擔心,看我的。我不告訴任何人這頭驢是死的就行了!”

幾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kenny。

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

kenny:“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票,每張2塊錢,就這樣我賺了998塊錢!”

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

kenny回答:“隻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

許多年後,長大了的kenny成為了安然公司的總裁。

成功在於思維的另辟蹊徑。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所以成功者就是你。責任感創造奇跡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裏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曆,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係。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隻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裏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裏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麵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裏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隻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不要往前後左右看

傑克,是一個有理想的青年。他喜歡創作,立誌當個大作家,像山姆一樣。山姆,是傑克崇拜的大作家。傑克常常在雜誌上看見山姆的名字。傑克發現:山姆非常高產;並且,創作風格多樣化;再有,從作品涉及的內容看,其人的知識、見識極其廣博。以山姆為偶像,傑克開始了文學創作。慢慢地,傑克也能發表作品了。傑克高興地努力地寫呀寫,從趨勢上看,他是進步的。然而,寫了幾年後,傑克沮喪地發現:自己要想趕上山姆,簡直是白日做夢。山姆酷似一台創作機器,任意翻開一冊新一期的雜誌,幾乎都可以看見山姆的名字。傑克心想,我就是每天不睡覺也寫不出來這麼多的作品。另外,山姆那多樣化的創作風格,可以吸引有著不同欣賞癖好的讀者,而自己,僅有一種創作風格。最可怕的是,山姆猶如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萬事通”,而自己,相比之下,顯得懂得太少了。傑克開始懷疑自己了,懷疑自己的才氣,懷疑自己的學識,懷疑自己是不是文學創作這塊料,懷疑自己能否在這條路上有大發展……

在種種懷疑中,傑克信心盡失,慢慢地,他遠離了創作。他死心塌地做了一名運輸垃圾的司機。在奔向垃圾處理場的路上,傑克老了。

這一天,老傑克到一家雜誌社去運垃圾,那其實是一些滯銷舊雜誌。老傑克隨手拾起了一冊翻了翻,又看見了山姆的名字。忽然,老傑克想跟雜誌社的人打聽打聽山姆。事實上,除了山姆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老傑克對山姆本人是一無所知的。雜誌社的人笑著告訴老傑克:山姆這個人根本不存在。我們雜誌社把作者姓名不詳的文章,一概署名為山姆。其他的雜誌社也有這個習慣。所以,山姆的名字常常出現在雜誌上。

話未說完,老傑克已然驚得不能動彈了。原來,讓他信心盡失、理想破滅、一生黯淡的,竟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

人,多麼喜歡瞎比較啊。在瞎比較中,自己創造出一個對手。又因為不自信,再用想像力將對手的能力無限擴大化。繼而,讓對手來折磨自己,直到將自己擊垮為止。待到有一天,忽然明白了,其實是自己擊垮了自己,可是為時已晚。請走好腳下的每一步,不要向前後左右看,這樣的話,你就不會被想像出來的對手所擊倒。商人與支票

年關將近,一個小商人辛辛苦苦地趕出一批貨,交給一個新客戶。交貨之後,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客戶將貨款電彙回來。

過了兩個星期之後,小商人終於按耐不住,便親自搭乘夜班火車,趕到那個客戶的公司,苦等幾個鍾頭之後,對方才出現。小商人磨了半天,才取到那筆為數十萬元的貸款支票。

小商人拿著客戶開來的現金支票,火速趕到發出支票的銀行,希望能夠立刻換得現款,準備過年應急之用。

不料,當他將支票交給銀行櫃台小姐時,對方卻告訴他,這個賬號的戶頭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沒有往來資金,而且,在那個賬號內的存款也不足,他的支票根本無法兌現。

小商人頓時明白,這是那個刁鑽的客戶故意為難他的小動作,當下便想再衝回客戶的公司,和那客戶大吵一架。但小商人做事一向小心謹慎,在準備離開銀行之前,向銀行小姐簡單地講了自己的窘困狀況,並詢問櫃台小姐,既然他的支票因對方存款不足而遭到退票,那麼對方究竟差了多少錢?

由於他的誠懇,櫃台小姐也熱心地幫他查詢,得到的結果是,戶頭內隻剩下九萬八千元,與他的支票金額相差兩千塊錢。

果然不出所料,那個客戶是存心要和他過不去,看來這筆貨款有點懸乎。

小商人轉念想了想,靈機一動,很快地從身上掏出兩千元鈔票,央求櫃台小姐幫他存入那個客戶的賬號內,補足支票麵額的十萬元,再將那張支票軋進去,終於順利地取到錢。

成功隻是注意生活中的一個小細節,如果你仔細注意找把握了,勝利就屬於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