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2
失約
魏特利有幸在年少時,便學會了自立自強。他父親在二次大戰時身在國外,當他九歲時,在聖地亞哥附近,有一個陸軍製炮兵團,駐紮的士兵和他成了好友,以消磨無聊的閑暇時間。他們會送魏特利一些軍中紀念品,像陸軍偽裝鋼盔、背帶及軍用水壺,魏特利則以糖果、雜誌,或邀請他們來家中吃便飯,作為回贈。
魏特利永難忘懷那一天,他回憶道:
“那天我的一位士兵朋友說:‘星期天上午五點,我帶你到船上釣魚。’我雀躍不已,高興地回答:‘哇哈!我好想去。我甚至從未靠近過一艘船,我總是在橋上。防波堤上,或岩石上垂釣。眼看著一艘艘船開往海中,真令人羨慕!我總是夢想,有一天我能在船上釣魚。噢,太感謝你了!我要告訴我媽媽,下星期六請你過來吃晚飯。’”
“周六晚上我興奮地和衣上床,為了確保不會遲到,還穿著網球鞋。我在床上無法入眠,幻想著海中的石斑魚和梭魚,在天花板上遊來遊去。清晨三點,我爬出臥房窗口,備好魚具箱,另外還帶備用的魚鉤及魚線,將釣竿上的軸上好油。帶了兩份花生醬和果醬三明治。
四點整,我就準備出發了。釣竿、魚具箱、午餐及滿腔熱情,一切就緒——坐在我家門外的路邊,摸黑等待著我的士兵朋友出現。”
“但他失約了。”
“那可能就是我一生中,學會要自立自強的關鍵時刻。”
“我沒有因此對人的真誠產生懷疑或自憐自艾,也沒有爬回床上生悶氣或懊惱不已,向母親、兄弟姊妹及朋友訴苦,說那家夥沒來,失約了。相反的,我跑到附近汽車戲院空地上的售貨攤,花光我幫人除草所賺的錢,買了那艘上星期在那兒看過、補綴過的單人橡膠救生艇。近午時分,我才將橡皮艇吹滿氣,我把它頂在頭上,裏頭放著釣魚的用具,活像個原始狩獵隊。我搖著漿,滑入水中,假裝我將啟動一艘豪華大油輪,航向海洋。我釣到一些魚,享受了我的三明治,用軍用水壺喝了些果汁,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妙的日子之一。那真是生命
中的一大高潮。”
魏特利經常回憶那天的光景,沉思所學到經驗,即使是在9歲那樣稚嫩的年紀,他也學到了寶貴的一課:“首先學到的是,隻要魚兒上釣,世上便沒有任何值得煩心的事了。而那天下午,魚兒的確上釣了!其次,士兵朋友教給我了,光有好的意圖並不夠。士兵朋友要帶我去,也想著要帶我去,但他並未赴約。”
然而對魏特利而言,那天去釣魚,卻是他最大的希望,他立即著手設定計劃,使願望成真。魏特利極有可能被失望的情緒所擊潰,也極可能隻是回家自我安慰:“你想去釣魚,但那阿兵哥沒來,這就算了吧!”相反的,他心中有個聲音告訴他:僅有欲望不足以得勝,我要立刻行動,要自立自強,自己開發屬於自己的那一片沃土——潛能。
靠自己的力量,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大大小小的夢想。痛苦積聚力量
有一個女孩,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滑雪運動員。然而,她不幸患上了骨癌。為了保住性命,她被迫鋸掉了右腳。後來,癌細胞擴散,她先後又失去了乳房和子宮。
一而再,再而三的厄運降臨到她的頭上,她哭泣過、悲傷過,卻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她一直告誡自己:“輕言放棄,就是失敗,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最後,她不但沒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頑強的鬥誌和無比的勇氣,排除萬難,終於為自己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中包括獲得了1988年冬季奧運會的冠軍,還在美國曆屆滑雪錦標賽中共贏得29枚金牌。後來,她還成為攀登險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國運動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著名滑雪運動員——戴安娜·高登。
一個人隻有不被困難嚇倒,勇敢麵對不幸,忍受別人不能忍受的才能成功。蜘蛛的啟示
19世紀初,一支英國大軍被拿破侖所率領的軍隊擊潰,這支軍隊的將領們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躲進農舍的草堆裏避風雨,又痛苦,又懊喪。茫然中,他忽然發現牆腳處有一隻蜘蛛在風中拚力結網,蛛絲一次次被吹斷,但蜘蛛一次又一次拉絲重結,毫不氣餒,終於把網結成。將軍被這個小精靈震撼了,深受鼓勵,後來重整旗鼓,厲兵秣馬,終於在滑鐵盧之役打敗了對手拿破侖。這位將軍,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靈頓將軍。
每個人在他的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17歲喪母,32歲失聰,接二連三的打擊沒有擊倒他。他的主要作品竟大都作於失聰之後。牛頓,隻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便輟學在家。但一樣成為人類光明的使者,成為自然界一些最重要規律的發現者。
失敗對於將軍,失聰對於音樂家,輟學對於發明家,都算是最大的困難了,但他們都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終於獲得了成功。聖誕節的他
聖誕節前夕,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充滿佳節的熱鬧氣氛。他坐在公園裏的一張椅子上,開始回顧往事。去年的今天,他也是孤單一人,以醉酒度過他的聖誕節,沒有新衣,也沒有新鞋子,更甭談新車子、新房子。
“唉!今年我又要穿著這對舊鞋子度過聖誕了!”說著準備脫掉這舊鞋子。這個時候,他突然看見一個年輕人自己滑著輪椅從他身邊走過。他頓悟到:“我有鞋子穿是多麼幸福!他連穿鞋子的機會都沒有啊!”。之後,推銷員每做任何一件事都心平氣和,珍惜機會,發奮圖強,力爭上遊。數年之後,生活在他麵前終於徹底改變了,他成了一名百萬富翁。
環顧四周,我們會發覺社會上有許多天生殘缺的人,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從不埋怨上天對他們不公平或乞求他人救濟,反而自立自強,脫穎而出,成為有用之人才。有時我們會覺得很慚愧。我們生來五官端正,手腳不缺,卻為何厭倦生活,厭倦人生,抱怨同事,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不知不覺地陷入了這幽暗的胡同。取得成功
華特和麗莎這對年輕夫婦,不久前還以為成功指日可待,當華特拿到心理和企管碩士學位時,他以為自己日後就可以從事管理公司人際關係谘詢,或執行與監督有關的工作。然而短期內,事情卻與他預期的有所出入,華特別無選擇,隻好暫時將希望束之高閣,這一晃就是好幾年。華特是個德國人,這段期間除了當翻譯,似乎也沒有其他出路。
他和麗莎兩人都夢想能搬回德國,如此一來,不但可與家人團聚,麗莎更可借此學習德文及當地文化。他們一心想回德國,計劃在那裏找一個高薪的工作,並趁兩人還是丁克族時好好四處旅遊。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們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在德國找工作,登報求職、寄履曆表,讓雇主知道他們強烈的工作意願。就在離德返美的前一天,正當所有履曆表都石沉大海時,華特突然接到一個麵試電話。
“我們一定能美夢成真!”麗莎興奮得大叫。
可是華特卻顯得十分謹慎。
“別高興得太早,”他說,“麗莎,這不過是個麵試而已。
麵試結束,華特和麗莎如期返美等候通知。一個星期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麗莎這時開始感到不耐煩,她焦急地催促華特打個電話去問問情況,然而華特心裏明白,他得等到公司主動跟他聯絡才行。在聖誕節前後,該公司的人事主管終於告訴華特,他們要雇用他,隻是公司的決策過程太慢了。經過數個月的漫長等待,兩入終於美夢成真。這份工作薪水優厚,升遷可期,同時公司還願意協助華特還清助學貸款及遷徙費用。再也沒有什麼工作比這次更好的了。
華特和麗莎樂瘋了,他們終於達成心願。
華特接著前往德國開始新工作。就當地的工作條件而言,這是個令人稱羨的職位,華特和麗莎都覺得十分滿意。華特有兩個月的試用期,看看雙方是否合適,這時,麗莎也辭去工作,準備搬家。
可是當華特開始工作後,對公司及工作總有一種不安感,有些事情好像不太對勁,他很怕心裏出現“回美國算了”的念頭,因為事情演變至今,早已無後路可退,他也怕想起一千脆放棄這個原本和預期相符的職業生涯”。最後他終於了解自己再也無法漠視這種感覺。
有天晚上華特走了好長一段路,反複思考這個情況,當他確知目前的新工作根本就不適合他時,華特不禁放聲大哭。然而除了悲傷,華特也為自己理清了思緒而感到欣慰。
第二天華特走進總裁辦公室,遞了辭呈。總裁很驚訝,而且也有點失望,可是除了接受也別無他法。“你為什麼要離開?你以後該怎麼辦?”總裁不解地問。
接著華特對自己在這段時間看到的公司問題——向總裁報告,並且告訴他這份工作和原先預期的不太一樣,華特接著說,他計劃開一家谘詢公司。華特自信及堅定的口吻讓總裁印象深刻,於是他問華特:“要是你當了谘詢師,你會怎樣為公司解決問題呢?”
華特想了一下,因為他尚未完全勾勒出藍圖,不過仍按長期的思考模式回答。華特告訴總裁,思想如何創造實際,而每個人內心其實都有驅動力、常識和其他特質,這些足以使人成為有效率的職員。總裁對華特的話感到很有興趣,遂問華特是否願意當他和公司的谘詢師。瞧,多快!華特馬上就有了第一位客戶。
華特離開德國前,和總裁做了一整天的訓練課程,並規劃日後要將這套心智運作原則和安寧心智的方法傳授給公司各階層主管。截至目前為止,華特已走訪了13個國家,訓練對象超過2000人。華特的事業蒸蒸日上,他不僅為原公司進行谘詢工作,業務更擴展至德國及法國其他公司。
想不到原本想傻傻地辭掉工作,到最後事情卻出乎兩人意料之外——當了谘詢師的華特不僅賺進大把鈔票,還有上班族渴望的自由,他在兩個國家之間如魚得水。麗莎也如願在德國待上幾個月,並趁華特到各國工作時,四處遊覽。
哪一個人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就能取得成功,隻要我們內心的希望與夢想存在,就終有一天會得到成功的垂青。心理學家的分析手記
這是一位心理分析家的手記,它記錄並分析了這樣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