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7
曼德拉
?——由篝火旁的故事得到的啟示
納爾遜·曼德拉,1918出生於南非母韋索村莊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裏。早年,他是非國大“青年聯盟”的創建者之一,他成功地領導了著名的“蔑視運動”,後來任非國大主席,積極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南非。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後,在他的積極努力下,南非真正實現了種族平等,以嶄新的麵貌出現在世界人民的眼前。
夕陽下,一群牧童趕著羊群正緩緩向村子走去。落日的餘暉把大草原塗抹得輝煌美麗,整個世界像是被這金黃的色調陶醉了,到處都流淌著安詳靜溢的氣息。
這天晚上,吃過晚飯,一群小夥伴打打鬧鬧來到了村頭的大樹下。他們燃起熊熊篝火,望著天上的明月,請老爺爺講祖先的故事。
“在白人到來之前,我們這裏美極了,生活得很幸福,那時,土地上盛開著鮮花,流淌著奶和蜜。可是,白人拿著火槍和我們進行了一次戰鬥,搶走了5000頭牛……”
善於思考的曼德拉腦海中產生了許多問題,他問老爺爺:“那時候我們打過勝仗嗎?”
望著天真無邪的孩子,老爺爺又講起黑人領袖恰卡的動人故事。
“有,怎麼沒有呢?你們知道恰卡嗎?他可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他用短劍刺矛作為武器。他還創造了牛角陣法——就是隊伍像牛角那樣,中間是主要的攻擊隊伍,兩邊各有一列隊伍。和敵人作戰時,兩邊的隊伍快速向前包圍敵人,然後中間的隊伍向前猛攻,打得敵人落荒而逃。在恰卡的領導下,我們打了許多勝仗。白人一提起他,都害怕得要命。”
“哈哈哈……”孩子們都高興得大笑起來,曼德拉心中更是興奮不已,為先輩們的英勇機智驕傲萬分。
“老爺爺,你說說,還有哪些英雄呢?”一個小夥伴又問道。
“比如我們科薩族的馬卡納,他發明了車陣戰法。你們知道,白人使用的是火槍,隔很遠就可以打我們,而咱們的武器是短劍長矛,怎麼是人家的對手呢?他就讓人們做了許多戰車,戰車上有厚厚的木板,敵人的槍彈打不透。咱們的士兵躲在車後向他們進攻,一旦接近他們,那可好看了,他們的槍彈派不上用場,可咱們的武器卻發揮了作用,把敵人殺得大敗而逃。”
老人興奮地講述著,他臉上閃現著對昔日的向往。
“那後來呢?”孩子們最喜歡刨根問底,一群小孩子都大睜著好奇的眼睛等待老爺爺繼續講下去。
“後來呀!他被敵人抓住了。”老爺爺神色黯然地回答。
“怎麼會被抓住呢?”
“有一次,白人打敗了我們,搶走了許多東西,還抓了許多婦女和孩子。他們揚言說隻要他投降,就會釋放這些婦女和孩子。馬卡納非常勇敢,不顧別人的勸阻,一個人走到敵人軍營裏。敵人還以為他帶了好多人,安排了很多伏兵。結果見隻有他一個,被他的英勇氣概震住了,敵人首領和他說話時都結結巴巴。有幾個士兵想把他捆綁起來,被他一聲大喝,嚇得一屁股躍坐在地上。他們太怕馬卡納了,都以為他是天神呢!可是,哎!真可惜!”
在老人的歎息中,孩子們也都沉默起來。大家凝望著天上的明月,久久沒有聲息。
篝火映紅了孩子們的臉頰,河水回應著孩子們的心聲。這片寂靜的大草原上,曾經發生過許多驚天動地的往事,彌漫著無盡的英雄氣概。民族的曆史是如此地沉重,可恨的白人又是那樣凶殘。老人的故事,像沉重的石塊,激起了他們心中的陣陣漣綺,又像陣陣春風,喚醒了他們民族情感的嫩芽。
一個個夜晚就這樣過去了,一個個故事留在了小曼德拉的心靈深處。從自己家族的遭遇、村莊的變遷和民族的興衰,他想了很多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很多的道理,這讓小曼德拉變得成熟和沉穩。
在曼德拉幼小的心靈中,早已立下誌願,要改變現有的不合理的世界,要讓黑人從白人的殘酷統治下解放出來。
可是,白人已統治多年,戰爭也早已煙消雲散,我們該怎麼辦?這樣的想法浮上他的心頭。
此外,曼德拉的一生全部用來結束南非的種族主義統治,在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中,曼德拉一大半時間是在牢獄中度過的。
最後以曼德拉為代表的南非黑人經過長期不屈不撓的鬥爭,終於贏來了勝利,1990年曼德拉出獄,經過他的努力,1991年,南非白人政府宣布廢除種族隔離製度,1994年在全國的多種族大選中,非洲人國民大會黨取得勝利,曼德拉也成為非洲曆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也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民選總統。曼德拉成為了新南非的重要象征,他不僅結束了南非白人的種族主義統治,而且顛覆了世界性的種族主義製度,他的勝利及成就早已超出了單純的個人範疇,而體現出一種思想上的勝利,是正義、平等、民主思想的勝利,曼德拉成為了這一思想的化身,這是他對整個世界的偉大貢獻,這也正是曼德拉的不朽之處。
老爺爺的一個個故事喚起了曼德拉對未來的向往。從老爺爺的故事中他了解到這美麗的地方原本就是他們祖先的家園。白人的到來改變了這裏的一切,用殘酷的手段統治黑人。他們反而成為了這裏的主人,打破這種種族不平等的意識在曼德拉心中紮下了根,開啟了他偉大人生的行程。拿破侖
?——土倫戰役顯示軍事天才
拿破侖(1769~1821),出生於科西嘉島上一個破落貴族家庭。他是法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法國第一執政和皇帝。號稱馬背上的皇帝。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了,代表落後生產力的封建國王被起義民眾處決。
但是,由於革命不徹底,使得王黨分子以土倫城為中心,發動暴亂,並引進英軍和西班牙軍進駐土倫,企圖推翻年輕的共和國政府。
一天傍晚,拿破侖去拜會他的同鄉——土倫圍攻戰的直接領導人薩切利蒂將軍。當他們喝完一杯酒後,薩切利蒂突然長長地歎了口氣,兩眼憂傷地對拿破侖說:“我很痛苦,痛苦到了極點,拿破侖先生!”
“您痛苦什麼呢?”
“沒有真正的軍事天才指揮部隊,使得土倫城久攻不克,這就是我的痛苦呀!”將軍說道。
“您能把兵力部署地圖給我看看嗎?將軍。”拿破侖說。
“能,完全能!”
拿破侖的目光在地圖上緩緩地移動著,他發現整個土倫海灣呈葫蘆形,法軍在葫蘆尾,英軍在葫蘆頭的土倫城,葫蘆的腰部在裏卡爾半島——英軍的炮艦所在地,這正是土倫海港的咽喉所在。
拿破侖的目光盯在了裏卡爾。“將軍,您看,我們隻有攻下裏卡爾半島,才能攻進土倫城。現在,我們必須盡快占領裏卡爾。”
英軍在裏卡爾前設了兩個大炮台,密集的炮火可以毀滅任何進攻的軍隊。
“將軍。”拿破侖目光炯炯地盯著薩切利蒂,“最強的地方往往正是最弱的地方。為什麼我們不用炮呢?我們隻要用連續不斷的轟炸壓住他們的炮火,掩護步兵從側麵包抄過去,海上和陸上同時圍攻,就很有可能突破土倫城!”
薩切利蒂被這嚴密而獨特的戰術設計折服了。
“拿破侖先生,”將軍拍著他的肩頭,“我要你去作炮兵指揮官,怎麼樣?”
“將軍閣下,感謝你的信任,拿不下土倫,我用劍自盡在你麵前。”
“不,你一定要活著攻下土倫。”
“是,將軍,我會活著攻下土倫。”
正是這樣一個偶然的機遇,使拿破侖獲得了一個初試鋒芒的舞台。
12月16日晚上,大雨滂沱,狂風呼嘯,閃電不時地劃破天際大片的雲層,雷聲炸得大地在顫抖,一場決定性的進攻開始了。
漆黑的夜伸手不見五指,拿破侖指揮炮兵悄悄地向英軍炮台下集結。忽然,一道閃電劃過,英軍發現了他們,剛剛平息的炮聲又吼了起來,幾個優秀的炮手霎時倒在了血泊中。
“快,補位!”拿破侖大聲命令。
“開炮,打,狠狠地打!”
一發發炮彈帶著仇恨飛向英軍陣地。
“米爾隆,立即帶領一縱隊,從左側迂回,越過小山突襲敵人後方,給他個出其不意。”
“立即執行,閣下!”
“炮手,掩護!”
炮筒燒紅了,一個又一個炮手倒下了,英軍的炮彈依舊準確地落在法國陣地。
“報告,有奸細。”一青年軍官報告。
“什麼,奸細?”拿破侖瞪圓了血紅的雙眼。
一個小山下麵,有兩個法蘭西士兵在悄悄地向對岸打著旗語。拿破侖舉起高倍望遠鏡,見對岸也有兩個英軍士兵在打旗語,旁邊還有一個士兵在寫著什麼。
“維克托,看著對岸。”拿破侖一邊把望遠鏡遞給青年軍官,一邊舉起手槍。
一聲槍響,一個英軍士兵倒下了,另兩個倉皇躲避。
“幹掉那兩個可恥的叛徒!”
“是!”
失去“耳目”的英軍大炮殺傷力越來越小。
“衝啊,法蘭西的勇士們!”拿破侖長劍一揮。策馬衝向敵陣。
“衝啊!”步兵、騎兵呐喊著,跟隨拿破侖從正麵進攻敵人。
這時,另一隊騎兵也從敵人後方衝了過來,受到夾擊的敵人無心戀戰,丟下武器,從海上倉皇出逃,湧向土倫城。革命軍占領了裏卡爾。
“所有炮兵都進入炮台,用敵人的大炮,轟擊敵人的艦船,轟擊土倫城,快!”拿破侖站在高高的炮台上,向部隊下達了最後一道進攻命令。
複仇的炮彈,像長了眼睛,打得英軍鬼哭狼嚎。土倫城收複了。拿破侖時年24歲。他被破格提升為將軍,即而成了風雲人物。
土倫戰役是拿破侖輝煌一生的起點。縱觀拿破侖一生,他在治理國家、煥發人民的才智和運用戰爭藝術等許多方麵,完全是超群絕倫、冠壓古今。他的偉大,不但在於他指揮了許多傑出的戰役,更在於他在戰場和治理國家中投注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這種勇氣和智慧,使得他成為了一座巍然毅立的曆史紀念碑,雖然飽受狂風暴雨的摧殘,卻還是光芒四射,宏偉壯麗。巴頓
?——耐心等候成就“血膽”將軍
喬治·巴頓(1885~1945),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個富裕的軍人世家。他是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民心目中的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這位“血膽將軍”叱吒風雲,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超人的聰明才智,在“霸王戰役”、“諾曼底登陸”、突破齊格菲防線深入德國腹地等戰役中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神話,是當時新聞報道中典型的神話式人物。
1915年,巴頓被派到布裏斯堡服役,受著名將領潘興指揮。當時大盜維拉常帶領土匪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騷擾破壞。美國總統威爾遜下令潘興率軍進入墨西哥追捕維拉。
潘興決定讓布裏斯堡的第七、第八騎兵團留守,其餘部隊前往墨西哥追捕逃犯。當時巴頓正在第八騎兵團,當他聽說本團不參戰時心中很不痛快,他要參戰。他決定去找潘興申請參戰。
巴頓來到潘興的辦公室被攔在外麵:“將軍正在工作,請在外等候。”
巴頓沒有辦法,隻好坐在辦公室外的椅子上耐心等待。時間一點點地過去了,40個小時後,潘興才從辦公室中走出來。
巴頓立刻走上前去,敬了軍禮,然後報告:“我要參加這次任務。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鍛煉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潘興看了看巴頓那種堅定的眼神,笑著對他說:“你的真誠打動了我,作我的副官吧,執行這次任務!”
巴頓興奮地說:“謝謝長官。”
在墨西哥的剿匪戰鬥中巴頓表現十分出色,深受潘興的賞識,被提升為中尉,1917年凱旋歸國。
這時美國已正式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潘興被任命為美國赴歐遠征軍總司令。巴頓擔任了潘興的上尉副官,獲得了參加戰爭的機會。但他不願在司令部幹一些雜務事,希望能夠到前線去。於是潘興讓他選擇,或者擔任一名步兵營長,或者去指揮初建不久的坦克部隊,巴頓猶豫了一段時間後選擇了後者。
當時美軍的坦克部隊剛組建不到一年,裝備很差,技術落後,不能適應戰爭的需要。巴頓首先認真考察了英法兩國的坦克訓練中心,在田園堡法國坦克學校學習,熟悉和掌握了這種新式武器的性能和用法。然後向上級起草了一份詳細的報告,論述了坦克的構造、使用、維護、修理、兵員訓練及戰術運用等問題,這份報告成為當時關於美軍坦克的基本文件。
1918年初,巴頓在法國馬恩河上遊的朗格勒開辦了一所坦克訓練中心,接受了法國捐贈的22輛雷諾式輕型坦克。由於該中心僅有他一人會駕駛坦克,他便獨自一人把這些坦克開回了中心。巴頓利用這些坦克訓練美國士兵,很快組建了一個坦克旅,他本人也晉升為中校。
8月22日,富於進攻性的巴頓率領他的坦克旅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聖米歇爾會戰中。結果雖然表現英勇,卻因孤軍深入敵陣而受到上級的批評。
9月26日,巴頓又率坦克部隊參加了默茲一阿爾貢戰役,但第1天他的大腿就被機槍和榴彈擊傷,被一名中士拖進了一個彈坑。傷口血流不止,疼痛萬分。但巴頓強忍痛苦,用手書向部下傳達命令,繼續指揮戰鬥。巴頓為此而獲得了紫心勳章,後又因訓練坦克部隊有功而獲得優異服務十字勳章,並晉升為上校。
巴頓深深感謝潘興將軍給予他參加大戰的良機,使他能獲得如此多的榮譽。後來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去北非作戰之前,專程去拜望了這位前輩和良師。他以潘興為心目中的指揮官楷模,處處仿效潘興,嚴格堅守紀律,絕對盡忠職守,與部下打成一片,注重部隊的儀容禮節,鼓舞部隊的戰鬥士氣,少說漂亮的空話,多幹實際的工作。
40個小時的耐心等候,使巴頓在執行任務中有出色的表現,得到上司賞識,進而在一戰中嶄露頭角,榮獲了許多榮譽。
人生中的機遇最難求,巴頓沒有放過這一生中重要的時刻,也因此在二戰中贏得了“血膽將軍”的稱號。朱可夫
——打擊日軍顯雄威
朱可夫(1896~1974),出生於距莫斯科不遠的卡盧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他是前蘇聯著名的陸軍將領,指揮了舉世聞名的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和柏林戰役,是前蘇聯衛國戰爭中的頭等功臣,享有崇高的榮譽。正如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裏所說:“朱可夫確實是率領大批軍隊進行戰爭的統帥的統帥。”
1939年6月,日軍突然侵犯原蘇聯友鄰蒙古的邊界。根據1936年3月12日的蘇蒙條約,前蘇聯政府有責任保衛蒙古不受任何外敵侵犯。朱可夫被緊急召赴國防委員會。在那裏,伏羅希洛夫給他介紹了當時的形勢,並委派他帶幾個專業軍官立即飛赴遠東親臨督戰。
當天下午,朱可夫和隨行人員離開莫斯科,飛往遠東。第二天早晨,他們就到達了前敵指揮所的五十七軍司令部所在地。
來到司令部所在地,朱可夫對前敵指揮所設在距前線相當遠的地方和糟糕的戰備頗不滿意,他要求軍長費克連科和他一起立即到前線去,到那裏仔細研究一下情況,但費克連科卻借口莫斯科隨時可能來電話找他,讓政委陪朱可夫去。
尼基謝夫是個十分稱職的政委,他對全軍人員的情況都很熟悉。朱可夫在他的陪同下,在前線地域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通過對發生衝突地域內的地形觀察,加上與蘇蒙部隊指戰員談話,朱可夫對已發生的戰事的性質和規模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對日軍的作戰能力心中也有了數。同時,他發現自己一方軍隊存在著對日軍缺乏周密偵察的缺點。
通過對各種情況的分析,朱可夫敏銳地意識到,這不是一般的邊境衝突,日本一直懷著侵略蘇聯遠東地區和蒙古領土的野心。他預測,不久就會發生大規模的戰役。
朱可夫給伏羅希洛夫寫了份報告,詳細彙報了衝突地區的情況及對敵我雙方情況考察後的結論,並提出蘇蒙軍隊的行動計劃:堅守哈勒欣河東岸陣地,同時準備從縱深方向進行反襲擊,擊潰來犯日軍。
報告發出後的第一天,朱可夫就接到了莫斯科那邊的回答,完全同意朱可夫對情況的判斷和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並解除費克連科軍長職務,任命朱可夫接任軍長。
朱可夫的判斷準確無誤,僅僅十幾天之後,日軍就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他們乘著夜色偷渡過哈勒欣河,並以優勢兵力占領了戰略高地巴英查崗以及附近地區。這種情況對蘇軍十分不利,如果日軍從這個地域展開進攻,可以毫不受阻地對蘇軍主力部隊的側翼和後方進行突擊。
麵對眼前的戰態,朱可夫經過冷靜地分析,決定立即組織一支機械化部隊從3路進行反攻。他的分析是:雖然敵軍在人數、火炮方麵具有絕對優勢,但是裝甲坦克是蘇軍的“殺手銅”,必須立即用這些坦克殲滅剛剛渡河的日軍,不給日軍留下構築工事和組織對坦克防禦的機會,因此對敵人的反擊絕不能拖延。如果等敵人采取防禦措施後再反擊,坦克不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且還會遭到敵空軍的襲擊,那麼這時坦克將會完全暴露在連灌木叢都沒有的開闊地上,後果將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