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美軍又首次使用裝有雷達的4B“複仇者”式魚雷機,在無護航飛機的掩護下,對特魯克進行了夜間空襲。這種飛機是自中途島海空戰後開始裝備部隊的,它的性能較4BD“掠奪者”式要優越得多,且生產量也大得多。它可攜帶1條22英寸魚雷或2000磅炸彈,時速267海裏,最大續航力超過2000海裏。後來生產的這種飛機都裝有比較先進的雷達設施。

當這些先進的美機飛臨特魯克礁湖上空時,高度驟然降至60米左右。這時,l顆信號彈劃破夜空,瞬間,礁湖周圍的日防空火炮都開了火,但日軍根本沒有料到美機會飛得這麼低,發射的炮彈全都在飛機上空爆炸了。而美4B“複仇者”式轟炸機則靠雷達幫助識別目標,對特魯克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攻擊。後來,當日本人從4B“複仇者”式轟炸機排氣管的微弱閃光中辨認出美機,迅速改變射擊仰角後準備重新射擊時,4B“複仇者”早已轟炸完畢,飛離特魯克。這次短暫的夜間空襲,取得了比白天兩次空襲更大的戰果。

美機對特魯克的空襲真可說是碩果累累:共擊沉各種艦船40餘艘,毀壞飛機近300架,人員損失1800多人。

空襲特魯克使東京大為震驚,大本營甚至認為:這一次空襲可稱為“第二次珍珠港事件”。後來,日聯合艦隊的旗艦“武藏號”艦長佐藤大佐在其回憶錄中不無淒涼地說:“海上的損失也慘不忍睹,主力巡洋艦在下沉,40餘艘艦船相繼葬身海底。到昨天為止,這個聯結南北的要衝因為是聯合艦隊的泊地而成為太平洋上爭奪焦點的特魯克,已麵目全非,化為一片廢墟,有如當年被我方蹂躪了的珍珠港,損失慘重。”由此也可見其影響之大了。

5“法警”戰役

美軍在成功地奪取了誇賈林島之後,又按照原先的計劃揮師東向,直指埃尼威托克島。

埃尼威托克島是馬紹爾群島中最西端的島嶼,它是一個又大又圓的珊瑚礁。埃尼威托克的含義是“坐落在東西之間的一塊土地”,奪取該島,美軍就等於獲得了中太平洋大反攻的重要中轉站。

日軍於1942年11月派出300餘名工程兵,在環礁北部的恩吉比島上修建機場,12月又增派500餘工程兵,以加快施工進程。1943年3月建成一個擁有1200米長跑道的大型機場,可供重型轟炸機起降。但日軍未在該機場部署常駐航空兵,隻將該機場作為馬裏亞納、馬紹爾和加羅林群島之間中繼基地。

守備埃尼威托克島的部隊是日本海軍第61警備隊,1944年1月又從中國東北調去了海上機動第一旅團,以加強防禦力量。日軍地麵部隊主要防守思吉比島、埃尼威托克和帕裏3個島礁,具體部署在恩吉比島1276人,埃尼威托克808人,帕裏島1476人,共約3500餘人,其中工程兵約800人,戰鬥部隊2700人,第一旅團的指揮部設在帕裏島。

2月15日,希爾海軍少將率領登陸編隊從誇賈林出發,於17日駛抵埃尼威托克海域,由於登陸部隊隻有8000人,與日軍相比,僅有22∶1的優勢,無力同時在三個島礁上登陸,隻能逐一奪取。

金德少將指揮的第58特混編隊第4大隊,編有3艘航母。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艦載機約150架,同時到達埃尼威托克海域,與登陸編隊中的護航航母一起,負責提供空中掩護和航空火力支援。

鑒於恩吉比島上建有機場,美軍將其作為第一個攻占目標。2月17日,由奧登多夫海軍少將指揮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艦炮火力支援大隊首先炮擊了礁湖兩側的島礁,掩護掃雷規進入礁湖,清掃水雷標示航道。

14時許,希爾派出兩支偵察分隊,乘履帶登陸車分別在恩吉比島東南的山茶花島和魯周盧島登陸,日軍在這兩島未部署部隊,所以美軍未遇抵抗,順利占領兩島,隨即將12門105毫米榴彈炮和12門75毫米榴彈炮分別運上兩島,為次日進攻恩吉比島做好了準備。

2月18日晨,美軍巡洋艦、驅逐艦和艦載機以及設在兩個小島上的火炮一起向恩吉比島實施猛烈的火力轟擊。日軍在美軍猛烈火力轟擊下,傷亡過半,殘部之間的聯係也大都斷絕,陷於孤立分散狀態,難以組織起有效抵抗。

8時,美軍以6艘登陸炮艇、20輛履帶登陸車和17輛水陸坦克組成第一登陸波,向恩吉比島海灘衝擊,9時,登陸部隊陸戰22團順利上陸,東部登陸部隊進展順利,但西部由於靠近機場,日軍防禦較嚴密,美軍遭到了頑強抵抗,尤其是日軍憑借海灘後麵一條3米高的大堤,居高臨下阻擊美軍推進。陸戰22團團長隨即投入預備隊,突破了日軍防線。

海軍陸戰隊不愧是美軍的精銳之師,在坦克支援下迅即肅清了日軍,於16時40分占領恩吉比全島。日軍守備部隊戰死1261人,被俘16人。美軍陣亡85人,負傷166人。

美軍原計劃在攻占恩吉比島之後,同時在埃尼威托克和帕裏島發起登陸,但根據在恩吉比島上繳獲的日軍文件獲悉,日軍在這兩個島礁上的守軍都是第一海上機動旅團的精銳,戰鬥力很強,希爾和沃森商議之後決定改變計劃,先集中兵力奪取埃尼威托克,得手後再進攻帕裏島。

2月19日晨,步兵第106團在艦炮和艦載機掩護下,於8時30分發起衝擊,9時20分順利上岸,隨著部隊向縱深的推進,日軍憑借防禦工事抵抗也越來越激烈,美軍隻得加派陸戰22團第3營和部分坦克上岸,增援106團,直至黃昏時分,才突破日軍防線,但天色將黑,美軍便停止進攻轉入防禦。

2月20日,陸戰22團3營在坦克支援下進展迅速,很快就攻占所承擔的區域,隨即主動配合左鄰106團1營殲滅了島南部地區的全部日軍。而負責攻占北部地區的106團3營被日軍依托島礁最窄處構築的防禦工事所阻,召喚艦炮和艦載機進行了猛烈火力轟擊,但直至天黑地麵部隊仍未取得突破。

同一天,為了掩護在帕裏島的登陸,陸戰22團將12門75毫米火炮運上了緊鄰帕裏島的普加納島,並從20時起對帕裏島開始進行炮擊,海軍的3艘戰列艦和2艘巡洋艦也對帕裏島進行了近距離的轟擊,由於日軍防禦工事多為地下和半地下,艦炮射擊效果並不理想,美軍又從護航航母上起飛艦載機,實施航空火力準備,這才給日軍工事造成了很大破壞。

2月21日,美軍出動大批艦載機對埃尼威托克進行了猛烈攻擊,地麵部隊在此支援下終於突破了日軍防線,於當天下午占領全島。

2月22日,陸戰22團第1、第2營從帕裏島北部同時登陸,接著陸戰22團第3營隨之上岸,3個營齊頭並進向縱深推進,島上的日軍雖然經過連續3個晝夜的火力轟擊,工事大半被毀,人員死傷過半,但殘部仍憑借一些未被摧毀的工事負隅頑抗。美軍組成爆破小組,在坦克掩護下使用火焰噴射器和炸藥包,將日軍火力點一一消滅,中午時分就已占領島北部地區,南部地區的戰鬥也於黃昏前結束,沃森將軍於當晚19時30分宣布占領帕裏島。

整個“法警”作戰中,美軍隻有兩艘登陸炮艇遭到己方誤擊而受傷,以死195人,傷521人的代價,全殲埃尼威托克的3500餘軍,攻占埃尼威托克環礁。馬紹爾群島戰役至此結束。

美軍通過“隧發槍”和“法警”戰役,奪取了誇賈林、羅伊島、那慕爾島、埃尼威托克諸島礁,斃傷日軍約11萬,俘虜329人。美軍陣亡和失蹤568人,負傷2108人。

美軍在馬紹爾群島的登陸作戰中所表現出的極高戰術水平,參戰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協同,完美默契,堪稱經典。很多美軍將領認為此役是最漂亮的一次兩棲登陸戰,就連極少誇獎別人的第5兩棲軍軍長史密斯也說:“在誇賈林的戰鬥,是迄今為止最令人滿意的一次!”

為了表彰第5艦隊高級指揮官的優異表現、高超的指揮技巧和組織才能,同時鑒於艦隊規模不斷擴大,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了部分將領晉升軍銜。2月4日,第5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中將晉升為海軍四星上將;第5兩棲部隊司令特納少將、第5兩棲軍軍長史密斯少將和第58特混編隊司令米切爾少將分別於3月7日、14日和21日被晉升為海軍中將。

中國西沙自衛反擊作戰

西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位於海南島東南約150海裏水域。西沙群島共有40餘個島礁,可分為東北和西南兩組。東北部為宣德群島,有永興島、石島等7個較大的島嶼,永興島最大,麵積為185平方公裏。西南部為永樂群島,有珊瑚、甘泉、金銀、晉卿、琛航、廣金、中建等8個較大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