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八麵玲瓏說社交(1)(1 / 3)

一、裙帶織成關係網

宋·趙升《朝野類要》卷三中有這樣一句話:“親王南班之婿,號曰西宮,即所謂郡馬也,俗謂裙帶頭官。”漢語中的“裙帶現象”,最初指某人因自己妻子或其他女性親屬的關係而獲得官職。後泛指因血親、姻親和密友關係而獲得政治、經濟上的利益,以及政治領導人對效忠者、追隨者給予特別的庇護、提拔和獎賞。人類社會已經發展的越來越複雜,在人潮湧動的現代都市,人際交往不僅僅意味著成功的機會,更代表著更加豐盈的人生。然而,如果你想在事業上有進一步的發展,必須懂得編織以及維護人際關係網絡。在人際關係網中,裙帶關係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突破的。乍一聽來,“裙帶”這個詞似乎與人際關係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裙帶,裙子上的佩戴品。女人穿裙子才顯其身段之柔美,體態之輕盈!裙帶,遇風翩翩而舞,左右逢源,正是這種效果才切入了主題。

現實中有這樣一種現象,不論你付出多大努力,結果卻並不一定都會如你所想的那樣。這裏將向你道出一個生活的規則——順勢取巧,如果你違背這條生活的規則,至少,當你希望獲取某種利益時,你將有可能付出數倍努力之後才會有可能達成結果。在裙帶關係學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如何抓住“裙帶關係”這個載體,做事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這是種很複雜的社會關係。“裙帶關係”,告訴人們要維係好這種關係,就要學會緊緊抓住裙帶關係這根借力繩。

在某公司任職辦公室主任的張某,工作業績很不錯,做事有板有眼,在職工中是有口皆碑的,但人卻是“榆木疙瘩”一個。近日卻悶悶不樂,經打聽是為調動工作而犯愁,苦於無門隻能擱置一旁,人往高處走,他當然不死心,於是就收集了很多上司及其家人的資料,在其中他得知上司的太太喜歡看瓊瑤的小說,他就搜集了一些市麵上買不到的瓊瑤小說送給她;上司太太喜歡名著,就花錢買來精裝本送給她。於是沒過多久,他調動工作的事情“順理成章”地得到解決。這個故事看起來,很難讓人信服,但是希望大家認識到,男人在老婆麵前總是耳朵軟,聽什麼就是什麼。封建時代帝王大都不允許後宮幹政,但是大臣們都知道要與後宮搞好關係。不管是皇後還是妃嬪,隻要她們講一句壞話你就有可能遭殃;相反,隻要她們能在皇帝那裏吹吹耳邊風,也能給你帶來莫大的好處。這就是最基本的裙帶人際關係學。

古人在交際之中,最是重視裙帶關係。就拿諸葛亮來說吧,諸葛亮祖籍琅琊陽都,早年喪父,依其叔諸葛玄,十四歲時因避戰亂流落荊州,依附州牧劉表,十七歲時諸葛玄又不幸去世,失去了依靠的諸葛亮不得不遷居襄陽城南的隆中過著躬耕苦讀的生活,這樣一直到二十七歲。他在襄陽地區先後居住了十三個年頭,度過了自己的青年時代。作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外來戶”,他是如何在那裏立足、成長並脫穎而出,成為荊州地區的“臥龍”的呢?這與他的婚姻不無關係。

諸葛亮的嶽父叫黃承彥,這個在“演義”中兩次出現的“騎驢過小橋,獨歎梅花瘦”的老頭,據史載,他“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裏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諸葛亮為什麼選中了這麼一個“醜媳婦”呢?除了“才堪相配”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從曆史記載可見,黃家是荊襄地區的豪族之一。劉表統治荊州的政權基礎,主要是龐、蔡、黃、蒯、馬等豪族。像小說寫到的一個人物,幾次謀殺劉備未遂後來投降曹操,因“群英會蔣幹中計”又被曹操稀裏糊塗地殺掉了的“水軍都督”蔡瑁,以及很為曹操賞識的蒯越,還有後來成了劉備蜀漢政權基礎的龐統、白眉馬良和失街亭的馬謖,都是這些大族中的有名的人物。這一豪族集團中,蔡瑁之姊即劉表的後妻蔡夫人,與黃承彥之妻也即諸葛亮的嶽母是同胞姊妹,所以諸葛亮之妻黃氏是劉表的姨外甥女,蔡瑁的親外甥女,這是兩個在荊州地區有著雄厚勢力的人物,諸葛亮隨著妻子應該叫他們姨父和舅舅,與劉表的公子也成了“老表”,這是諸葛亮在荊州立足和進取的政治基礎。

另外,諸葛亮的大姊是嫁給襄陽大族蒯家的,姐夫蒯祺任過房陵太守;小姐是嫁給另一大族龐家的,小姐夫為大名士龐德公之子龐山民,所以號稱“鳳雛”的龐統龐士元與諸葛亮敘起來,還是不遠的親戚呢。這個當權的荊襄豪族親戚關係網,給諸葛亮提供了如下的條件:一,在當地很好的生存立足。二,及時獲得最新的政治信息,便於政治成熟。不然的話,他怎麼能夠未曾出山就能對天下大勢了若指掌並預見鼎足三分的發展趨勢,作出那千古絕唱的“隆中對”呢?三,與黃、龐等名士交遊,廣泛接觸朝野名士,增長學問。四,擴大影響,提高知名度。

在現有的語言係統中,通常人們所說的裙帶關係,是指基於血緣關係產生的、具有強烈的利益色彩的、狹隘並且是排外的社會關係。在評價某一組裙帶關係時,身在其中的人對其存有褒義的評價,身在其外的人則往往對其抱有貶義的評價,這反映了裙帶關係具有較強的非理性色彩和立場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