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強不劫弱,貴不傲賤(2)(1 / 3)

清朝時期,遼陽城裏出了一位才子,名叫王爾烈,他從小就會詩文,書法也寫得很好,非常聰明,才資出眾,長大做官以後,清廉不貪,有雙肩明月,兩袖清風之譽。有一次,王爾烈從江南主考回來,恰逢嘉慶皇帝登基繼位,皇帝召見他說:“老愛卿家境如何?”王爾烈回答:“幾畝薄田,一望春風一望雨;數間草房,半倉農器半倉書。”嘉慶說:“老愛卿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朕現在派你去安徽銅山鑄錢,你去上幾年,光景就會不錯了。”王爾烈到了銅山鑄錢,因為那裏有座清朝禦製通寶的鑄錢爐。他在那裏工作了三年,又奉詔回到京城,嘉慶又召王爾烈上殿,問:“老愛卿,這一回可以安度餘年了吧?”言外之意是,這一回從錢堆裏爬出來,該有不少“收獲”吧。王爾烈聽了以後,笑了笑:“臣依然是兩袖清風,一無所存。”嘉慶說:“不會吧,你再查查看!”王爾烈隻好又回手一掏,從袖套裏掏出三個銅錢來,隻見一個個磨得溜光雪亮,原來是鑄錢時用的模子。嘉慶皇帝見王爾烈如此清廉,十分感動地說:“卿真可謂老實人啊!”

縱觀曆史,在茫茫的紅塵中,很多人漸漸迷失了,很多人的心靈被禁錮,變成了欲望的奴隸,整日為尋求耳、目、口、身的刺激而喪失了自我。他們失去了真正的快樂,整日沉迷於無盡的欲望之中而無法擺脫。心靈上的空虛使他們萎靡不振,道德上的無知使他們形同豬狗,最後匆匆地走完一生。

所以說,之於做人的個體者來說,為了一己之名一己之利一己之享樂的努力與鑽營,不能稱之為“誌”,更不能稱之為高遠之誌,充其量隻能說是一種俗氣的企望!一個關愛別人的人,懂得奉獻比占有更幸福。

做人絕招:

人都有欲望,貧窮的人想變得富有,低賤的人想變得富貴,默默無聞的人想變得舉世聞名,沒有受過讚譽的人想得到榮譽,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問題在於欲望和能力之間是必須成正比的。

四、不要忽視友善的力量

友善是一種心態,一種美德,秉持平和的心態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對待世間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迎得別人的尊敬,這也是低調做人的要義。宋代有個叫韓琦的人,曾同範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時長期擔任宰相職位。韓琦在定武統帥部隊時,夜間伏案辦公,一名侍衛拿著蠟燭為他照明。那個侍衛不小心一走神,蠟燭燒了韓琦鬢角的頭發,韓琦沒說什麼,隻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頭寫字。過了一會兒一回頭,發現拿蠟燭的侍衛換人了,韓琦怕主管侍衛的長官鞭打那個侍衛,就趕快把他們召來,當著他們的麵說:“不要替換他,因為他已經懂得怎樣拿蠟燭了。”軍中的將士們知道此事後,無不感動佩服。按理說,侍衛拿蠟燭照明時不全神貫注,把統帥的頭發燒了,本身就是失職,韓琦責備一句也是應該的,即使不責備,挨燒時“哎呀”一聲也難免。可他不但忍著疼沒吱聲,還怕侍衛受到鞭打責罰,極力替其開脫。他這種容忍比批評和責罰更能讓士兵改正缺點、盡職盡責,而且韓琦統帥的是一個大部隊,事情雖小,影響卻大,上上下下一知曉,誰不願意為這樣的統帥賣命呢?

韓琦鎮守大名府時,有人獻給他兩隻出土的玉杯,這兩隻玉杯表裏毫無瑕疵,是稀世珍寶。韓琦非常珍愛,送給獻寶人許多銀子。每次大宴賓客時,總要專設一桌,鋪上錦緞,將那兩隻玉杯放在上麵使用。結果有一次在勸酒時,被一個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個粉碎。在座的官員驚呆了,碰壞玉杯的官吏也嚇傻了,趴在地上請求治罪。可韓琦卻毫不動容,笑著對賓客說:“大凡寶物,是成是毀,都有一定的定數的,該有時它獻出來了,該壞時誰也保不住。”說完又轉過臉對趴在地上的官吏說:“你偶然失手,並非故意的,有什麼罪呢?”這番話說得十分精彩!玉杯已經打碎,無論怎樣也不能複原,責罵、痛打一頓肇事者吧,徒然多了一個仇人,眾位賓客也會十分尷尬,好端端的一場聚會便不歡而散,也會大大有損自己的形象。而韓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眾人的讚歎,而肇事者對他更是感激涕零,恐怕給他做牛做馬也心甘情願了。

古人雲:和為貴。又雲:寬以待人。這一“和”一“寬”二字,道出了友善的珍貴。人生之旅,原本紛繁複雜,盡可能多些友善,減少爭鬥,讓有限的生命旅途在寧靜祥和中得以延伸。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少年在企圖行竊時,被躺在床上的一位女孩發現了。女孩並沒有報警,而是裝作並不知道他是小偷,熱情地邀請他與自己聊天。他們聊得挺開心。少年臨走前,女孩用自己的阿馬提小提琴為他拉了一首曲子,然後又把琴送給了少年。後來,當少年再去找女孩時,女孩因患骨癌已離開了人世,在她青色的墓碑上鐫刻著“把友善奉獻給這個世界,所以我快樂”。少年從此變了樣,他在貧困和苦難中重拾自尊,心中燃起了走出逆境的熊熊烈火!最終,昔日的少年成材了,在世界第一流的悉尼大劇院,他深情地拉起了悠揚的曲調—把它獻給那位女孩。小女孩善待少年,是為了體麵地維護他的尊嚴。她也許永遠不會意識到,她的友善、寬容和愛心—就如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底上,怎樣震撼了一個迷途少年的心,讓他重新樹立了信念,揚起生活的風帆。一次友善的交談,一首優美的曲子,就這樣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其實,溫和與友善在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因為生活是一麵鏡子。當你以粗暴的態度麵對它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揮舞拳頭;當你麵帶友善走向鏡子時,你會發現,鏡中的那個人也正滿懷善意地向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