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王孫去,萎萎滿別情。

顧況反複讀了幾遍,細細體會一番,感到確是一首好詩。他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聯格外欣賞,禁不住拍案叫絕!

“你今年幾歲?”顧況問道。

“虛齡29歲。”白居易答道。

“你寫這首詩的時候幾歲?”

白居易略一沉思,回答說:“16歲。”

顧況大為驚奇,接下去又一口氣讀了10多首,感到每一首都寫得既通俗易懂又情真意切,有獨特的風格。他拍著白居易的肩膀,嚴肅地說:“你寫出這樣好的詩,要在京城裏‘居’下去就不難了。我剛才不過是跟你開了個玩笑,請你不要見怪!”

這一年,白居易因考試成績優異,加上顧況的熱心推薦,所以一舉考中了進士。抱佛腳

傳說古代,在雲南省南部地區有一個小國。這個國家從上到下都信奉佛教,所以,那地方寺廟多,僧侶多,信徒也多。

有一次,一個罪犯逃跑,由於官府追得急,犯人幾乎無處可逃。眼看就要被抓到了,那犯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用最快的速度,拚命地跑向一座寺廟。跑到廟裏,他趕緊跪倒在一尊大佛之前,抱著大佛的腳苦苦哀求。

一邊嘴裏喃喃地念誦佛經,表示認罪和悔過,一邊不停地磕頭。追捕的人趕到廟裏,看到這犯人正在虔誠地懺悔,淚流滿麵,額頭青腫,覺得他確有悔改之心,於是將他赦免了,沒再逮捕他。

這件事後來傳開了,在民間就產生了一個俗語叫做“閑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

與這俗語有關的,還有這麼一件事。

北宋時,宰相王安石有一次與賓客們閑談,談起關於佛學的一些問題,王安石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官場坎坷,於是感慨地說道:“我老了,也該跟和尚去作伴了!”說完之後,隨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不料,身旁的一位賓客卻順口接了一句:“急時抱佛腳”。王安石一聽,笑了笑說:“我這句可是古詩呀!”那賓客毫不退讓,也笑著說:“我這句也是俗諺啊!”眾人一聽,連連點頭。

笑聲中又有位賓客說:“你們這兩句各省去一個字也很不錯。上句去頭(實際上是‘投’字),下句去尾(實際上是‘腳’字),就更有意思了。這樣就變成了‘老欲依僧,急時抱佛’,豈不更妙?”大家一聽,笑聲不止。

後來“抱佛腳”就成了一個慣用語,它往往比喻平日毫無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去應付的那種情況。“寸陰”的來曆

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時儀器。據史書記載,我國早在漢代以前就已開始用日晷來計時了。日晷由晷盤和晷針兩部分組成:晷盤為石質,四周刻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個度,用來表示時辰;晷針為銅質,立於晷麵正中垂直於晷麵。晷針的影子指向晷盤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時刻。“寸晷”指一寸長的影子,借指時間。“一寸光陰”,就是晷盤上晷針的影子移動一寸距離所耗費的時間。

漢唐以後,在一些詩文中開始出現“寸陰”、“寸晷”、“分陰”等詞語。唐末詩人王貞白,早年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書院讀書時,曾寫下《白鹿洞詩二首》,其中一首中就有“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句子,這也是“一寸光陰”的最早出處。問津

有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坐車去外地,來到了一條不知名的大河邊,隻見那河水滔滔,奔流不息,卻看不見一個渡口,怎麼辦?隻好派子路去“問津”(即打聽渡口)。這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他常常陪伴著孔子,是一個很受信任的弟子。

子路離開河邊後,看見兩個人正在一起耕地,於是趕忙來到他們的麵前。子路恭敬地向其中一人問道:“請問先生,這條河的渡口在哪裏?”

這人沒有直接回答,卻望著前邊的馬車問道:“那坐在車上,握著韁繩的人是誰呀?”“是孔丘。”子路回答說。

“是魯國的孔丘嗎?”這人又問道。

“正是,正是!”子路高興地說。子路心想既然知道夫子,那就很好辦了,他一時覺得更親近了些。

不料,那人卻皺起了眉頭,很有些不滿意地說:“既然是魯國的孔丘,他周遊過各國,自然應當知道渡口在哪裏呀!”說完,他照樣耕地,不再理睬子路了。

子路隻好向另一人打聽。

另一人看了看子路問道:“你是誰呀?”

“我是仲由。”

“是魯國那個孔丘的弟子嗎?”

“是,正是。”

子路剛剛說完,這另一人卻感慨地說:“整個天下就像洪水泛濫一樣,亂糟糟的,誰能夠變呢?你與其跟著孔丘逃避那種無道的君主,還不如跟著我們這些逃避亂世的人哩!”他說完,便頭也不抬,繼續在播種。

子路碰了個釘子,隻好如實地告訴孔子。孔子感歎地說:“我們不能同山中的鳥獸在一起呀。我們不同世人在一起,跟誰在一起呢!天下要是清明,我自然也就不用費心了。”說完後還感慨了一番。

故事中的“問津”二字後來就成了一個常用詞。“津”是渡口,“問津”的原義就是打聽渡口。引申以後常用比喻探問途徑或詢問情況,甚至表示某種關注。現在常用於否定句式中。如:無人問津;不敢問津。問鼎

春秋時期,有一年楚莊王帶領軍隊去攻打一個叫陸渾的少數民族部落,軍隊來到了洛水一帶。

楚莊王為了向周王朝炫耀自己的實力,就在洛水附近,周朝(這時期周王朝已經衰落,實際上相當於一個諸侯國)管轄的一個地方,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楚王神氣十足地檢閱軍隊,實際上是向周朝示威。

在這情況下,周定王就派大夫王孫滿帶著禮物去慰勞楚軍。楚莊王在與王孫滿交談時,十分關心周朝的九鼎,一再問起它有多大,有多重。

對楚王的過分關心,詳細的詢問,王孫滿心中極為反感,但在這種場合下,隻好耐心解釋。他回答楚王說:“鼎的大小,輕重是在於德,而不在於鼎的本身。從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時候,就讓九州的長官進獻銅器,後來鑄造了九鼎。以後夏桀(夏期末代君主,是位暴君)昏亂無道,致使夏朝滅亡,九鼎就傳到了商朝,前後長達600多年。由於商紂王(商朝末代的君王)荒淫暴虐,商朝滅亡,九鼎又到了周朝。可見,隻要德行好,鼎即使小,但影響還是很重要的;反之鼎既使大,也會是輕的。上天賜福給有德之人。周朝現在德行並未衰落,天命也沒有改變啊!”說到這裏,王孫滿看了看楚王,然後嚴肅地說:“對九鼎的輕重可是不能問的啊!”很委婉地批評了楚王。

這“九鼎”是自夏以來,經過商朝傳到周朝的,在當時不是一般的器物,而是傳國之寶。隻有得到天下的,才能擁有它,所以是帝王地位的象征。

楚莊王之所以一再打聽九鼎,是有滅亡周朝的圖謀,所以王孫滿心中很不滿意。

詞語“問鼎”就是這麼來的。“鼎”本是古代煮食物的一種器具,在這裏是專指夏商周三代以來的傳國之寶——九鼎,它是王位、帝業的象征。所以“問鼎”後來就是指圖謀奪取政權。如:問鼎中原。引申起來應有奪取某方麵勝利的意思。